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潇萌 贺志凌
习近平总书记在2000年福建工作时,提出建设数字福建的部署;2015年第二届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正式提出数字中国一词,至此中国朝向数字化建设开启新征程。2017年建设数字中国被写入十九大报告,在《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7年)》中指出“数字中国”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领域信息化建设,包括宽带中国、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经济、电子政务、新型智慧城市、数字乡村等内容,推动信息化发展更好造福国家和人民,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提供强大动力。”[1]此后,数字化建设愈发被众多领域关注和重视。音乐领域的数字化探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末,中国艺术研究院、上海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等音乐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探寻了音乐资源管理现代化的相关问题。进入21世纪,天津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浙江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先后都组织了由图书馆牵头的音乐特色数据库和特色音乐资源建设的会议。期间,分享的经验、碰撞的火花、达成的共识极大地促进了各(院/地)音乐数据库的建设和发展。[2]
2021年7月16日,由沈阳音乐学院主办,东北音乐创新实验室承办的“中国区域音乐文化数字化与新型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于沈阳音乐学院华彩厅隆重召开。此次“中国区域音乐文化数字化与新型智库建设”会议的召开,是紧跟数字中国建设发展工作的一次有益实践,是在新形势、新政策、新技术的要求下,针对区域音乐文化发展和高等艺术教育数字化建设及新型智库建设的一次尝试与挑战。来自艺术院校、综合性大学、文博、非遗、音乐数字企业的20余家单位的24位音乐数字化研究专家参加会议,沈阳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宋喜仁、部分辽宁省新型智库专家和学院相关职能部门领导出席会议。研讨会开幕式由沈阳音乐学院东北音乐创新实验室主任贺志凌主持。开幕式上,沈阳音乐学院党委副书记宋喜仁致辞。他指出,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是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到高质量教育体系建设工作的一次有益尝试,意义非凡。宋喜仁还强调,区域音乐文化的数字化转变不仅彰显文化自信,还是高校新文科建设的重要基石;同时,是对区域音乐文化数字化的深入阐释与价值挖掘,更是对东北音乐文化区位与资源优势的一次全面审读。随后,文旅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原主任李松和宋喜仁副书记共同为辽宁高等学校新型智库“东北音乐传承创新研究中心”揭牌。本次会议共计三场研讨和两场圆桌对话,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各抒己见,虽研究对象、方法、要旨殊同归途,却在音乐数字化的重要意义和未来可期上有殊途同归的共识。
本次学术研讨会共24位专家发言,分三场次进行。24位专家聚焦于“区域音乐文化数字化与新型智库建设”,围绕区域音乐文化数字化建设思路与框架搭建、区域特色音乐数据库建设、艺术类高校图书馆数字化与音乐数据库建设进行探讨,分享成功经验、共享先进做法,现场研讨气氛热烈,互动频繁。
(一)第一场
上海音乐学院萧梅教授发言题目为《数字典藏·区域互联·可持续发展》。萧梅教授首先介绍了各音乐学院传统音乐数据库建设的两阶段:一为迅速发展阶段(2005-2015);二为缓慢建设阶段(2015至今)。后以“广西80年代集成资料数字化”项目为例,对元数据中档案数字化与信息补充及归档问题进行展开说明。萧梅教授指出,元数据收集整理工作是十分重要的,并且要有数据库常设机构;只有数据库建设知识类型越清晰、越细致,标准越可靠,才能通过数据库搭建区域音乐文化交互平台,实现传统音乐数据库的区域互联与共享。武汉音乐学院田可文教授发言题目为《音乐手稿收集与典藏的学术意义》。田可文教授认为,在当今数据化时代,作曲家手稿较之于音乐成品而言,处在一种更为“实在”的文献状态,应该成为音乐数据库构建考虑的内容。而音乐手稿的版本问题亦需要引起关注。浙江音乐学院夏滟洲教授发言题目为《中古壁画所见丝路往来与唐乐舞形成的乐舞图像数据化整理所得》。夏滟洲教授通过中古时期(魏晋至唐末)丝绸之路图像化艺术遗产的田野调研,采集整理,识别索引以及归类转化等问题引入中古乐舞艺术图像遗产数据库建设的探讨。哈尔滨音乐学院图书馆顾伟泉馆长发言题目为《基于区块链结构的东北地区音乐文化数字资源库的构建》。顾伟泉研究馆员从目前东北地区高校音乐文化自建数字资源库特征切入,指出目前东北地区高校音乐数字资源库建设有匮乏、不成体系等问题。他认为,东北各高校音乐数字资源库建设不仅要有实际的内容,而且实现资源共享应是数据库、资源库建设的重中之重。沈阳故宫博物院李理副馆长发言题目为《沈阳故宫珍藏的清宫乐器及其数字化意义》。李理副馆长以沈阳故宫藏乾隆八年制作的清宫乐器为着眼点,提出清宫乐器是研究清代宫廷历史与文化、研究中国古代音乐及發展的重要实物,对此开展数字化采集、公布相关成果,无疑是我们弘扬古代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工作之一。中国音网总编魏小石发言题目为《从资料集到数据库:再次踏入传统之河》。魏小石博士指出,关于实体归档、数字化、数据库建设工作,各界尚存在较大认知差异,因此关于传统音乐数据库的建设,还需以元数据和表格为基础,以顶尖数字化机构为技术支持,同时也需要工程师等工作人员对音乐有深入的了解。中国数字图书馆有限责任公司李文革馆员发言题目为《我国图书馆行业在区域音乐数据库建设上的探索与实践》。李文革馆员先对我国各类图书馆的优势与特色进行分析,提出“应尝试将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特点相结合”的期望,又针对版权问题、区块链问题、共建共享模式问题、AI等新技术的应用及探索问题提出了思考。辽宁省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尹忠华副研究馆员发言题目为《区域特色文化资源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尹忠华副研究馆员强调,作为辽宁特色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遗承载了这一方水土的厚重人文历史底蕴,如何加强融合,拓展资源转化,搭建多渠道合作纽带,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是落实和推进数字化保护的重点。
(二)第二场
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特藏部主任张紫薇与资源建设部主任靳婕发言题目为《艺术档案数字化与数据库建设》。两位就中国音乐学院图书馆艺术档案以及传统音乐电子杂志收集、整理情况分别做了详细的介绍,并深化了将其数字化并以数据库的形式呈现的意义。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办公室主任姜谷强发言题目为《上音图书馆智慧型转变及发展》。姜谷强主任以上海音乐学院图书馆为基础,向大家介绍了图书馆的智慧型转变和发展。他指出,上海音乐学院一直尝试着从传统向社会型转型,这种转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天津音乐学院图书馆办公室主任吴源渊发言题目为《以区域文化为特色的音乐数据库建设实践与思考——以天津音乐家数据资源库建设为例》。吴源渊主任以天津音乐家数据资源库建设为对象,进一步畅谈对区域音乐家数据库建设的看法,指出数据库选题是建设高质量数据库的首要环节,文献资源采集是图书馆数据库建设的特色环节。沈阳音乐学院图书馆信息资源部主任王洪发言题目为《特藏音乐文献数字化建设实践与构想——以沈阳音乐学院图书馆为例》。王洪主任指出,沈阳音乐学院作为延安鲁艺音乐文化主要传承单位,相关特藏音乐文献资源较为丰富并具特色。她认为,如何深挖馆藏特色,不断提升特藏音乐文献数字化建设质量,是需不断探索实践的工作重点。中国音乐学院高精尖创新中心李小平老师发言题目为《音乐学术类数据库建设现状及问题研究——以〈中国音乐大典〉编纂为个案谈起》。李小平老师对音乐学术类数据库现状、编纂注意事项、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前景与展望进行了概括和整理。他指出数据库就是结构化学术数据的存储和使用,而互联网世界的本质就是数据的流通与交流,数据库的优点就在于能够快速的定位数据,能够快速的呈现规律。四川音乐学院中华传统音乐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卢婷发言题目为《四川音乐学院数据库建设》。卢婷博士首先从内在驱动和宏观结构两方面对国内数据化现状予以梳理,其后对四川音乐学院数据库建设呈现特点和前期工作进行介绍。她指出,目前四川音乐学院中华传统研究院数据库具有综合性、资料性和区域性三大特点,并对今后该数据建设问题进行了详细说明。沈阳音乐学院鲁艺音乐文化研究院副秘书长初晓睿发言题目为《鲁艺音乐文化史料数据库建设的必要性》。她分别从鲁艺音乐文化史料数据库建设的原因及作用、建设情况以及建设的必要性三个方面进行阐述。她指出,鲁艺音乐文化史料数据库的建设是鲁艺音乐文化特征、高等音乐教育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是鲁艺音乐文化细化研究的必然。
(三)第三场
延边艺术大学张翼善教授发言题目为《朝鲜族民族乐器数据化初探——以箫类乐器为中心研究》。张翼善教授从朝鲜族箫类乐器出发,对短箫、洞箫乐器特点进行解读,并基于目前数字化的发展,提出为了完整和完满应尽可能布置宽广和系统的规划等五点建议。广西艺术学院广西民族音乐博物馆馆长楚卓发言题目为《系统的集成、组合与服务——广西区域音乐文化资源数字化建设的思路》。楚卓副教授此次探讨重点在于数字化建设中“音乐资料内容管理”和“音乐资源资产管理”两个子系统的互文关系,即变资料为资源、变资源为资产这个过程中系统的集成、组合、创新。她指出,基础性的区域音乐文化数字化只是完成了次文化源的“搬运”,如何将数字化赋能区域音乐文化资源新增值,是广西与其他区域共同应对的新命题。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理论教研室主任孙国军发言题目为《中国新疆地区乐器数字化传承与发展研究》。孙国军副教授首先对中国新疆地区近阶段数字化建设情况进行分享。其次,他提到新疆地区音乐数字化建设现存问题有人才相对匮乏、研究基础薄弱、跨学科研究联动不足、数字化技术与乐器文化不能有效结合等,针对问题及时展开相关有效治理措施是新疆地区开展数字化工作的重点任务。天津音乐学院中国音乐教研室主任夏侯玲玲发言题目为《地方音乐研究与新型智库建设》。夏侯玲玲副教授分析了目前新型智库建设存在的喜与忧。之所以喜是因为研究成果数字化从实际层面印证了新时代新型智库建设坚持以服务人民为导向,强化民族特色和弘扬优秀文化,根植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的历史责任。之所以忧是资源共享存在市场潜力、开放程度等问题。西安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宁颖副教授发言题目为《应用民族音乐学视域下的西北区域音乐数字化建设——以秦腔的标准数字化建设项目为例》。宁颖副教授针对目前西安民族音乐数字化建设与共享方面存在方法与意识滞后、数据切割、分类缺乏标准等问题,并以西北多省区共有的传统音乐类型秦腔为切入点,应用民族音乐学理论方法为指导,探索西北区域音乐数字化建設所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忻州师范学院舞蹈系副主任刘晓伟发言题目为《北朝音乐文物数字化的学术意义》。刘晓伟博士以北朝音乐文物数字化入手,从语境、北朝音乐文物概况(墓葬)、数字化尝试和期望四部分展开。他认为,数据库建设可借鉴数字敦煌等经验,或将其建构在APP或公众号等便携端移动设备上。郑州大学音乐考古研究院马国伟副教授发言题目为《先秦吴越音乐文化与江浙地区艺术场域建设刍议》。马国伟副教授谈到音乐文化是江浙地方文化的重要源泉,发掘吴越音乐文化对于江浙地区音乐历史和传统艺术有着显而易见的价值,传统方式和数字化建设场域对地方文化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院长杨玉成发言题目为《内蒙古民族音乐声像资源库建设十六年》。杨玉成教授向大家详细介绍了内蒙古民族音乐声像资源库的建设情况和目前已有成果,并围绕“资源库”建立了内蒙古民族音乐传承驿站、草原丝绸之路音乐文化研究与传承基地、民族音乐传承班等平台,形成了“资源库建设—理论研究—抢救保护—传承教学—创新传播—宣传推广”为一体的系统工程。提出从“资源库”到数据库的转变,是内蒙古民族音乐声像资源库未来的发展方向。
除学术研讨外,本次会议还分别就音乐资源数字化建设的多元性、音乐类智库建设开设了两场圆桌对话。最后由李松老师进行总结。
(一)音乐资源数字化建设的多元性
圆桌会议有东北音乐创新实验室主任贺志凌、中国音乐学院高精端创新中心编辑李小平、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蒲方教授先后发言。东北音乐创新实验室主任贺志凌指出,此次区域音乐文化数字化新型智库建设会议的召开,汇集了不同领域如专业艺术院校、高校图书馆、数字企业、文博非遗等单位的各行专家一起探讨,机会难得。区域音乐数字化的建设需要这样的平台互相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此外,她提出区域音乐虽具有很强的个性,但数字化的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共同的问题,如元数据提取、处理的标准和依据?数据库建设的内涵和外延?音乐数据库如何更好地为科研和教学服务?最后,她还呼吁不同领域的数字化单位要构建有共识的数字化建设联盟。中国音乐学院高精端创新中心编辑李小平针对音乐资源的搜索问题进行探讨。一是数据的整合方面,研究人员要对数据有清晰的认识、要对资源优化组合;二是要关注官方数据库之外的数据,如微博、微信等,可与官方数据库互相配合为學者搜索提供便利条件。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授蒲方针对数据库的建设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及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的数据库建设情况进行了发言。蒲方教授以自己开设的相关课程为例,介绍从最初的资料收集到后来学术研究的整理和应用,虽具有一定的规模,但仍未做成理想的数据库形式,究其原因,她指出:没有进行数据库的相关设计、缺乏专业知识的学习、没有领导的重视和充足的资金和专业人士的指导等。她还针对中央音乐学院图书馆数据库建设情况进行了分析,希望以后能有一个共联的方式建立音乐资源数据库。
(二)音乐类智库建设和总结
因为时间的关系,音乐类智库建设的圆桌对话和总结一并进行。文旅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原主任李松教授指出“中国区域音乐文化数字化与中国智库建设学术研讨会”讨论的内容均属艺术档案范畴,大家都意识到要用科技手段面对自己的传统文化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发达国家都在做数字化,捍卫自己的文化护城河,但数字鸿沟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在加宽。作为学者我们有责任为传统文化的数字化转型做出思考和行动。而且在做数字化之前要潜心做文化积累,不能做“纸上”的数据库。对传统音乐文化研究者而言,学术本体的研究压力巨大,如若研究不清楚,数字化就无法进行,可谓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他又指出,作为学者要有文化担当,要静心做学术,这是智库客观、高效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趋利会导致学术研究不扎实,准确客观地建言献策更无从谈起。此外,数字化要从细节做起,最好先从最基本的编目做起,要一步一个脚印,不能一开始就放眼数据库。未来数字化的发展不仅要以共享为基本原则,还要有联盟的机制、共同体意识,不可再有单一的形式,要注重整体的关联性。最后他强调,数据库的发展要有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希望大家一点一滴建设,不要做高显示度的传播活动,争取早日拿出真正可以使用的数据库。
本次会议,是音乐数字化建设数十年来首次突破艺术院校之局域,汇聚了来自文博、非遗、数字化企业等不同领域的专家为区域音乐文化数字化建设提供思路、扩展视野、构建平台,可谓意义深远。其中呈现出的问题和思考对未来区域音乐文化数字化建设有一定启示。
1.元数据标准亟待建立。24位专家的发言从内容上来看,可分为区域音乐文化数字化建设思路与框架搭建、区域特色音乐数据库建设、艺术类高校图书馆数字化与音乐数据库建设三大方面。数据化对象的种类各异,有人、事、物、作品、乐器、乐种等,其元数据的标准和构建各不相同,在未来很难有共享、兼容的空间和可能。
2.(区域)音乐数字化平台需要构建和互动。本次研讨会对区域音乐文化数字化的价值做了深入的挖掘和阐释。各地区、院校、科研机构都取得了喜人的区域音乐文化数字化阶段性成果,并深切认识到数字化工作对音乐文化资源保存、传播、利用带来的便利。但是打破时间、空间壁垒,从“小”区域到“大”区域,甚至不同区域间的互动平台却鲜见。
3.数据库的科研助力(可操作性)有待提高。数字化、资料集、资源库、数据库,诸多概念不仅仅是一字、二字之差,其背后蕴藏的学术根基、技术储备和科技力量相差径庭。数字化的终极目标不是“做”而是“用”。关键词的精准捕获、同类项的最短时集取、共性资源的对比分析、科学规律的便捷提炼……这些最基本的功能是真正服务于教学、科研的体现。
4.音乐类智库的影响和作用需要加强。高校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和发展具备特有的学科、人才、资源优势。早在2014年,教育部就印发了《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的通知。目前,针对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非艺术类的高校新型智库都取得了不小的成绩。音乐类智库如何明确定位、资源整合、协同发展,真正对地方文化建设做切实贡献已刻不容缓。
辽宁特聘教授项目,辽宁省高校新型智库项目
参考文献:
[1]《数字中国迈上新征程 网络强国再奏最强音》——《数字中国建设发展报告(2017年)》摘录,《网络传播》2018年第5期。
[2]闫德利:《数字中国的由来和内涵》,《互联网天地》2018年第10期。
[3]景月亲:《我国音乐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回顾与反思》,《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
[4]朱同、李小戈、陈亮:《我国主要音乐艺术专业院校特色数据库建设纵览及展望》,《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第3期。
[5]滕腾:《“音乐资源的数字化”与“数字化的音乐资源”——由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数据库建设工作引发的思考》,《音乐传播》2015年第3期。
[6]孙豪:《数字化领域的中国传统音乐资源元数据设计》,《民族艺术研究》2016年第3期。
注释:
[1]闫德利:《数字中国的由来和内涵》,《互联网天地》2018年第10期,第17页。
[2]景月亲:《我国音乐特色数据库建设的回顾与反思》,《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2019年第2期,第119—120页。
王潇萌 沈阳音乐学院2020级在读硕士研究生
贺志凌 文学博士,沈阳音乐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