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伟萍
一、丢项链前后马蒂尔德的心理状态分析
作者莫泊桑说:“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极细小的一件事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丢项链这件事对于玛蒂尔德来说,不同的读者有不同的看法,正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从心理健康的角度看,笔者认为是成全了玛蒂尔德。
文章的开头作者写到“住宅的寒伧、墙壁的暗淡、家具的破旧、衣料的粗陋,都使她苦恼。这些东西在别的跟她一样地位的妇人也许不会挂在心上,然而她却因此痛苦,因此伤心。看着替他做琐碎家事的小女仆心里就引起悲哀的感慨和狂乱的梦想……”对桌布三天不洗、想着“7个梦想”,这些都是对现实生活愉快感丧失,采用想象、移情的心理防御机制来逃避现实。作者反复运用了大量的“苦恼、痛苦、伤心、悲哀的感慨、悔恨失望、困苦”等消极情绪的词汇形容马蒂尔德的心情,“她去看望有钱的女朋友珍妮回来后会十分痛苦,甚至常常整日地哭好几天”。这是对现实生活不接受,采用否认的心理防御机制,认为像她那样年轻漂亮的女孩就该过上贵妇人的生活,没有过上这种生活只好整天以泪洗面,是一种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从马蒂尔德的这些行为表现看,说明她有抑郁倾向,此时的心理处于不健康的状态。
项链丢失后马蒂尔德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十年艰辛的还债生活,不管是外貌还是家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的心理状态如何呢?作者对她的心理有两处刻画,一处是“有时候,她丈夫办公去了,她一个人坐在窗前,就回想当年那个舞会来,那个晚上她多么美丽,多么使人倾倒啊!”此时的马蒂尔德既没有痛苦、悔恨,也没有陶醉狂喜,更多的是平静的回忆,对年轻时自己美貌的淡淡喜悦。另一处是在极乐公园遇到依然年轻、美丽动人的昔日好友珍妮时,她不再像以前一样不愿意见、痛苦流泪,而是勇敢走上前去打招呼,并告诉珍妮事实的真相,为自己十年还债的壮举感到高兴(原文:不过事情到底了结了,我倒很高兴了。)从这些描写可见马蒂尔德此时的心理状态是愉快健康的。
二、引起马蒂尔德心理状态变化的原因分析
玛蒂尔德为什么年轻貌美吃穿不愁时整天闷闷不乐,而年老色衰家境贫穷却没了那些烦恼?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成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和归属感、尊重和自我实现五类,依次由较低层次到较高层次排列。马蒂尔德年轻漂亮,丈夫继承了一万八千法郎的遗产、是教育部的职员,家里请了女仆做家务,丈夫平时工资还有结余,会想办法让她开心,说明她的生理、安全和爱的需求已经满足,她正在寻找自己的归属感和尊重,归属感和尊重都需要获得他人的认同。
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说:“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备感安全的归属感。”19世纪80年代的法国,资本主义恶性发展,大资产阶级当权,资产阶级骄奢淫逸的糜烂生活和惟利是图的道德观念影响到整个社会,追求享乐追求虚荣,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玛蒂尔德认为只有过上上流社会的生活才能受人瞩目,被人仰慕,得到归属感和尊重,这种理想化的思想占据了她的内心。正如心理学家霍尼说“理想化形象的创造和外化手段都是为修复受伤的自尊所做的尝试;但我们所见,两者只是为自尊造成更为深重的伤害”。玛蒂尔德追求“贵妇人”的理想实质上是她一直误认为过上流社会的生活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这种理念与现实相悖,使得马蒂尔德不认同自己的身份,以现状为苦,以追求纸醉金迷、寻欢作乐的“贵妇人”生活为理想,这种内化的扭曲思想与现实发生矛盾冲突,自然会出现心理问题。
当项链丢失后,马蒂尔德为什么能毅然决然地决定赔项链?罗杰斯认为“人天生具有一种自我完善或自我实现的倾向,人是有理性的,在适合的环境下会努力朝向潜能充分发展的方向前进,原已被扭曲的自我会得到自然的恢复,使自我完善的潜能得到发挥,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项链丢失一事让马蒂尔德原本认为只有过上流社会生活才能被人尊重的扭曲思想得到纠正,心中诚实、善良、勤劳的人类优秀品质被激发,使自我完善的潜能得到发挥。十年的还债生活,她内心坦然,已没有了痛苦、伤心、抑郁的心理问题,这时她已能够接纳自己、接纳别人,也能接受所处的环境,达到了马斯洛所说的自我实现的需求。
三、由马蒂尔德的遭遇引发的对语文教学本质的思考
马蒂尔德受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误认为只有过上流社会的生活才能受人尊重,结果使自己心理扭曲,出现痛苦、伤心、抑郁等消极情绪,而當项链丢失后,潜藏在她内心深处的诚实、善良的本质被激发出来,十年的还债生活反而让她从痛苦抑郁中解脱出来,只是这十年的代价有点大。如果玛蒂尔德一早能看清自己内心真正的追求,或许可以少走很多弯路,过上另一种幸福人生。
现实生活中,很多学生会被各种价值观所迷惑而丧失自我,作为教师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看清自己的内心。正如人本主义心理学所认为的人是“积极主动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指导的”。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该相信学生有自我实现的本能,应积极、无条件地关注学生,消除学生内心的“价值干扰”。鼓励学生以自我实现为目标, 使潜能得以实现、保持和增强。为此,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学生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在人际交往中, 人总是愿意自己的行为受到别人的尊重,但如果一个人只知道按照别人的看法和评价去做,为此不惜改变自身的标准,其结果是使自己失去标准,这样就会使自我概念发生歪曲,从而也就可能导致心理上的混乱。
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创造轻松愉快的氛围,无条件地积极关注学生,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允许各种不同思想的存在,尊重学生的个人经验,尊重他们的感情和意见;深入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从根本上改变权威者、灌输者和支配者的传统角色,无条件地相信学生有“积极主动的、自我实现和自我指导”的能力。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子路、冉有、曾皙、公西华侍坐》中就给我们展现了什么是无条件的积极关注,用“理解”去赢得学生,用“信任”去促进学生,用“尊重”去悦纳学生,相信每个学生都有自我实现的本能,相信学生能在思想碰撞中找到自我。
(二)尊重学生,传授“真、善、美”
人在成长过程中容易受各种价值干扰,容易像马蒂尔德那样迷失自我,罗杰斯认为人对他们自身做出评价的形式是按照他所内化的其他人的价值观来行动的。
教师需要做的并不是强迫性地拨乱反正,而是传授“真、善、美”,打开学生的思想视野,无条件地相信学生“有积极实现自我”的能力,充分信任学生能够发展自己的潜能;以真诚的态度对待学生,引导学生看见自己的本心,发挥自己的潜能。
一夜风光,十年青春;玛蒂尔德假如最初能悦纳自己,排除外界价值干扰,珍惜与看到自己所拥有的,不去羡慕别人,嫉妒别人,能认清自己想要的只是别人的尊重,她本来可以宁静而幸福地生活。作家莫泊桑用玛蒂尔德的经历给读者上了一堂人生哲理课。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关注学生的内心,每个学生都是闪闪发光的钻石,教师只需引导学生擦去蒙在钻石表面的各种无意识的、歪曲的灰尘,展现自己本来的光芒,就可以拥有幸福的人生。
责任编辑 陈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