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系电动车为什么步伐缓慢?

2021-09-28 07:09黄耀鹏
中国汽车界 2021年9期
关键词:丰田电动电池

文 / 黄耀鹏

8月中旬,中汽协和乘联会几乎同时公布了7月份乘用车销售数据。不出意料的是,销量同比下降6.2%,这和市场上不少品牌一车难求的观感是一致的。

需求还在,但供应出了问题。芯片短缺对所有品牌无差别攻击,因此,市占率仍能说明品牌和产品的力量消长。

日系仍处在新能源慢车道

在燃油车下降的大背景下,新能源(EV和PHEV)继续上涨。1-7月新能源车批发量133.9万辆,同比增长227.4%;7月批发24.6万辆,同比增长202.9%。新能源车渗透率达到史无前例的14.5%。而7月份中国品牌凭借一波迅猛的新能源攻势,市占率高达45.6%,几乎回到历史峰值。

在7月新能源SUV车型排行榜中,日系没有一款车进入前14名。迄今日系仍基本保住市场份额,但全年仍然很不乐观。原因就在于,日系电动产品仍然寥寥无几。

目前市场上日系“纯电”产品,只有4款车(日产Ariya未在国内交付),分别是广汽丰田C-HR EV、一汽丰田奕泽E进擎、雷克萨斯UX 300e和东风日产轩逸·纯电。

根据“双积分”修订后的政策,“低油耗产品”在2021年度、2022年度、2023年度,可生产和进口量,按照其数量0.5倍、0.3倍、0.2倍打折。日系占据绝对技术优势的HEV产品,基本都可算作“低油耗产品”。

HEV虽然可以延缓积分压力,但无法生成正积分。如果不大量生产EV和PHEV,2022年日系很可能需要购买积分,或者依靠合资的中国品牌背积分。

这样一来,市场和政策都对日系品牌的新能源战略构成挤压。为什么日系品牌不大举投资新能源产品呢?在过去的三四年当中,以日系三杰(丰田、本田、日产)为代表,也发布了新能源(特别是纯电)产品计划,但时间都以2025年为目标。在新能源产品节奏上,看上去有点过于气定神闲。

这是怎么一回事?

两改电动战略

日本人的确有自己的节奏。在他们眼里,电驱是多元化的,包含HEV、PHEV、EV,甚至FCV,明白这一点至关重要。

在2017年经产省“汽车新时代战略会议”上提出来,电驱汽车的国内普及目标,即到2030年占五至七成。这是建立在2018年达到150万辆销量的前提下,也不能说很保守。

顺便说一句,日企的目标,是针对本土市场而言的。其研发也大多建在国内。手里有什么料,就炒什么菜。碳酸锂、氢氧化锂这类原料,对日本来说,获取代价比中国高得多,所以日本人热衷于搞小电池,HEV和EV最大的区别,莫过于前者用小电池。

而PHEV现在的潮流,电池也越来越大。原来PEHV纯电模式50公里续航就很好了,现在100公里都拿不出手。电池越做越大的趋势,不合日企口味。

虽然经产省不能给车企下达什么命令,也不能提供窗口指导,但各大车企大体上仍然按照这个“共识”做了各自的规划。

对于中美欧波澜壮阔的EV市场大跃进,2019年日企已经看得很明白。他们为此修订了目标。

“两田”都把小型化的纯电动汽车作为一个突破口,甚至往下延伸到了个人化的交通工具。当时尚未退出东奥赞助商的丰田,希望展示“全方位的电动化技术”。事实上,今年上海车展后,日系“三杰”电动化战略都有了全新规划,特别是针对电动化前景已经定局的中国。

丰田计划2025年前对华导入5款bZ系列纯电汽车,并保证纯电动汽车产品数量达到10款。届时,两大品牌(丰田和雷克萨斯)在华“电气化产品”总数达到30款,销量则要占据自己盘子的50%。

本田在中国尚未有一款自己品牌的纯电产品。本田新CEO表示,本田将在5年内向中国导入10款纯电动汽车产品,并在2040年实现全面电动化。

日产则表示,在未来5年向中国导入9款电驱化产品。今年上海车展上首发了纯电SUV车型Ariya,并表示将在两年内导入7款搭载日产e-POWER技术的车型。

被丰田部分收购的斯巴鲁,也拟定了10年电动化战略:要在2025年“左右”的时候达成全车系导入电动化车型的目标;2030年斯巴鲁全球新车销售超过40%为EV或混动。

日系常说的电气化、电动化,都是包含HEV的。这与国内通常把HEV划到低油耗燃油车阵营是不同的。

从这个区别,就可以看出各方对电动化的理解存在分歧。大众宣称的all in EV那种决绝的姿态,日系眼下是绝对不会做的。显然这里面不光是“温度”的差异,大家对中国市场电动化的发展进程,存在不同预判。

日系品牌试图在成本和时机问题上作一个平衡,那就是从自身技术优势出发,开发电气化平台。e-TNGA、Honda Architecture(BEV)和Nissan EV dedicated platform,都是这么来的。

事实上,基于现实的妥协,丰田再次修改了电动化战略。丰田计划在2025年实现550万辆电驱汽车销售(其中纯电100万辆),覆盖轿车、SUV、MPV等。斯巴鲁、铃木、马自达的战略,都囊括其中。“两田”和日产都改变了纯电只开发超小型EV的路线。

但是,坚决程度和大众等还是不能相比。在产品战略上,日系坚持市场导向,而不是德系的国家战略导向。中美欧政府对电动的态度,已经没有人怀疑(美国上届政府曾有动摇),这就是国家战略。

时机问题的战略分歧

认识分歧的端倪,在最近一次丰田主场的东京车展(2019)就显露出来了。当时丰田除了展示第二代燃料动力车Mirai和紧凑型电动概念车LQ外,并没有展览什么新电动车型。

丰田热衷于模拟各种未来出行场景。在这些场景中,聚焦在丰田能提供哪些产品和服务。丰田要践行变身“移动出行公司”的理念,当变革正在来临的时候,丰田更喜欢描述抽象的前景,而非具体的产品。

乍看上去,丰田对电动化存在很大疑虑。丰田章男不止一次炮轰电动车并不环保,也不能减排。从技术上讲,他的论据有道理。我们选丰田为代表,不仅因为它是日本最大的车企,同时它也透过一系列联盟和产业链,整合了绝大多数日企的态度。

丰田副社长寺诗茂树承认丰田在纯电上落后。但这不是认错,丰田刻意走得慢,是因为不想付出教育消费者、培育市场消费惯性的成本。说白了,就是想等着电动市场成熟了之后摘果子。在丰田看来,现在的电动市场尽管快速增长,但技术和消费心理上远未成熟。

这是一种很鸡贼的做法。以前在3C产业,就有“美国发明,欧洲量产,日本赚钱”的说法。日企自认为很善于寻找战略切入点。

上世纪80年代大众进入中国,当时中国几乎没有私家车的概念。日系则在10年后才进行小规模试探,真正押上重注,是在2000前后了。现在两者市场份额也差不多,但是大众付出教育成本的同时,有10年左右的时光,实际上是享有整个市场。但在日企看来,大众这么干固然是赌赢了,但其实风险巨大。

固态届时不行怎么办?

现在整体看,电动化几乎不赚钱。EV意味着大电池,而后者占据了汽车BOM(物料清单)价值的40%以上,价值链也随之向上游转移。电池企业则拿着大笔现金进行庞大固投。这么一个局面,日系觉得不急着扎进去。

丰田高层暗示,环保诉求和顾客购买意愿,其实是割裂的。正是这种割裂,导致了政策强行催生。

消费者眼下对充电、续航和价格上的抱怨,坚定了丰田的看法。丰田和大众一样,把解决问题的希望,寄托在固态电池上。区别在于,现阶段的游戏,大众全情参与,而丰田则随便抛几个筹码,应付了事。

2025年内,固态电池商业化希望不大,所以丰田刻意压住节奏。

这样做固然能节约成本,但也产生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固态很美好,能密高出现在三元一倍以上、充电快一倍、安全性更好,但若是2025年仍未量产或者性能未达预期,市场仍是三元和LFP当道怎么办?日系仍然“戒急用忍”吗?

第二个问题,消费有惯性。即便消费者抱怨连连,但他们已经习惯了某些品牌身上固有的电动化标签。而日系很难和EV联系在一起,就算届时杀入,有什么把握能让消费者立马转投日系怀抱?毕竟在消费者看来,日系并无EV基因。

供应商为什么练“折返跑”

这样一来,松下作为日系重要的电池供应商,就很失望。

松下之所以和特斯拉一度不睦,底气就是丰田对锂电池投入增大,后来发现丰田投入的重点是固态锂电池。松下一度宣布不再和特斯拉合作改进三元电池了。直到去年,特斯拉宣布4680电池的时候,松下又回到特斯拉身边,还在内华达州超级工厂内安装一条新的电动汽车电池生产线,产能扩张10%,专供Model 3(该线已在8月投产)。

松下在特斯拉和丰田之间练“折返跑”,就是因为丰田的电动战略导向不够积极。

另一个“折返跑”的是远景AESC。AESC本身系日产电池部门,产品用于日产聆风。后来剥离,被中国远景集团收购。而今年8月4日,远景AESC称将于10月在茨城县内开工建设EV电池新工厂,该厂计划2024年投产,向日产及其他汽车制造商供应电池。请注意,神奈川工厂是既有产能,而茨城项目,是在远景集团部署无锡和英国桑德兰之后。

在本土,日产、本田与远景的合作前景正在打开。日产相当于吃了回头草。这里面的因素其实不难理解,就是经济原因。AESC产能放空太多(小电池的固有弊端),就要卖掉。现在有需求了,还得拉回来。

格局问题

只要电动车战略布局仍在大笔烧钱,日系就有疑虑。他们认为最佳方案是:积极投资电池零部件、原料技术,占领上游,在电动车产业布局上继续采取谨慎做法。

当整个纯电动车市场从各个层面都开始趋于成熟的时候,日系自然会拿出符合消费者的产品。现在看到的所谓迟缓,其实是不希望用自己的钱去培养市场。这和前面“待机而动”的风格,一脉相承。

但是,如果不用快速、积极的态度,与世界上最大的市场政策方向同步,怎么会拥有规模优势和竞争力?HEV不被看做新能源,暗示还不明显吗?

经济账算的太精了到底好不好,见仁见智。所谓行事稳健,可能会慢一步,步步慢。时间长了,不光是人心向背难以改变,就连技术和产品落地,也无法一蹴而就。从这个意义上讲,所谓恰当时机,可能不存在,只有从一开始就参与,才有机会。

日系品牌在锂电池电解液、隔膜、阳极技术上领先,能密等技术指标也领先,但就是没有形成强大的电池产业。子系统技术优势,没有兑现为全系统优势。战术上的连胜,导致战略上的完败。

这是格局问题。改弦更张永远不晚,难的是转变思想。

猜你喜欢
丰田电动电池
电池很冤
“一粒盐电池”
百万元级电动旅行车来袭保时捷 Taycan Cross Truismo
全面电动——DS E-TENSE PERFORMANCE概念车
自修复电池技术可延长电池寿命并提高EV性能
一汽丰田皇冠陆放
广汽丰田赛那SIENNA
电动漂移板:让人人都是钢铁侠等
相机电池的保养
丰田在美大召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