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慰藉精神的“只言片语”

2021-09-29 02:46任佳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红烛高中学生心灵

任佳

高中语文教学常常在宏观的教材分析与微观的课文解析之间徘徊,对于今天的高中学生而言,他们需要宏大叙事,同时也需要在一些经典文本的细节探究中获得一种情感体验。相比较而言,后者往往更有教学价值,因为宏观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的形成,总是在学生情感的累积当中一点一点积淀出来的,如果学生在课文解读的过程当中能够有真情实感的激发,那宏观的教学目标自然也能够达成。基于这样的理解,在课文解析的过程当中,可以将教学的视角落在课文中的那些经典语句上,让学生对课文中的一些“只言片语”进行咀嚼与琢磨,或许就可以让学生获得一些精神慰藉。而这,显然是一种理想的教学状态。

部編版高中语文教材中有《红烛》这样一篇课文,作者是著名诗人闻一多。闻一多所处的时代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五四”时代,这是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上的一个空前伟大的时代,如同恩格斯所热情讴歌的欧洲文艺复兴时代一样,这“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让学生的精神世界与这样一个时代产生联系,对于这篇课文的解读而言,显然是一个重要的突破口。

一、读诗往往就是“只言片语”与心灵的共振

《红烛》是一首诗歌,对于诗歌的学习是需要读与思的。读是需要重复的,尤其是对诗歌的阅读,有时候甚至可以在不求甚解的情况下去重复,也能慢慢咀嚼出其中的味道,即使这种味道有可能说不清、道不明,但却真实地存在着。思是需要运用思维的,同时也是需要情感参与的,人们常说只有“经由思”才能“抵达诗”。《红烛》作为一首现代诗,或许没有贾岛“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苦心孤诣,但不可否认的是,对于相当一部分读者而言,总能在对这首诗当中的一些只言片语的琢磨中,实现心灵与诗的共振。

有人这样评价闻一多的第一部诗歌集《红烛》(《红烛》是这部诗集的开篇),诗的全部内容意蕴凝结而成“红烛”精神,具有鲜明的个性风格和时代特色。从诗的特点角度来看,以“自由体”式写诗表现的是闻一多浪漫主义的情怀;而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包括《红烛》在内的闻一多先生的诗最大的特征就是想象奇特、感情丰富、章节和谐、辞采华美、意象鲜明。这些都体现了闻一多早期的诗歌艺术观,具备鲜明的幻象、感情、音节、绘藻这四种诗歌元素,特别是诗歌意象的营造和抒情方式的选择,表现了闻一多当时的文化情感特征和个性创造精神。

那么在《红烛》这首诗的实际教学中,如何让学生的心灵与诗产生共鸣呢?笔者以为真正的钥匙就在于诗中的那些“只言片语”。只言片语并不是简单地将诗中的一些词句挑选出来让学生去解读,而应当是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之上,引导学生去寻找能够打动自己的只言片语,然后对其进行认真揣摩。揣摩是在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思考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将这些只言片语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将这些只言片语当作种子埋到自己的生活当中,这些只言片语才能与学生的心灵发生共振,才能在学生的情感世界中茁壮生长。

二、用“只言片语”驱动对整首诗的理解感悟

《红烛》这首诗歌的解读,可以有意向与心向两个层面。意向的理解更多的指向蜡烛本身。蜡烛曾经是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骚客吟咏的对象。其中比较著名的有“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等等,而其中享誉千载的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名句“蜡炬成灰泪始干”。不同诗境中的红烛或寓情思,或寄怀抱。心向的理解则指向红烛所激发出来的情感,可以说这是所有以蜡烛为题材而创作出来的诗的规律所在,只不过不同的是在不同的读者当中,在同一个读者不同的心境之下,所形成的心向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解读《红烛》这首诗歌的时候,要想让学生对诗歌有一个整体理解,不妨选择一些只言片语作为突破口。

比如说,“红烛啊!这样红的烛!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这样一段,初读的时候感觉毫无新意,但是教师如果稍加引导,学生就很容易发现:这样一段看似简单的文字,却同时写到了红烛与诗人。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人与物的交融与合一。更重要的是,诗人呼唤“吐出你的心来比比”,这其实是非常能够打动学生的。不少学生在咀嚼这一句的时候都在感叹:一个人得是什么样的情怀,才愿意将自己的心吐出来!更重要的是,虽然作者所问的是“可是一般颜色”,但实际上却反映了诗人愿意自己的心就是红烛那样的红。这种认识的发现,显然是学生仔细揣摩的结果,这一结果往往是符合选择这段文字作为揣摩对象学生的情感需求的。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足以证明这样的认识对学生的心灵而言,可以产生慰藉的效果,更可以促进学生对整首诗的理解。

又比如说,“既制了,便烧着!”这一句,在不少学生读来会有一种慷慨悲壮之意。好多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不约而同地形成一种认识:高中生活虽然辛苦,即使如同学所说的炼狱那般,那作为高中学生的自己,也应当有“既制了,便烧着”这样的心志。虽然说学生的认识与《红烛》这首诗的主题并不完全一致,但不可否认的是两者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更多的存在于学生的情感,更准确地说是情感的迁移。这说明学生读了且思了。这种情感的共鸣、对整首诗的阅读与理解,可以让学生沉浸于诗当中。入诗境并理解诗,就可成为课堂上的亮点。

三、从“只言片语”到慰藉精神的文本解读追求

文本的题材不同,解析的思路自然有所不同。经典文本当中,总会有一些点睛之笔,因而在阅读的时候,学生往往会有意识地去寻找那些点睛之笔。诗歌中的关键语句或者说点睛之笔,既有着一致性又有着独特性,每个学生在阅读的时候都会形成自己的认识。遇到这种情况,教师不宜强制学生的观点,而应当因势利导,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那些只言片语,然后去认真解读,认真揣摩,这样就可以获得一种洞穿整首诗的力量。

学生读诗,尤其是读现代诗,并不是要掌握写诗的本领,即使对于高中学生而言也是如此。那么目的是什么呢?笔者以为就是寻得心灵上的慰藉。在读诗的过程当中真正进入诗,在进入诗之后又能走出诗,在走出诗之后又能走向自己的生活,在走出生活之后又能走向自己的内心,于是学生的情感就会被激活,学生的精神就可以得到慰藉。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对《红烛》这首诗也非常喜欢。她曾感叹:《红烛·序诗》中的短短几句,就让我感动不已。“红烛啊!流吧!你怎能不流呢?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的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通体透亮的形象与将“脂膏”造福人间的闪亮精神瞬间就凸现眼前。我一下子就记住了诗句,而且经久不忘。这样的评价听来让人动容。大家尚且如此,那高中学生的学习岂不应当更加如此?于是可以认为,笔者上述的教学思路是正确的,让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之上去选择能够打动自己的只言片语,然后打开诗歌解读的大门,就是一个重要的教学思路。

作者简介:江苏省常熟市浒浦高级中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红烛高中学生心灵
《霜天红烛》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红烛情
在阅读的乐趣中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能力
唤醒心灵
加强高中学生社团建设的思考
最美红烛
在大地上寻找心灵的栖息
协助党委创办高中学生业余党校
愿为红烛燃千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