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辉
【摘 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是一种值得积极倡导的教学方式。本文对合作学习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具体开展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为广大高中数学教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提供一些理论性的参考,提升高中数学教育的培养成效。
【关键词】高中数学;合作学习;开展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85(2021)27-0060-02
On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Experimental Middle School, Boshan District,Zibo City, Shandong Province,China)SUN Hui
【Abstract】In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cooperative learning can help stimul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cultivat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It is a teaching method that is worthy of active advocacy. This article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specific development measures of cooperative learning in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ing, hoping to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references for the majority of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teachers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classroom teaching, and improve the training effectiveness of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education.
【Keywords】High school mathematics; Cooperative learning; Development measures
一、高中數学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教育方式阻碍了学生能力培养
目前不少 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时候,都是采用的传统教学方式,教学观念老旧落后,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教学方式单一僵化,学生自主性不强
数学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式过于单一,多是说教式和灌输式,这种方式会打消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同时,也不利于学生合作发挥。学生只能机械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述的相关知识点,缺乏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空间和机会,这也阻碍了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
(三)教师不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当然,如今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不重视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重要作用,常常要求学生死记硬背,或是盲目开展题海战术等,是阻碍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之一。
二、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
开始合作学习之前,首先要科学合理划分合作学习小组,让学生能真正从小组合作中收获知识。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时需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及性格特点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全面的考虑,保证每个小组中同时存在数学成绩优秀、学习能力较强的优等生,数学成绩普通、学习能力一般的中等生和数学成绩较差、学习能力较弱的后进生,让小组之间的学习探究水平差异尽可能地缩小,同时也让小组内形成优等生带动后进生学习的良好学习风气。同时,每个小组应保持在4~6人左右,避免小组人数过少不能起到思维碰撞的作用,或小组人数过多学生没有充分发表自己看法的机会。小组在进行问题探究时,需要有合理的组内分工。
三、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
合作学习的目标设置是影响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过于简单的学习目标在合作学习中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还会导致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容易丧失专注力,因此教师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该首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整体学习情况为学生设置具有开放性和探究性,并且具有一定难度的学习目标,然后再根据课堂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分配做出一定的调整,这样才能让学生从合作学习中收获思维能力的发展和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
例如,在“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的学习中,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反馈为学生设置合适的小组合作学习目标,当学生的学习明显较为顺利,对知识的接受情况较为理想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具有探索性的问题和目标,如“借助单位圆,还可以建立角的终边之间的哪些特殊位置关系?由此还能得到三角函数值之间的哪些恒等关系?”,让学生展开开放性合作探究;而当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情况较为一般时,则可以设置一些综合运用类的学习任务,如“在△ABC中,试判断下列关系是否成立,并说明理由:cos(A+B)=cos C;sin(A+B)=sin C”。让学生先对知识进行复习和巩固,以此达到提升学生综合数学学习能力的目的。
四、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发挥充分的引导作用,为学生合作学习的顺利完成提供良好的保障。例如在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时,面对某个问题组内成员出现了分歧,在反复辩论之后意见依然不统一,甚至产生了争执,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为学生提供一些指导下的建议,让学生能静下心来审视自己的观点,找出思考过程中出错的点,从而使小组学习进程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同时,一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生自制力不强,讨论内容逐渐与学习无关的情况,教师这时就需要及时制止,让学生投入课堂学习内容的讨论中,发挥教师的监督作用。此外,在学生完成合作学习的目标后,教师还可以提醒学生从其他角度对问题进行探究,引发学生更深入的思考,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
在合作教学中,教师引导的主要意义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能对问题进行积极探索,深入分析,培养学生的拓展性思维和问题探究能力。教师在对学生提问一些具有思维拓展性或知识迁移性的问题时,能让学生主动分析,认真思考,在深思熟虑的过程中将之前学过的知识运用到当前知识的学习中,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加扎实,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课堂导入阶段,教师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引出新知识的学习,让各个小组从课堂开始阶段就能充分对知识内容进行思考,有效保证学生的课堂专注度。面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数学教师在选取问题进行课堂导入时要注意让问题与教学内容具有密切的联系,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使学生在深入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对当前将要学习的数学知识能有一定程度的准备,并在教师对问题的讲解中快速理解新知识,从而达到良好的课堂学习成果。例如在“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的学习中,教师可以让各个小组分别判断正误,如“若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则这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或“若一个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则这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学习小组的成员们通过观察,发现题干中两个条件的相互关系,由此引出本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建立自主学习氛围,开展合作学习活动
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能促进学生学习发展,因此教师要积极建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为学生建立合作学习的氛围,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才能让学生在合作的过程开阔思维和眼界,进而培养学生的數学意识。
比如教师在讲述人教版数学必修一“函数的应用”的时候,教师先讲述了函数的模型,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小组,布置题目让小组去理解建立函数模型的方法,找出生活中在什么地方能运用这些知识点。这样一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能得到培养与锻炼。
六、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在完成小组合作学习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总结和评价,制定多元化的评价标准,对小组与小组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情况客观看待,从各个角度进行评价。例如一些小组的探究步骤较为粗糙,虽然完成了学习目标,但教师依然要对此进行提醒,一些小组的探究虽然没有得到最终的结果,但在讨论过程中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教师应该予以鼓励。同时对于组内各学生之间学习情况的差异,教师也应该差异化看待,基于学生自身的数学学习基础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通过这种多角度进行评价的方式,让学生保持学习动力,在下一次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七、结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是帮助学生突破学习困难的良好方式,也是学生综合数学能力培养的重要措施,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有效的合作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吸收和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学习水平,实现数学综合运用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邱春.谈如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J]. 读写算:教育导刊, 2014(15).
[2]康伟.谈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的开展[J].学周刊,2020(17).
(责编 吴 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