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平 聂志平
摘 要:结合我国农业院校研究生培养目标和乡村振兴背景,该文提出涉农高校研究生乡村志愿服务能力培养理论与实践2个模型。理论模型关注我国农业高校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包含态度、知识和技能3个宏观维度,每个维度又细分为若干要素,重点关注学生的核心能力,为培养乡村志愿服务能力提供理论框架。实践模型关注如何有效培养乡村志愿服务能力,以三环结构将实质、个体、组织3个层面有机结合在一起,主要阐述个体和组织层面如何行动以实现实质层能力要素的改善。理论模型是实践模型的目标导向,实践模型是理论模型的现实形成路径。
关键词:乡村志愿服务;能力培养;理论模型;实践模型
中图分类号 G643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7731(2021)18-0192-05
Model Construction of Rural Volunteer Service Ability Cultivation for Graduate Students in Agricultural Colleges
LIU Ping et al.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Public Administration,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nchang 330045, China)
Abstract: Combined with the training objectives of graduate students in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a training model of rural volunteer service ability for graduate students in agricultual-related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was proposed. The training model can be divided into theoretical model and practical model. The theoretical model focuses on the question of who to cultivate in agricultur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including three macro dimensions of attitude, knowledge and skills. Each dimension is subdivided into several elements, focusing on the core competencies of students, and providing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the cultivation of rural volunteer service ability. The practice model focuses on how to effectively cultivate the rural volunteer service ability, organically combines the three levels of substance,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 with a three-ring structure, and mainly elaborates how the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levels take actions to improve the essential level of capacity elements. The theoretical model is the goal orientation of the practical model, and the practical model is the realistic formation path of the theoretical model.
Key words: Rural voluntary service; Ability training; Theoretical model; Practice model
1 引言
农业大学肩负着培养农业专业技术人才的重任,以培养优秀农业人才为目标,秉持着“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初心。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农业院校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曾于2019年9月6日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和专家代表回信,表达了对学生的殷切期盼与鼓舞。农业大学与农业农村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在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等政策目标实现中,农业高校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016年,中国农业大学在1个国家级贫困县建设“科技小院”,通过教师与研究生常年驻村帮扶,进行定点技术服务,探索实践了更加精准的扶贫模式,使该县的支柱产业实现了“脱胎换骨”。农业院校有着培养符合新时代要求的符合乡村振兴价值的新型人才的责任和使命[1],农业院校的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素质涉农人才的基础途径,更易培养出一批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优秀人才。志愿服务是高校学生参与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乡村志愿服务是助力乡村振兴的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2]。李梅等研究指出,大学生的乡村志愿服务不仅能提升乡村发展水平,而且是开展思政工作的有效途径,也有利于学生个人的成长成才[3]。农业院校研究生的乡村志愿服务具有独特优势和非凡价值。
我国农业院校研究生乡村志愿服务能力的培养现状不容乐观,相关研究数量和研究深度都非常有限。郭振宇、刘凯等指出,安徽农业大学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者存在志愿服务培训制度不完善、招募和评价具有偏差、长效机制缺乏、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等问题,提出要把乡村志愿服务纳入涉农高校人才培养方案当中,要不断完善鄉村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4]。农业院校存在重视知识传授、轻视能力培养的现象,在实践环节投入不够,造成学生不愿深入乡村、乡村志愿服务的实践能力差[5],最后难以走向乡村。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乡村志愿服务能力在农业院校的研究生教育中并未受到普遍重视。
我国志愿服务能力的研究尚未形成普遍适用于高校素质培养,尤其是特定领域学生的特殊志愿服务能力提升的系统理论模式,也缺少对具体志愿服务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基于此,本研究根据我国农业高校的实际情况,尝试构建乡村志愿服务理论模型,探索实践模型,以推动研究生乡村志愿服务能力的提升。本研究在评述国内志愿者服务能力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农业院校研究生的教育目标和乡村政策目标,提出适合我国乡村建设环境,包含理论与实践双重模型的涉农高校研究生乡村志愿服务能力培养模型。
2 乡村志愿服务能力理论模型
农业院校研究生教育不应仅局限于创业就业能力的提高,而是要放眼国家和全社会,注重与社会的互动性。乡村志愿服务是农业院校学生与社会接触的便捷途径,从态度和动机出发培养学生对于乡村的认同,实现乡村志愿服务能力的提升。在综合考虑能力模型理论、需求层次理论和我国研究生培育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农业院校研究生乡村志愿服务能力培育理论模型(如图1),希望既尽可能全方位描述学生的内在心理素质和外显行为方式,也强调志愿服务过程服务双方的互动过程。
2.1 理论模型的构建 根据前面的综述研究,将乡村志愿服务能力理论模型分为态度、知识、技能3个维度,三者相互联系,相互依托。态度是乡村志愿服务能力的内涵特征,知识是乡村志愿服务能力的底层基础,技能是乡村志愿服务能力的高阶表现。
2.1.1 态度维度 态度维度涵盖乡村服务意识、服务动机和自我成长意识。态度决定了一个人投入一件事的专注度和持久性,个体积极主动的持续投入对能力的增长非常重要,因此态度维度是能力模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乡村服务意识是指志愿者意识到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全国人民具有相互依存的整体性,是一种内在驱动,包括自我身份意识、民族文化意识、价值实现意识和责任意识。所谓自我身份意识是指志愿者对自己的社会角色、社会责任与义务的认识,对自我身份的准确认知有助于志愿者在服务活动中做到不卑不亢、理性沉稳。民族文化自觉是指对本民族文化的来历、衍生及传承有一定的了解程度,中国素来有着重农抑商的传统,乡村文化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内涵。这一要素对我国农业院校研究生志愿服务能力培育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促使学生进行深层次的自我反思,有效抑制城乡发展失衡背景下青年人对乡村的逃离感和无力感。价值实现是个人的高阶追求,根据马斯诺需求层次理论,人具有生理、安全、归属、尊重和自我实现5个等级的需要,价值实现意识是个体对尊重和自我实现需求得到满足的渴望。责任意识是对任何自己所负责的任务都尽心心理,努力做到最好。
服务动机是在特定情境中志愿者对服务活动和和服务对象呈现积极的心理状态,主要包括开放心态、交际意愿、身份调试意识和现实关注自觉。开放心态指的是包容心和好奇心。交际意愿是指志愿者在乡村志愿服务活动中愿意与同伴和被服务者产生非正式联系的意愿和倾向。身份调试意识是指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及时调整自我角色认知,与同伴友好合作,与服务对象友好协商,以提高志愿服务的效率和效果。现实关注自觉指的是能够及时关注到现实需要,能够根据现实状况作出判断的理性自觉。
自我成长意识是学生的基础意识,也是志愿者的发展意识,与研究生培育与志愿服务都密不可分,包含志愿精神、科创精神、心智成熟意识。志愿精神是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成长表现,科创精神是学生在学习研究中的成长表现,心智成熟意识是志愿者生存于社会所需具备的基本意识,成熟的心智方能从容应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变化。
2.1.2 知识维度 知识维度包含乡村文化知识、服务策略知识和各类必要知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风俗特征差异大,既存在城乡差别,各个地方的乡村也存在较大的不同。由于不同地方的风俗习惯、历史地理、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差异,可能会引起志愿服务活动双方产生严重的冲突或误解。需要指出的是,文化多样性视域下对乡村文化知识的了解,打破了现代学校教育仅关注城市与经济文化的壁垒,强调认识我国文化理念的多元性、动态性,倡导以更加开放的态度来对待社会的各个群体。
服务策略知识指的是在乡村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采取的提高服务效率和改善服务效果的积极措施,主要分为成本策略与人本策略。成本策略涉及的是财务知识,要求尽可能以最低的成本提供服务。人本策略是管理学知识,需要全方位满足被服务者的需求。这些策略在公司管理中常见,应用于志愿服务活动中会发生变化。
各类必要知识包括志愿服务常识、学科知识、时事知识等。志愿服务的规章制度、法律条文、活动目的及形式等内容是每个志愿者都需要了解的。农业院校研究生培育的主要情境是学科知识传授和实践操作以及学术交流,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关系到学生的培养质量及今后实践环节的成败。再者,作为专业人才应尽可能掌握更多科普常识、关注时事并提高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2.1.3 技能维度 技能是能力的外顯形式,表现为对任务的胜任力。技能维度包括实践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实践能力包括知识和策略运用能力、语言能力、社交能力和实操能力。掌握了一定程度的知识用以实践就需转化为可见的行动,知识和策略的熟练运用绝不会比知识学习来得简单,这需要与脑海中已经形成的思维模式与行为方式相结合,展现出适应的行为能力。乡村志愿服务活动多是面对各个地方的农民,他们带有浓重的方言味道,对于普通话不会说甚至也可能听不懂,一定的语言学习和接收能力是一种必要技能。社交是一种日常活动,但是面对的群体发展变化时,采用的社交策略就需要进行改变,这就考验着志愿者的社交能力,采用巧妙的沟通技巧往往能事半功倍。农村发展涵盖了农业技术推广、电商平台搭建、文明行为规范推广、资源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这要求志愿者有着较强的实操能力,熟悉流程。
批判思维能力要求客观分析现象或事例,不带偏见、有理有据地进行评价,同时能够对自身行为进行反思,不断实现自我改进,创新实践工具。在乡村志愿服务活动中,志愿者对现有方法存有疑虑,能勇于提出并找出替代方案,提高自身在服务活动中的价值和活动的实施效率。批判思维能力既是志愿活动中的必要品质,也是当代教育改革的基本要求[21],有利于拓宽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自我调适能力是指学生在动态服务环境中根据人物和情境的特征及时调整自身行为方式的能力,包括心理调适能力和灵活应变能力。心理调适能力是一种内心状态能力,面对活动目标实现压力时及时调整心态,扩大个人压力阈值,实现自我放松。灵活应变能力是指能够做到熟练应用自身储备和可达资源,沉着冷静处理遇到的突发状况,友好应对被服务者的反馈和变化。
态度、知识、技能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互为依托。图1模型中各个维度用箭头联系起来,表示相互之间的影响力。态度维度位于三角位置的顶部,表示乡村志愿服务能力培养需要从态度着手,正面积极的态度让人更能够接收到知识并主动寻求知识难题答案,促使技能的提升,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熟练技能提高个人应对的熟练度,从而发展成积极良好的态度。知识和态度都不是在课堂上习得的,而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所受到的点点滴滴的影响,根据自我思维习惯而构建起来的反应框架。3个维度在乡村志愿服务实践和乡村志愿服务能力培养中都具有不可提到的作用。农业院校研究生的乡村志愿服务能力培养应从宏观着手,不可偏废。
2.2 理论模型的特点 乡村志愿服务能力理论模型有以下特点:首先,把态度单独作为能力研究的一个维度。在某些研究中,把态度问题分离于能力展现出来,割裂了两者之间的内在包容性。本研究把态度、知识、技能联立起来考察能力,突出了态度的重要地位,态度的成熟度也不是技能和知识传授的附属品,在志愿培训中绝不允许忽视对态度的修正。
其次,突出学生在乡村志愿服务中的自我成长意識。研究生具有充分的自我意识,位于需求层次的高层级,能够清晰阐述自己的人生目标,对自我有着更为严格的要求。乡村志愿服务在学生眼中是增长见识、丰富阅历、提高能力的途径,他们在服务过程也不只是关注任务的完成,而是更加注重自身能力的提升。将自我成长意识嵌入到理论模型的态度维度中,也更能考察学生的思维成熟度和自觉性。
再次,关注学生的深层次能力挖掘。农业院校研究生是相关领域的高素质人才,对其能力的关注也不仅仅是问题解决,不能流于表面,更要考察其效率,这就需要关注所运用的策略。在知识维度中对策略知识的考察,是对志愿者高阶能力需求的表现,熟练运用策略技巧是志愿者的深层次能力。研究生理所当然是需要这种能力的。
3 乡村志愿服务能力培养实践模型
根据理论模型并结合构建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了乡村志愿服务能力培养实践环形模型(如图2),用以指导学生乡村志愿服务能力培养的实践过程。
3.1 实践模型的结构 实践模型包括实质、个体与组织3个层面,实质层面位于中心点,以理论模型的3个维度及其各个要素为实际目标,表示个体和组织行为是围绕乡村志愿服务能力培养而展开的。个体层面包含的是个体即农业院校研究生的5个内在与行为内容:(1)从个体态度强化入手,强化自身爱农村敬农村的态度观念,树立在乡村建设中发挥自身才能的人生观,用开放、包容的眼光看待乡村文明,形成强烈的志愿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2)学生在教师或者其他媒介的帮助下,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自发求知等方式熟悉乡村志愿服务背后多种文化背景知识、行为模式、相关实践策略及专业知识,实现自身知识体系的更新。这一阶段的知识构建与技能密切关联,学生通过筛选、联立、匹配等技能形成新的知识框架。(3)在乡村志愿服务活动中,学生会遇到不可预测的情境,通过主动情景模拟与文化融入,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可能情境,套用技能储备,并观察处理结果。(4)自我反思是思考自身是否存在反应不当的行为,造成了不良后果,要始终对行为和过程保持批判性态度。(5)基于反思,对不良态度或行为进行调试,以期更适应乡村志愿服务的要求,这种调适的内容不仅是行为上的,还是意识和观念上的。环形结构意味着这些内容的循环往复,也解释了态度、知识和技能3个维度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的乡村志愿服务能力在环环相扣的自我训练中得到了有序发展,个体层面的内容与组织层面的内容是一种有序互动的关系,组织层面意味着外界对学生施加的影响,而使得学生的意识态度和技能趋于成熟。
组织层面总体来说是学校层面,但不排除社会资源和工具。主要是通过宣传教育、培训讨论、情境分析、反馈和反思、提升和改进等环节来培养学生的乡村志愿服务能力,既可以是在课堂教学环节融入这些内容,也可以是在志愿服务培训过程进行专门讲解。组织层面的相关阶段也可对应到个体层面的某一环节,宣传和教育是引导学生态度,强调乡村服务的稀缺性和重要性,外界媒体也可通过公益广告、事例探讨等形式对学生施加影响,这是一个意义建构的过程;培训讨论是为了让学生知晓服务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必要的知识讲解,这也是一个会话互动过程;通过情景分析和任务模拟学生能发现环境文化的差异性,了解服务活动的困难程度,形成自我成长与学习的动机;组织层面的反馈和反思引导学生进行个体的反思与改进,学校从以往的乡村志愿服务活动获得反馈并调整策略,而形成个体服务实力的增长。
实践模型还强调评价与输出,评价的是学生的乡村志愿服务能力的高低与培训质量的优劣,输出的是高质量的服务培训体系以及研究生专项能力提升途径。评价的标准不仅是学生运用技能的熟练程度,更重要的是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和价值观的成熟。
3.2 实践模型的特点 首先,将乡村志愿服务能力增长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结合起来,既涵盖了志愿服务能力的各要素,也体现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情境、会话、意义建构等几大要素[22],强调学生自身的主动性,以弥补以往研究单从知识传授、技能提升角度入手的不足。在此模型中,学生是所有事物意义的构建者,不是外界力量强行的灌入内容,只是引导有独立思考能力、行为自主的学生做出判断。
其次,实践模型不仅应重视学生的乡村志愿服务能力提升,而应更加关注学生的人格完善和价值观成熟。研究生作为一个已经接受过高等教育的群体,他们寻求的是更高层次的价值实现和自我满足,对社会的作用也并非一般。在此过程中,塑造他们热爱国家、热爱乡村、热爱生活的性格,改造其贪图安逸、畏惧辛劳的人性弱点。通过接受氛围的熏陶,而不断成就更完善的社会栋梁。
再次,此模型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推衍性,能为乡村志愿服务能力培养提供借鉴。从个体层面到组织层面,都包含在其中,看似是一套流程,其实是一个整体。每个环节都相互嵌套,给予学生和学校指导。同时,农业院校研究生的专业性要求学生具备专项和多项能力,此模型也可转换应用于培养研究生的其他能力上。
4 结语
本文在整理相关能力模型与研究生教育需求研究的基础上,从学生特点与学生成长环境出发,提出了适合我国农业院校研究生的乡村志愿服务能力培养模型。其中,理论模型阐述了乡村志愿服务能力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强调三要素态度、知识和技能的相互作用,为以培养为乡村服务的专业人才为宗旨的农业院校教育提供理论借鉴。实践模型融合了乡村志愿服务能力培养的实质层面、个体层面和组织层面,实质层面的内容是把理论模型嵌入到实践模型中,体现出实践模型的核心目的,填补了能力培养教育的逻辑空缺。理论模型与实践模型将有利于培养农业院校研究生的乡村志愿服务能力,改善传统单向宣导与灌输知识和强制学生执行的局面,改良学生“应付式”乡村服务意识与行为,促使学生肩负起服务乡村、服务社会的使命,为推动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边晓红,李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研究[J].现代农村科技,2020(06):97-100.
[2]李三辉.河南农村志愿服务发展及其问题审视[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9,13(04):24-28.
[3]李梅,姚碧玲.大学生志愿服务乡村振兴的意愿研究——以金华地区高校为例[J].教育现代化,2019,6(52):138-140.
[4]郭振宇,刘凯,方芳.高等院校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的构建——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13,28(12):92-96.
[5]吴荣辉.新时期农科大学生通向农村基层问题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2.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