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凡静
一、引言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围绕立德树人教育工作者开展了许多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很多好的经验和思路。课程思政是其中之一。《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提出“深度挖掘高校各学科门类专业课程和中小学语文、历史、地理、体育、艺术等所有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解决好各类课程与思政课相互配合的问题,发挥所有课程育人功能,构建全面覆盖、类型丰富、层次递进、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强调课程思政重要作用的同时对各级各类学校课程思政的实施也提出了要求;《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提出“引导专业课教师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政教育全面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程”。
推进职业教育领域“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努力实现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培养高度融合,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重要举措。中职教育是高中阶段教育,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是基础性的,更要增强实施课程思政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但目前课程思政的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校。如山东理工大学刘秀清、华中农业大学李萍、哈尔滨理工大学孟桂芝、江南大学王子赟、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任伟、柳州职业技术学院吴星、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丁继斌等。而中职课程思政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英语、语文等公共课,汽车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研究文献知网未曾检测到。
为探索中职汽车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建设思路,本文以中职汽车专业汽车保险与理赔为例阐述了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找出课程知识、技能中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学生喜聞乐见的形式融入教学中,起到“融盐于汤”的课程育人功能,达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育人效应的目的,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二、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原则
(一)牢固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
中职专业课教师,不但要教好书更要育好人,要深刻认识到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这一根本性原则,牢固树立开展课程思政不是形式、不是假大空,而是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具体体现,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纠正以往偏重知识传授、技能训练、技术学习,忽视育人导向、价值引领的现象;充分挖掘专业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使学生在课程学习的同时,根植道德修养、宪法法治意识、文化素养、家国情怀、政治认同,起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作用。
(二)确保专业课程的完整性、系统性
专业课程的课程思政,课程是基础,思政是融入其中的。在专业课程的教学中,要保持专业课程知识、技能、技术学习的系统性和完整性,避免机械地为思政而思政,破坏专业课程学习完整性、系统性的做法。否则会造成学生学习的困惑,甚至适得其反使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厌恶和抵触的情绪。
(三)找准课程思政的融入点和方式
在认真分析和厘清专业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后,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如思想实际、认知特点、年龄、心智模式、学习和行为习惯,在融入点和方式方面仔细斟酌,巧妙选取和实施。课程思政元素要有机结合课程内容特色,运用现代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成果,创新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愿意学、学得进、学得好。
(四)“融盐于汤”的隐性、无形教育
衡量课程思政效果好坏的关键是否“融盐于汤”,让学生于无形中领悟、感受到课程思政的魅力和功效。专业课课程思政的成功一定是无声胜有声的。在专业课程内容学习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是融化于知识、技术技能的无形学习中,没有标签、不生硬突兀,以生动活泼、喜闻乐见的形式,恰如其分、自然呈现。课程思政最重要的是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体验感悟、升华,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三、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的探讨
(一)课程介绍
汽车保险与理赔是中职汽车类专业几乎都会开设的专业课程,不同的专业对课程的要求有所不同。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根据教育部颁发的专业教学标准,专业(技能)方向——汽车维修业务接待中明确了“具备向客户提供车辆保险理赔咨询和建议的能力”。该课程也是由北京中车行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作为第三方评价组织负责的汽车运用与维修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首批试点专业)1-7汽车营销评估与金融保险服务技术模块等级证书初、中级证书涉及的内容。具体如表1和表2所示。
中职汽车保险与理赔的内容包含三个模块:汽车保险基础、汽车保险产品、汽车保险服务。汽车保险基础包括风险与保险、汽车保险特点与市场;汽车保险产品包括交强险与商业险;汽车保险服务包括续保作业与理赔基础。
(二)课程思政建设思路
开展课程思政,首先要明确课程的培养目标。中职汽车保险与理赔培养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和课程思政目标。具体如表3所示。
明确了课程的培养目标后,就可以根据目标内容和要求进行课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和设计。设计时遵守课程思政元素融入而非介入的原则,必须保持课程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设计样例如表4所示。
四、专业课课程思政的实施
(一)学情分析
在认真分析和厘清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内容中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后,要根据中职学生正处于15~17岁的青春期,学生都是中考失败儿,学习习惯相对较差,自信心不足,学习能力也相对普通高中稍弱的情况,在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点上选取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有一定的社会关注度的新闻,而且学生也能参与的话题,充分运用雨课堂和超星学习通等平台进行线上和线下的混合式授课,通过分组讨论(PBL)的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能学、愿学和学好。
(二)课程思政实施策略
教学过程中课程思政元素的融入要自然不生硬,且不能太长,如两学时90分钟的课程,一般不宜超过10分钟。挖掘的思政元素一定是紧密结合课程内容的,如在介绍风险的时候引入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案例,就是融合了风险、保险的知识,又是热点和大家都有切身体会和经历的事件,通过案例介绍风险和风险管理及保险的知识,使学生易于接受。
课程思政建设过程中,除了制定融入思政元素的课程教学大纲、教案、考核方法外,思政元素案例的积累、整理和更新也非常重要。只有积累了足够多且贴近课程内容的案例,课程思政的实施才会如有源头活水来。
(三)课程思政评价体系的构建
为了保证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成效,激励学生们养成主动学习、乐于学习的习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育学生正确的社会认知、价值观和基本的公民责任感,切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课堂立德树人的使命,对课程的评价采用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重的原则,修订了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学生考核方面總评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各占50%组成,其中平时成绩由课堂出勤、平时作业和测验、课堂表现(包括第一第二课堂)、小组(个人)PPT展示、观点对对碰-案例分析分享五项平均构成,贯穿课前预习、课堂表现和课后练习三大模块。教师借助雨课堂等平台数字化后台统计数据,客观记录并评价学生课前课后的自主学习以及参与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情况。教学考核方面,除却教学部组织的学期末考核外,主要以课本主题为单位,教师不定期通过在线问卷调查收集学生们的教学反馈,并及时调整教学设计和进度安排。这种动态的教学评价机制极大促进了师生双方对于提高教学效果的热情和持续的努力,有利于学生养成自律和自我要求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五、实施效果
中职学校课程思政尚处于探索阶段,为了检验课程思政实施的效果,随机抽取了汽车部2019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中高职贯通班,40人)和2019级汽车运用与维修(通用项目班,44人)作为样本进行分析,其中,中高职贯通班是从2020年9月开始开展课程思政的改革,通用班则按项目班正常教学。同样的汽车保险与理赔课程,相同的教师,一学期后从学习主动性(主动完成案例习题情况)、学习积极性(课堂上学生的响应情况)、学生的期末成绩、学生评教成绩四个维度进行了对比,具体数据如表5所示。
从表5可以直观看到,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的班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学习成绩和评教分明显比普通班级要高,其中学习积极性(参与课堂活动情况)最为明显,实施课程思政改革的班级课堂活动参与率达到了100%。这也说明虽然是中职生,但是教师只要用心、用情、用爱、用智慧去设计和开展好每一次课程思政的教学活动,重视学生的学情、感受和意见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是可以得到改观的。同时也证明了中职专业课程也是可以开展课程思政改革的,而且可以有效提升教学的质量,起到教学相长的效果。
六、总结
中职汽车专业教师牢固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找出课程知识、技能中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融入教学中,起到“融盐于汤”的课程育人功能,达到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形成协同育人效应的目的,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是新时期专业教师的使命;是落实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具体举措;也是让学科教育回归育人的初心,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以形成大思政育人体系的重要步骤。
责任编辑 何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