袁家菊
摘 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当前,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建立更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而作为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爱国统一战线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长期以来,统战部门一直都很重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统战工作,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其统战工作在外部引导、内部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为了将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统战工作继续向前推进,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关键词:统战工作;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困境;路径
中图分类号:F1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8-0172-03
一、统战工作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内涵及特征
统战是统一战线的简称,它是在一定国家或地域范围内,有着共同目标的各类团体联合起来形成的联盟。它的形成往往由具有一定实力的团体,为实现既定目标,而制定相应的策略,对其他团体采取积极行动,以争取其与之形成联盟关系。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伴随着党的诞生而产生,历经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在这一历程中,统一战线的理论体系及工作实践逐渐得到完善。纵观这一历程,中共领导下的统战工作,展现出自身的特征。
首先,目标性。明确目标是统战工作的首要环节。在中共领导中国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在不同的目标下,建构起了相应的统战理论,使之能有效地指导统战工作。并根据自身目标选取统战对象,与之建立起联盟关系,以促使目标的实现。
其次,广泛性。在国民革命时期,在中共领导下,我们建立起了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统一战线。在抗战时期,形成了包括所有爱护世界和平人士在内的统一战线。在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时期,我们建立起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的统一战线。广泛的统战对象,成为我党在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时期取得巨大成就的保障。
最后,时代性。从民主联合战线的推出,到工农民主统一战线、人民民主统一战线、爱国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发展,可见,中共在从领导革命到领导国家建设过程中,根据不同时期发展的需要,制定了不同的统战策略,使统战工作包含不同的时代内容。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即所说的新经济组织,主要包括非公有制经济控制的企业法人单位和个体工商户,涉及民营科技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公司制企业以及其他类型的私营企业等。这类组织所包含的特征有:一是趋利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所有者,为了实现合作盈余,以一定契约形式而形成的组织体。追求利润最大化,是这类组织进行生产、营运的最终目的。二是人员构成复杂。在这些组织中包括工人、农民、知识分子等人,甚至还包括政界、国企的一些曾居要职的人。所吸纳的人员在文化程度、政治背景、人员素质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使得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构成人员较复杂。三是人员流动性大。在市场供求状况、竞争压力影响下,使管理者、技术人员、一般员工等人员,难以长时期地固定在某个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内。
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统战工作面临的困境
长期以来,相关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统战工作从未停止过,但由于其逐利性,内部组织人员的流动性、复杂性等特性的存在,使统战工作在取得较大成绩的同时,存在着一些问题,且有些问题长期地存在着。
(一)相关部门对非公有制组织的政治引导不足
改革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实施并逐步确立,党和政府以发展经济作为工作的重心,革新一系列的制度,使计划经济时期不适应中国经济发展的制度逐渐被废除,代之以能够引领中国走向经济强国的制度体系。为调动政府部门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对政府部门、职员的考核中,所辖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是主要的指标。就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来说,它们在各地方经济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仅是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而且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它们的发展直接关系到所辖区域政府税收的多少及社会的稳定。所以,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政府推出了不少的优惠政策,促其发展。一些地方政府将作为纳税大户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纳入了政府机构。而且为激发这些组织内的优秀人才充分发挥他们创造收益的才能,政府部门不仅给予他们精神奖励,而且还让他们参与到国家事务的管理中,将其选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给予他们政治身份。而这些激励制度主要以他们创造经济效益为主,而对这些人的政治素养却很少做要求,也很少对他们进行政治引导。这样的一种激励制度,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会造成一种只注重经济效益,不重视社会责任的不良影响,这使得针对这些组织的统战工作难上加难。
(二)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内缺乏社团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存在于各行各业中,由于其为实现利润最大化而组建,组织的运营、管理主要为节省开支,降低成本,获取更多的收益为主要目的。组织内部对管理者、一般员工的激励都主要以利益为导向,而组织内的职员进入该组织的主要目的也主要是以获取薪酬、享受组织给予的福利待遇等。组织很少考虑为加强员工之间的联系而设立相应的社团,虽然一些组织内有工会类似的组织,但实际上仅是摆设,并没有发挥实际作用。在一些组织内也存在着党组织,但是很多并没有在联结员工上采取过积极的行动,再加上党员人数不多,党组织活动开展不多,即使是党员之前的联系也较少。缺乏使员工间加强联系的社团,使统战工作难以统领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内的某一团体或某一些负责人,给统战工作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统战工作者不能清楚地了解所辖区域内的非公有经济组织内职员的实际诉求,很难与员工建立起紧密的关系,更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内的员工,一些人对统战工作不太了解,认为统战工作仅仅是统战部门的事,似乎和自己关系不大。这使得党的统战工作,在加强基层联接上,并未真正落到实处。
(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内的党建工作落后
基层党组织是对相应组织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团体,统战工作的开展,在相当的时期内显示出来,党组织在其中起到了联系各类群体的重要作用。可见,针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统战工作要想调动其中的人员必须发挥这些组织内党组织的作用。然而,就目前来看,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却并不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是为从市场上获取一定的收益而组建,实现利润最大化是组织的主要目标。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这类组织的领导层,需要及时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否则难以使组织在市场上占据有利地位,甚至危及生存。也就是说,逐利的动机会使组织的领导层淡化对党组织的组建。另外,党组织的组建与否,与他们利益的获取没有多大关联,使得他们在组建党组织上缺少积极性和主动性。二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人员流动性较大,员工对这类组织缺乏归属感,工作的不稳定性,使他们对组织内非报酬性的团体活动缺少更多的热情。即使某些组织积极开展组建党组织的工作,但却响应者不多。再加上这类组织内的员工文化水平整体不高,更加大了组织党建的难度。三是统战工作的相关部门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的领导机制不健全。主要体现在针对这些组织组建党建工作的领导小组、联络员制度、机构设置、奖惩机制等并未完全建立起来,致使统治部门常处于信息不对称的状态,难以对这些组织的党建工作进行有效的领导。
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统战工作的路径选择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是显著的,对其进行的统战工作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其在统战工作中面临的问题,才有助于将统战工作继续推进。
(一)发挥工商联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引领作用
工商联是中共领导下的联系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社会群众团体,形成于建国初,发展至今已成为一个拥有众多成员,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团体。它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已经建立起了密切的关系,在对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统战工作中,将工商联有效地利用起来,将使统战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就目前来看,首先,制定明确的帮扶制度。即工商联组织相关人员针对所辖区域内人员流动性大,社团组织缺失,组织较薄弱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作为重要的帮扶对象。相关人员深入到这些组织内,了解管理层对统战工作的认识,倾听员工们在经济和政治上的诉求。将所收集到的信息上报政府和相关部门,使员工们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并将其制度化。这样才能让员工们真正体会到政府是能够解决问题,是服务于他们的。其次,工商联应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内定期宣传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让其职员了解国家对他们的优惠政策,鼓励先进职员,为组织内成员创造一个积极争取上进的环境。再次,工商联应经常组织人员参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开展的各类活动,加强与他们的联系。特别是对那些能力强、威望高的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应时常与他们勾通,了解组织内的实际情况,及时反馈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工商联应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增强社会责任意识。非公有制组织的逐利性、人员构成的复杂性,使其在实际动作中很少有意识地担负社会责任。工商联可带领这些组织开展扶贫活动、社会救济,不仅能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体会到帮助他人的快乐,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声誉,增强对自身组织的信心。
(二)健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基层党建组织
由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很少为职工组建有利于他们相互间联系、沟通的社团,组织内的领导层对职员的想法、意见及其思想的变化很少关注,各管理部门主要为上级服务,服从上级安排,完成上级委任的工作,对职员的情况也不了解。至于统战工作,在领导层及各管理部门看来,那主要是统战部门的事情,这使统战工作难以在这些经济组织内有效地开展。我党领导下的党组织经历了革命考验,有着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无论在任何时期都能够有效地执行党的大政方针,使党的工作得以顺利开展。所以,对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来说,需要发展壮大其党组织,才能有助于统战工作的推进。首先,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领导层加入党组织。就2010年在中央统战部组织的问卷调查情况来看,在4 614位私营企业主中,有41.4%的人是中共党员,52.8%的人未参加任何组织。在未加入党组织的私营企业主中,有49%的人表示希望成为中共党员。所以,统战工作者应对未加入者采取积极的态度,让其早日成为党员。另外,应发动已加入中共的私营企业主带动员工向党组织靠拢,并发展其中优秀者入党,不断壮大基层党组织队伍。此外,组建起来的党组织要时常开展活动,对党员进行各类培训,提高其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为了便于统战部门掌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情况,所属区域的统战部等部门应联合设置由一定统战委员、联络员组建起来的党建考核监督部门,对这些组织的党建工作进行定期抽查。
(三)改善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发展环境
统战工作要得到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积极响应,除应有意识地对其宣传党的政策,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做好其内部党建工作外,还需要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以促使其不断提高经济实力,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对其发展环境的改善,需要充分了解当前影响其发展的主要问题,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其一,创造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畅通的融资渠道、专业的管理人才等是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生存发展的必须条件。政府从改革开放后,就陆续取消了一些行业的进入限制,面向民营资本开放,并推出相应的配套政策,打破垄断经营,为公平竞争市场的形成提供政策支撑。但在实际运作中,由于利益集团的存在,严重阻碍了这些政策的落实。如行政壁垒的存在,使一些民营企业的跨区域发展受到了严重的行政阻碍,民营企业需要经过较长时间与地方职能机构磨合后,才能正常地营运,不仅增大企业的成本,还打击了他们的积极性。另外,对于中小非公有制经济组织来说,融资难仍是目前的最大问题,银行等金融机构出于对资金风险的考虑,仍不愿将资金借贷给他们。此外,由于中小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在薪酬、福利等方面不及国有或大型的企业集团,使他们在人力资源的获取上仍不占优势。鉴于此,需要进一步细化促进公平竞争市场形成的条规,落实到责任人,推出相应的奖惩机制,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使其建立起服务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意识,而不是直接参与、干预他们的实际营运。对于中小民营企业资金问题的解决,应建立起有资质的评估机构,有效估算其市场价值及发展前景,做出相应的发展报告,供金融机构参考,扩大他们的融资渠道。而对于专业人才的吸纳,可充分发挥统战部门与工商联之间的密切关系,开展大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帮扶项目,解决中小企业解决管理和技术创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