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涛
当前,为促进高校党建与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真正以高质量党建推动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学校党委应在路径选择上积极推动“五个融合”,在具体落实上建立健全一套深度融合的机制体制。
文化融合,共同凝练学校文化精神和办学理念。地方高校要结合学科特点和办学特色,进一步提炼校训、校风、教风和学风,并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形成催人奋进的文化软环境,铸就广大师生与众不同的精神风貌。学校党委、行政要共同参与凝练办学理念,把办学方向、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和行动规范等整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为学校事业发展发挥根基作用。
思想融合,共同提高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地方高校党政领导要持续深化对党的创新理论和高校党建工作理论的学习,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作为重要政治任务,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要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和党政联席制,建立健全党政负责人定期沟通协商机制和谈心谈话制度,形成全校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目标融合,共同谋划人才培养定位和发展目标。地方高校党委、行政要全面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定位,共同研究提出人才培养定位,为履行高校人才培养第一要务设定奋斗标尺。二级单位党政要紧扣学校事业发展规划,结合学校办学定位、特色定位、层次定位和功能定位,共同研究提出本单位发展目标,为单位建设发展确定坐標系。
育人融合,共同抓好育人体系建设和“三全育人”工作。要聚焦育人过程中的短板弱项,切实把解决育人过程中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作为目标指向,着力落实“十大育人体系”,打通育人“最后一公里”。要增强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全面统筹学校各部门、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实现各项育人工作的协同协作、同向同行、互联互通。
考评融合,共同实施党建和中心工作一体化考评。要制定学校党建和中心工作相互贯通的绩效评价体系,探索将学校党建工作量与业务工作量进行测算与互换的途径,量化分析其工作量、贡献率、占比额、进步值,将学校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在同一把尺子下统一测量。共同构建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一体化考评反馈机制,对各级党组织以及党员在各项指标的贡献度进行再评价,有效激发党组织和党员的积极性、主动性。
实现地方高校党建与中心工作的深度融合,要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深度融合机制。学校党委要强化“三个意识”。一是责任意识,健全完善责任落实机制。结合学校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考评体系,建立健全抓深度融合的责任体系,建立相应的问责办法。二是问题意识,健全问题整改机制。大力解决学校党建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树立察实情、出实招、求实效的鲜明导向。大力解决党建队伍人员不足、能力不强、水平不高的问题,努力建设一支党务和业务双强的“领头雁”队伍。三是质量意识,完善质量监管机制。把加强政治建设放在各级党组织建设的首位,积极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责任的制度机制。
学校党委、行政要坚持“三个着力”,切实解决学校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的难点问题。一是从解决实际问题着力,解决教师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建立健全党内关怀激励帮扶制度,让学校党建有温度。二是从教学科研质量提升着力,围绕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制订中长期和年度培训计划,设立“党员先锋岗”,引导每一名党员教师用心钻研教学和科研,让学校党建有深度。三是从党风廉政建设着力,认真分析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风险隐患和苗头性问题,把抓党风廉政建设与师德师风建设相结合,创造风清气正的校园政治生态,让学校党建有力度。
强化落实,激发融合发展的内生动力。学校党委、行政要落实“四个一起”:一是深化“一起谋划”全局思维,树牢“围绕中心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理念,发挥党建工作政治上的把关定向作用和思想上的激励引导作用,使党建工作与中心工作同向推进;二是增强“一起部署”行动自觉,切实将重大任务、专项工作与党建工作一起研究部署,做到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同步部署,同时发力;三是强化“一起落实”过程管理,学校党政班子要认真落实“一岗双责”,压实工作责任,做到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落实,同步增强;四是树牢“一起检查”考核导向,将党建工作纳入单位绩效考核管理,结合中心工作,提高党建权重,不断完善党建考核和绩效考核评价体系,做到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落地落实,同步提高。
(摘自《中国教育报》2021年5月17日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