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职业教育教材类型特质及量化评价体系建构

2021-10-01 02:53王常雪
职业技术教育 2021年21期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材

王常雪

摘 要 教材是知识、思想与技能传承的载体,是教与学的基本依据,是学生与教师、与学校、与社会的强力纽带,是解决“三教”改革中“教什么”的核心问题。发挥教材指南针作用,分析新时代职业教育教材“六化”类型特质,构建以10个一级指标,41个二级指标组成的职业教育教材评价指标体系。选取多元评价主体,建立教材大数据中心,推进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管理、评价在“三全”育人模式下为人才培养、市场供给、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提供充分必要条件。

关键词 职业教育;教材;类型特质;量化评价

据统计,2019年秋季全国大中专教学用书可供品种有81554种,2020年春季有83030种,整个学年教学用书可供品种达164584种[1]。职业教育教材市场可谓纷繁复杂、种类多样,但质量却参差不齐。职业教育教材有其自身特点及编写要求,但市面上的教材往往不能达到知识、素质、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教材如何从量的积聚转变为质的飞跃?这需要国家、教育主管机构、学校、教科研机构、社会团体多方协力,共同建构教材管理评价体系,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教材质量水平。

一、职业教育教材的类型特质

(一)意识形态首当其冲,确保教书育人正确方向

教材是国家意志的传播工具,是落实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思想价值观念的重要途径,担负着立德树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广大中国青年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共同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重任。

教材建设者和开发者首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运用辩证统一、矛盾的方法论体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并在教材开发中得以体现。在教材编写过程中,要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高尚品德贯穿其中,要以培育学生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工匠精神和劳模精神为己任,要在教材内容选取、案例展示方面充分发掘积极向上的政治元素,真正达到课程思政、教材思政的效果。

(二)体现鲜明类型特色,围绕市场需求开发教材

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教育,不能与本科院校比拟理论知识获得的广度与深度,而要体现职业教育特色,即以市场需求为中心,服务社会,培养一批技术技能精湛、职业道德素养崇高的高技术技能型人才。作为知识传播媒介,教材建设与开发必须围绕市场经济发展需求,为“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提供精准载体。教材应联系生产劳动实际和社会实践,突出应用性和实践性,且针对市场变化实现动态更新,以市场需求为参考标准与撰写宗旨。

(三)明确职业教育培养目标,教材开发遵循标准化

近年来教育部组织统一规划353个高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规范专业大类教学标准,打造中国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努力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2]。教材作为“教学做”具体表现形式,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必须充分体现教学标准、专业标准、课程标准、产业标准、职业标准、技术标准、顶岗实习标准、毕业生质量标准等,必须形成教与学、学与用的统一标准。另外,积极研究国际教学标准,教材的设定与国际专业标准、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教材标准接轨,共同推进知识获取与能力培养的国际化发展。

(四)适应知识技能更新升级速度,创新性开发教材

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实现区域服务功能,职业教育教材的建设与开发应围绕产业最前沿、科技最前端开展实施。紧跟技术和产业升级需求,所有生产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新流程、新标准、新步骤均应体现在教材中。基于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行业企业不断进行知识革新、技术革新,职业教育教材的更新换代要比普通教育教材快很多。職业教育教材的编写者更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与时俱进,实现教材动态化建设。

伴随电子信息工业的快速发展,电子化教材成为服务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化教材包含丰富立体的电子资源,是介于纸本教材之外的,依托于信息化的现代新型教材。电子教材可以使学习者通过互联网、电脑端、手机端获取知识载体,也可以辅助慕课、微课学习,在特定情况下满足广大学习者需求。另外,配套虚拟仿真平台、虚拟工厂、模拟办公软件等可进一步提高学习者兴趣,为学习者提供真实情境下的实践学习,消除实际操作瓶颈。

(五)培养面向具体工作的技术技能人才,教材开发坚持岗位化

职业教育教材必须匹配社会工作岗位特性,坚持以岗位需求为核心,形成高效实用、创新引领的工单式教材。以工作目标、工作要求、工作流程与步骤为基准的新型活页式教材、工作手册式教材更能体现职业教育教材的特点与发展趋势。这些教材以“企业岗位(群)任职要求、职业标准、工作过程或产品”为主体内容,使学习者更好地利用教材习得工作规范与技术技能,最终从教学设计环节、项目模块环节实现任务驱动与成果导向,为现代学徒制和企业新型学徒制的推广提供教学材料保障。

(六)校企合作、产教融合,职业教育教材开发立体多元化

从国际层面上看,德国各类职业学校的教材是培训企业、教育部门、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等多元主体学术合作的产物[3]。澳大利亚职业教育教材大部分也由行业企业一线专家或TAFE教师编写。2019年我国颁布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指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要“建设一大批校企‘双元合作开发的国家规划教材,倡导使用新型活页式、工作手册式教材并配套开发信息化资源”[4]。职业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与行业企业的交流合作,职业院校开发教材提倡行业企业专家、能工巧匠、业界精英、一线职工参与。校企合作共同开发的职教教材可以实现双赢。一方面,行业企业专家把岗位实际需求、工作标准、最新技术标准、考核标准等纳入教材编写内容中,使教材更好地与学生未来岗位相结合,达到工学结合的教学目标,缩小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教学与企业需求之间的差距;另一方面,教师通过与行业人员共同进行教材编写,可以深入学习行业前沿动态,弥补自身实践经验不足、脱离岗位实际的不足。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教材开发模式,可以为创建优秀职业教育教材,尤其是职业教育精品专业课教材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职业教育教材
教材精读
我多想……
两岸小学语文教材文言文注释对比研究——兼谈与初中教材的衔接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浅谈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