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朗读感受美

2021-09-27 02:28陈玲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文言文古诗词

陈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语文教学与审美教育有密切的联系,其中语文朗读教学更能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美和生活美。小学语文教材汇集了许多优美的文章,有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在朗读美文中获取美感,陶冶情操。

一、强指导,练基功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首先要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普通话,吐字清楚,声音洪亮,不把字读错,不掉字,不加字,不拖音,不重复,不读破句子,并读出感情,从而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

其次,在古诗词教学中,朗读时还要抓住关键词句,以朗读来加深理解,读出古诗词的音韵美,体会诗歌的情感美。初读时,要放手让学生自读自悟,疏通字面意思。教师可指名让学生朗读,以便了解学生自读自悟的效果,适时对学生加以点拨,指导学生把握好节奏,读好古诗。

二、听朗读,欣赏美

(一)利用好“听见时代”平台

在我们凯旋路小学,每个教室都安装有专门的设备,这个设备让“听见时代”这个平台更好地服务于课堂,让每个学生坐在教室里就能聆听专家们富有感情的朗读。平台有课文朗读、字词听写、经典诗文、中华吟诵等,内容丰富,覆盖面广,让学生足不出户也能学习专家的经验。

(二)推荐“获嘉朗诵”公众号

“获嘉朗诵”用文字书写情怀,让声音插上翅膀。文章作者是土生土长的获嘉人,朗读者也是获嘉人,有一些还是我们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学生更觉得有亲和力和吸引力。听朗读让很多学生陶醉于美妙的朗读声中,也激发了朗读的热情,在课堂上跃跃欲试,通过朗读体验成功的喜悦,感受美、品味美、欣赏美的能力也在潛移默化中得到了提高。

三、重范读,传递美

学生是学习者,教师是引领者。语文课上,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会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如教学《学弈》一课,导入新课后,我让学生先自读课文,读完后学生发现有两个“为”的读音搞不清楚。我提醒学生借助注释和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字义,然后确定正确读音。其中“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我引导学生联系下文明白里面“为”的意思是“认为”,所以读wéi。“为是其智弗若与”通过注释可以知道里面“为”的意思是“因为”,所以读wèi。然后我又提示学生把握文言文的节奏,把课文读得准确、流利。遇到语气词,要读出恰当的语气,如“弗若之矣”中的“矣”,“非然也”中的“也”,用重读的方法读出陈述、判断语气。

小学生初学文言文有一定困难,教师的范读和指导可以降低学习的难度,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让大家在吟咏诵读中爱上古文,品味传统文化之美。

(责 编 行 之)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文言文古诗词
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
文言文阅读专练
我爱古诗词
本期主题:莲
新文科背景下《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教学改革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猜诗词
以端午节为例谈传统节日作为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