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英
(河北省邯郸市成安县人民医院,河北 邯郸 056700)
产后出血是临床上导致产妇死亡的独立风险因素[1],传统治疗方法整体效果不佳,子宫切除术虽然治疗效果彻底但会对患者的生育能力造成不可逆转的损伤[2]。研究将以我院2017年4 月至2018 年12 月收治的100 例患者进行分组研究,以对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临床价值进行深入剖析,现汇报如下。
选取我院2017 年4 月至2018 年12 月收治的100 例剖宫产产后出血患者进行分组研究,根据治疗方法将对象分为观察组(n=50),年龄24~33 岁,平均(27.1±4.5)岁,孕周39~42 周,平均(39.7±0.6)周;对照组(n=50),年龄20~35岁,平均(26.9±4.7)岁,孕周40~42 周,平均(39.8±0.8)周。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批准,患者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同意书。两组患者的年龄与孕周两项指标经统计学比较均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患者采用止血、静脉滴注缩宫素、子宫按摩,对出血部位作常规缝合,然后行传统子宫动脉结扎和宫腔填塞治疗[3-5]。观察组患者则行子宫背带式缝合术治疗,方法:在出血得到控制的情况下,于患者左侧应用7 cm 大圆针2 号铬制肠线自子宫切口右侧3 cm 下缘2~3 cm 处进针,并经宫腔自切口上缘2~3 cm 出针。在宫体表面将肠线拉紧,并经宫底绕至子宫后壁,于与前壁出针处相当处进针,并至宫腔内出针。再至右侧与左侧相同水平位置经子宫后壁穿出,肠线与宫体表面紧贴,并经宫底至子宫前壁下段子宫切口上方2~3 cm 位置进针,经宫腔于切口下段与右侧进针处相同水平出针,将肠线拉紧,可见宫体表面两侧显示纵向肠线,且子宫腔内后壁下段显示横向肠线,将表面横向的两端打结[6]。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切除子宫率、产褥病发生率。
采用SPSS 17.0 软件做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资料统计显示:观察组患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切除子宫率、产褥病发生率四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剖宫产产后出血是产科相对较为常见且危害性较高的一类并发症,及时有效的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研究所使用的子宫背带式缝合术通过降低患者盆腔动脉压以及对子宫平滑肌作机械性挤压,进而达到控制患者子宫壁血流速度的目的,并最终形成子宫刺激,压迫血窦使其处于关闭状态[7-8]。相对于传统治疗方法而言止血效果更为彻底,较之子宫切除术,又最大程度的保留了患者的生育能力,便于患者所接受。本次研究结果的数据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产后出血、切除子宫率、产褥病发生率四项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各数据组间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提示子宫背带式缝合术的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研究得出结论:剖宫产产后出血是产科临床上风险率较高的一类并发症,通过科学有效的手段早期治疗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关键,子宫背带式缝合术较之常规止血方法效果更为明显,同时也有效避免了子宫切除对患者身心方面的破坏,综合应用价值巨大,方法经临床研究验证效果确切,值得在临床实践中给予优先应用并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