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柱础竹节壶”的融合之美与文化境界

2021-09-30 09:29赵慧芬
山东陶瓷 2021年4期
关键词:竹节竹叶泥料

赵慧芬

紫砂壶是中国著名的传统陶制纯手工茶壶,其以独特、珍稀的紫砂泥为原材料,拥有典型的中国古典气质,并具深厚的内涵、情感、精神等,为人们的饮茶及茶道活动增添了许多情趣。在几百年的岁月中,经过代代制壶匠人的努力,涌现出大量紫砂壶经典款式,这些经典款式彰显了紫砂壶的基本艺术、工艺以及文化特征,对紫砂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性和指导性作用。

图1“柱础竹节壶”融合了“柱础壶”“竹节壶”两款经典壶型,这两款壶型既有相似之处,但各自的特征也非常鲜明,在一壶中融合丰富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形成了博大宽广的融合之美与多层次的文化境界,揭示了紫砂壶经典壶型“再创作”的可能。

图1 柱础竹节壶

1 古韵悠然的泥料

“柱础竹节壶”在泥料选择上也以古典为标准,烘托造型的气质表现。从色彩上看,壶的表面是淳朴素雅的棕色,有木质感,是令人感觉到亲切和清新的色彩。从质地上看,壶表面非常光滑,说明泥料十分细腻。这种细腻一方面来源于泥料自身的特性,另一方面则源于作者的精心调制和对泥料特性的充分把握。仔细看泥料的细节,它的砂质肌理非常清晰,保留着自然底色,表面带有微微的珠光感,强化了作品的精致感与艺术感,体现出了紫砂壶工艺制作的精细化程度,为作品打造出古韵悠然之美。

2 “柱础竹节壶”的融合之美

柱础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种构建,也称“磉盘”,是承受屋柱压力的垫基石,一般木质建筑中均包含柱础结构。柱础早在先秦时期便已出现,随着时代的发展,柱础的造型、装饰也渐渐丰富起来,是代表中国古代建筑工艺特征和审美的重要结构之一。

“柱础壶”于清代时期出现,作者将建筑美移植到紫砂壶创作中,的确极富新意。从此壶造型上看,整体接近于一个圆台,顶面直径要明显小于底面直径,重心偏下,十分稳定。壶盖基本与壶身融为一体,顶面略带有弧度,使壶体顶面饱满起来。筒身部分比较有特点,由上至下缓缓向外展开,末端微微上扬,形成了纵向的明显弧度,看起来像是飞扬的裙摆,灵动飘逸。壶的底部镶嵌有底座,底座有明显弧度,底面平整,使壶保持平衡。在光线衬托下,壶看上去如同“悬”在平面之上,形成了虚实结合的效果。壶盖中央的壶钮主体是圆柱形,顶部的圆形更加宽大,使用起来更加舒适。壶身两侧镶嵌着一弯流与环形端把,简洁美观。

“竹节壶”是紫砂壶中的另一种经典款式,模仿的是青翠的竹子,不仅具有自然美,还包含了中国传统的竹文化。在壶身上部,作者运用了两条紧密联系的平行立体圆线进行装饰,看上去就像是竹节一样,与壶身造型配合,壶中就呈现出竹段的形态。在壶嘴以及把手上部前端装饰了竹节图案,这两部分就变成了姿态不同的两条竹枝。

在壶把手下部也有竹节装饰,它的上面还连接着一条细小的竹枝,一直到壶面上,作者就沿着这条竹枝在壶面上雕刻了几片清晰锐利的竹叶,使“竹节”的主题更加清晰,并体现了紫砂壶陶刻技法的细致逼真,那竹叶如同自然生长在壶面上一般,为作品带来了清新之感。

作者将柱础作为基本造型结构,将竹节作为装饰,层次清晰,各自特征鲜明,展现了紫砂壶经典款式的融合之美。

3 “柱础竹节壶”的文化境界

柱础代表的是中华民族传统建筑的智慧与脚踏实地的精神,作者重现了“柱础壶”之形,让人们看到了紫砂壶艺术的表现力和中国古典建筑之美,这本身就是文化与艺术之间的一种大融合。在稳定的造型基础上,作者将竹节、竹叶装饰结合至作品中,又将作品变成了一个生机勃勃的竹段,那带着韧性的壶嘴与把手与那清爽的竹叶体现了竹正直、清白与谦逊的精神品格,加强了作品的内在美,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内在传统价值,以丰富的内涵彰显了作品的文化境界。

柱础、紫砂壶、竹节与竹叶装饰都是中华民族智慧的体现,“合三为一”体现了紫砂壶创作所拥有的开阔的艺术眼界和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丰富性。“柱础竹节壶”既有柱础的庄重强大,又有竹的清新高洁,还有紫砂壶的典雅精致,向人们展示了紫砂壶艺术的别样风采。

4 结语

柱础与竹节看似是两样相去甚远的事物,在紫砂壶艺术中它们却能强强联合,为作品带来与众不同的魅力。“柱础竹节壶”的融合之美与文化境界,展现了紫砂壶经典款式的重要价值。在广泛学习优秀艺术形式,融合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紫砂壶必定能带给人们更多艺术惊喜。

猜你喜欢
竹节竹叶泥料
廖瑞霖:竹节人
竹节人风波
浅谈紫砂壶手工成型中泥性的应用
卫竹叶老师辅导的日记画
云南建水紫陶泥料配比与工艺性质对比研究
“竹节人”中说“趣味”
LDM法3D打印紫砂泥料的制备及参数控制
载在竹叶船上的童年
竹叶沟怀古
学包圆锥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