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精神融入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价值和路径

2021-10-08 22:30刘立国陈诗伟孟凡春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21年8期
关键词:抗疫精神师德师风价值

刘立国 陈诗伟 孟凡春

[摘 要] 在这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中,全国人民团结抗疫,凝聚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的“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抗疫精神。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有助于高校教职员工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终身学习理念、改革创新意识、团结互助思想。高校应主动将抗疫精神融入教职员工政治理论学习、学校教育管理服务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全面提升教职员工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

[关键词] 抗疫精神;师德师风;价值;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21) 08-0050-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1]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贯彻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就尤为重要。2019年,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教师〔2019〕10号)的通知,就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提出重要意见,为高校做好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建设工作提供了政策依据,但高校在进行师德师风工作时也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使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具有时代性和特征性。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这场疫情为世界发展按下了暂停键。在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面前,中国人民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指挥、亲自部署下,全党全国全社会坚定信念、顽强拼搏、团结奋斗、科学防治,形成了具有时代特征和现实意义的抗疫精神。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疫情在世界上最早得到控制,目前人民生产、生活已经基本恢复正常,并进入到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我国也为全球抗击疫情提供了“中国方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3]抗疫精神作为新时代的一种伟大精神,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具有深远和重要意义。

一、抗疫精神的思想内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讲话中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4]

(一)生命至上,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深厚的仁爱传统和中国共产党人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5]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人民为中心,不惜一切代价,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在大年初一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专门听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汇报并做重要讲话,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動员;广大医护人员第一时间递交“请战书”,逆行出征,奔赴湖北武汉、孝感、襄阳、荆州……,到疫情最严重的地方去,用血肉之躯筑起抗疫堤坝;人民解放军闻令而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军队抽组1400名医护人员承担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勇当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保护神和捍卫者;广大社区工作者全员到岗,排查社会人员、宣传防疫知识、劝停春节期间聚餐;广大一线民警用铁一样的担当成了疫情防控的“防火墙、过滤网”,守住了一道道关卡,护住了一座座城市。这是中华儿女爱国担当的最好体现!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理念的最好诠释!

(二)举国同心,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万众一心、同甘共苦的团结伟力。[6]我国有句古话:“人心齐,泰山移。”新冠肺炎疫情面前,亿万中国人民,海外华侨、华人,友好国家和国际组织携手同心、团结互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在国内疫情发生时,海外华侨、华人、一些国家和国际组织第一时间捐助医疗物资;全国19个省医疗队、军队医疗队集结湖北,为湖北各市提供医护力量;云南、山东、四川等省份纷纷慷慨相助向湖北提供蔬菜、水果,缓解湖北果蔬供应不足的问题;医护人员带领患者在方舱医院跳舞、拍短视频,缓解患者的焦虑紧张情绪。疫情面前,没有谁是“局外人”,没有事是“分外事”,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汇聚成强大的抗疫合力,才能取得抗击疫情的全面胜利。

(三)舍生忘死,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而不被任何困难所压倒的顽强意志。[7]危急时刻,各条战线的抗疫勇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一个紧急命令,7500名建设者和近千台机械设备在武汉知音湖畔集结,开始在3.5万平方米的滩涂坡地上施工,风雨无阻、昼夜不停,10天时间建成火神山医院并交付使用;84岁钟南山院士,临危受命,出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第一时间“逆行”武汉实地了解疫情、研究防控方案、参加新闻发布会……,他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的病人。在这场没有人可以置身事外的人民战争中,伟大的中国人民不畏艰险、迎难而上、自强不息、攻坚克难,展现了中国人民敢于压倒一切困难的顽强意志。

(四)尊重科学,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实践品格。[8]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要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就一定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国家第一时间进行科学研判,采取果断措施封锁疫情扩散渠道;专家团队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发布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并及时更新,第一时间分离鉴定出病毒毒株,同时疫苗研发工作处于世界领先位置;科学研判复工复产、返校复学工作,确保疫情防控到位,全力恢复社会经济发展;在流行病学调查上,充分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技术保障。面对充满未知的新型冠状病毒,中国人民发扬严谨求实、勇攀高峰的科学家精神,向科学要答案、要方法,再一次展示了中国人民的伟大科学精神。

(五)命运与共,集中体现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爱好和平的道义担当。[9]在国外发生大规模疫情时,我们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第一时间向塞尔维亚、意大利、伊朗等国家派出医疗队,提供医疗设备、分享疫情防控经验,开展联防联控,充分展示了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的大国形象,生动诠释了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二、抗疫精神融入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价值

加强高校教职员工队伍的师德师风建设直接关系到我国高等教育质量,同时高素质的教职员工队伍是我国建设“双一流”高校的必要条件和根本保障。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可以有效拓展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方法和丰富师德师风建设内容,进一步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因此,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抗疫精神融入高校師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1.抗疫精神有助于高校教职员工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

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是方向。在抗击疫情期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科学研判,采取坚决、果断的措施,从根本上遏制住疫情蔓延。从阻断传播途径、隔离易感人群、免费救治感染者、派专机接回疫情严重国家的留学生等各项举措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医护人员、社会工作人员、一线民警、人民军队战士等在疫情中表现出的敢于担当、坚守责任、无私奉献精神,体现出他们对党、国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热爱。疫情抗击过程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也是高校教师必须拥有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有独特的历史、独特的文化、独特的国情,决定了我国必须走自己的高等教育发展道路,扎实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10]中国的大学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大学,高校教职员工理应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强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认同、理论认同、制度认同、文化认同,努力成为“四有”好老师,才有可能为社会、为民族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抗疫精神有助于高校教职员工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是方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人必须学习一辈子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脚步”。面对全球大流行的新冠肺炎疫情,我国能保持定力,在抗击疫情中交出满意答卷,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党员干部、科技工作者、人民军队等能够发扬自强不息、不畏艰险、攻坚克难的伟大奋斗精神,主动加强学习、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拓宽国际视野,才能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疫苗研发工作中赢得主动。当前,社会发展、技术进步非常快速,作为高校教职员工,不管是从个人素质提升需要,还是满足业务工作需要,都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这样才能满足“三全育人”工作需要。

3.抗疫精神有助于高校教职员工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

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是手段。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决定》指出“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的显著优势,根本原因是我们党勇于自我革命。”[11]为全面保证学生安全和校园秩序,教育部发出“停课不停学”的号召,全国两亿多名学生通过电视、网络等在线教学平台进行学习;为全面做好社区防疫工作,创新社区管理模式,实现区域网格化、管理精细化、责任明晰化、服务一体化、统筹信息化。正是有了这种改革创新意识,才保证了我国能够做到一边抓疫情防控工作、一边抓复工复产工作,真正实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不误。这种实事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伟大科学精神也是高校教职员工所需要的。高校教职员工在进行科学研究和管理改革创新时,都要本着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的原则,不断开拓创新,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和创新人才的培养贡献力量。

4.抗疫精神有助于高校教职员工牢固树立团结互助的思想

牢固树立团结互助的思想是途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在党中央的统一指挥部署下,全国上下一盘棋,除夕夜,东方航空等公司紧急调派机组,星夜运送援鄂医护人员;全国各地派遣出330多支医疗队、41600多名医护人员驰援湖北;中建三局、国家电网、中国电信等企业员工通宵施工,火神山、雷神山两座医院在短时间内完成建造并投入使用。疫情面前,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致,抱着必胜信念,众志成城、守望相助,挺起了民族脊梁,体现了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团结精神。作为高校教职员工,更要凝心聚力、守望相助,牢固树立团结互助的思想,为“双一流”建设、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为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做出贡献。

(二)抗疫精神融入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可行性

1.抗疫精神可以丰富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方法

抗疫精神的发扬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可以起到关键作用,能够让高校教职员工认识到爱国主义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科学精神是新时代高校教职员工的必备品质。目前,高校进行师德师风建设主要通过理论学习、支部年度评价等方式进行,体现出一定的教条化、应试化特征。将抗疫精神融入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可以拓展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方法,可以采用榜样示范法、警示教育法、实践教育法等进行师德师风建设,而且新冠肺炎疫情是大家都亲身经历的事情,都有切身感受,更容易被教职员工所接受。

2.抗疫精神可以丰富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内容

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内容是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素养两个方面,抗疫精神对于师德师风建设而言,是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精神资源宝库,可以极大丰富师德师风建设教育的内容。对于高校教职员工而言,不仅应该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还应具有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伟大奋斗精神,守望相助、命运与共的伟大团结精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伟大科学精神。教职员工在不断提升自我的过程中,要不忘初心,牢记育人使命,弘扬爱国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和科学精神,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环境氛围,为促进我国高校“双一流”建设和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培养做出努力。

三、抗疫精神融入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路径

中国人民抗击疫情的伟大实践凝聚成了新时代伟大的抗疫精神,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方法、丰富了内容、增添了载体。高校应积极主动地将抗疫精神融入党支部活动、融入教育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

(一)融入党支部活动,提升思想素质

高校教师党支部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平台,高校应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将抗疫精神融入支部学习活动中,提升教职工思想素质。一是充分利用好支部集中学习、支部书记讲党课等学习活动,对先进事迹、重要讲话精神等进行深入学习,理解抗疫精神的實质内涵,同时要对疫情防控中出现的不担当不作为、防控不力、推诿扯皮、敷衍塞责等反面典型进行通报,引导广大教职员工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坚守师德底线;二是充分利用好支部实践活动,组织教职员工到武汉国际博览中心等“方舱医院”抗疫遗存地址、当地应急防控中心以及抗击疫情先进集体等开展实践活动,深入了解抗击疫情中的世情、党情、国情、社情、民情;三是充分利用好支部志愿服务活动,鼓励广大教职员工参加一线志愿服务、抗疫精神志愿宣讲,在服务社会的实践中厚植教育情怀。

(二)融入教育管理工作,强化师德素养

高校管理干部队伍、教师、后勤服务队伍质量如何,直接关系高校“双一流”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将抗疫精神融入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中,强化师德素养。首先,高校教职员工应该全面深入学习抗疫精神,全面理解抗疫精神的思想内涵,了解抗击疫情中出现的先进事迹、典型案例等,做到内化于心。其次,高校教职员工要将抗疫精神融入日常教学管理服务工作中,在工作中敢于担当、攻坚克难、团结互助、开拓创新,将抗疫精神外化于行。例如,作为高校教师,要守好讲台这一主阵地,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将立德树人放在首要位置,真正做到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作为管理服务人员,要积极主动地为师生员工服务,守望相助、迎难而上,提高管理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提升工作效率,更好地为学校管理和人才培养服务。

(三)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强化价值引领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涵盖教职员工在内,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12]高校应有针对性地将抗疫精神融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去,强化对高校教职员工的价值引领。一方面,可以邀请抗疫先进个人、先进群体到校开展先进事迹报告会,引领广大教职员工向先进学习,用抗疫精神涵养师德师风;另一方面,高校可以开展抗疫精神专题课题研究,通过专题研讨和学术研究,进一步理解抗疫精神思想内涵;其次,高校也应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官方平台,宣传抗疫精神、讲述抗疫故事,引导广大教职员工主动把“师德为上”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追求,外化为教师的实践规范。[13]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氛围,潜移默化地对高校教职员工的精神思想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10]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N].人民日报,2017-10-28(01).

[3]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0-22(02).

[4][5][6][7][8][9]习近平.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网,2020-9-8.

[11]习近平,王沪宁,韩正.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

[12]郑延才.高等学校教师教育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13]张钊.新时期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20(20):3-6.

(责任编辑:刘洁)

猜你喜欢
抗疫精神师德师风价值
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 若干着力点
新时代抗疫精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硬核力量
用好“抗疫精神”打赢全面脱贫攻坚战
停课不停学之“疫情中的我”
一粒米的价值
建立健全民办高职院校师德师风长效机制
加强卫生高职院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思考
民办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的问题研究
“给”的价值
二级工会在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