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斌 刘文君
长达两个月的暑假是学生最喜欢的时光,他们可以暂时脱离学校,释放天性。然而每年这个时候,家长却要思考:该如何安置与规划孩子的这两个月?有的家长选择把孩子送回老家,除了学习无人督促、辅导,其他皆可放心;有的家长选择用各种补习班来填充孩子的假期,掏空钱包,买个安心。2021年7月8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支持探索开展暑期托管服务的通知》后,“暑期托管”一时间成为全民的讨论热点。这也是继课后延时服务逐渐常态化后,教育部推出的又一项普惠政策,让假期“孩子无处去、家长看护难”的双职工家庭看到了曙光。
与此同时,质疑声也此起彼伏。“平时孩子每周5天,从早上8点到下午5点一直待在学校,暑假还要继续被关在学校吗?”“如果不参加会不会错过老师的讲课内容,开学后孩子的成绩会不会落后?”“老师好不容易迎来假期可以稍事休息,安排备课与培训研修,怎么又要回去上课了呢?”……想要解开这重重疑问,我们就要将这个暑期托管服务通知与中办、国办《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简称“双减”)结合起来,认真研读。
一、双管齐下,发挥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近些年,教育内卷越来越严重,几乎抵消了“减负”工作收效。体制内的各中小学严格按照文件要求执行,而体制外的培训机构却用超前、超纲教学内容扰乱教育节奏。想要彻底扭转这一局面,就要从根本症结入手。
“双减”政策的出台,就是着眼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强化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有效缓解家长焦虑情绪,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双减”不仅对校内教学、书面作业提出了严格的要求,更对校外机构的培训资质、培训内容有高规格的把关。教育部门这次行动快、效率高,通过严格排查培训班,强制下架超纲、超前、应试课程,查处关闭违规开设的补习作坊,肃清社会培训机构环境。可很多家长已经习惯了孩子在家庭、学校、补习班之间的无缝衔接。孩子放学往哪送,寒暑假期谁来陪,最基本的安全如何保障?这都成了亟待解决的社会民生问题。
学校应在此时发挥主阵地作用,再次扛起“官方带娃”这面大旗。增长课后延时服务时间,增设暑期托管服务项目,由学校来填补因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而出现的空白。中小学在原有基础上延长服务时长——由原本的1小时延长为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甚至要对有特殊需要的学生提供延时托管服务;扩大工作范畴——增设暑期托管服务项目。这一“延长”、一“增设”,双管齐下,再次捍卫了学校教育主阵地的位置,但也势必增加学校和教师的工作负担。
二、厘清概念,组建课后服务体系
“暑期托管”是今夏的新兴产物,相关政策一经发布,便吹皱一池春水。第一步的邁出是极为不易的,每一项新政策的探索与推进都是在质疑声中进行的。遥想3年前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中小学生放学后服务工作的意见》时,社会各界不也是众说纷纭吗?不过,3年来全国各省市相继开展此项工作,已然取得了重要进展。有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全国共有10.2万所义务教育学校开展了课后服务,6496.3万名学生、465.6万名教师参与了课后服务。其中,城区学校覆盖率为75.8%,学生参与率为55.4%,教师参与率为62%,部分大城市课后服务学校覆盖率超过90%。学生过半的参与率足以说明这项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我们相信,在校外培训机构被严格把控后,需要参与课后延时服务的家庭与学生会更多,也会有更多学生愿意尝试学校暑期托管服务。
那么到底要怎样进行暑期托管呢?细看通知内容会发现“教师志愿参与”“学生自愿参加”“托管服务应以看护为主”“不得组织集体补课、讲授新课”“坚持公益普惠原则”等,不仅与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意见多有相似之处,也与新近发布的“双减”政策相互照应。看来,这一系列的减负、课后服务整改完善工作可以说是一脉相承,课后延时服务呈体系式发展,正逐渐完善起来。
三、搭建平台,促成三方协同教育模式
随着课后延时服务时间的增长和服务项目的增加,学校还要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探索暑期托管服务内容。面对工作量如此庞大的课后延时服务,学校如何合理调配在校教师呢?
其实,学校教育是教师根据国家教材、课程大纲,依照学校课程安排,在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授课的同时,对其身心施加影响,促使学生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而课后延时服务内容则不属于此,它虽也属于“教育”,却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缺一不可的。要使课后延时服务体系发展得更完善,我们要努力促成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的教育模式。
首先,我们要理智看待教师职业。“教师”是众多社会职业中的一种,教师也有上班时间和下班时间,也有自己的家庭与生活,需要休闲与娱乐。所以,虽然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但它通常应该发生在校园内、发生在正常上班时间。无论何种性质的工作下达于教师,都应基于教师有充足的时间与精力完成正常的教育教学任务。
学生放学后,学校下班前,教师看似有一段“空档”时间,其实这不代表教师真在“休闲”。批改作业、备课、电话家访、学科教研、教职工会议培训等,每一项工作内容都至关重要、必不可少,能按时下班的教师寥寥无几。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相信学校及每一位家长更愿意让教师把有限的精力投入对学生日常的教育教学之中,而非其他。
其次,无论学校和社会承担了多么大的教育职责,他们所做的也只能是他们所能够尽责的部分。家庭教育是任何其他教育所不能替代的,能且只能由家长给予孩子。所以,无论教育行政部门出台怎样的政策,要求学校承担怎样的教育职责,都不应成为家长放弃或放松家庭教育的理由。虽然家庭教育发生在亲子之间、家庭内部,但其效果完全可以通过学生的言行举止透露出来。
社会是复杂的,并不是学生坐在屋子里听家长讲、听老师讲就能够掌握或了解的。这需要学生接触除家长与老师外更多的人群,走进广阔的天地里,亲自去看、去体会、去感知。这是现在很多学生最为缺失的,也是学生最为感兴趣的。在课后延时服务中,社会应当履行这份教育职责,为学生补上这平时不易习得的一课。
因此,课后服务虽然在校内,但并非完全是学校教育的延续;学校虽然是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的主要阵地,但社会教育才是其核心。学校要以自我为平台,有效整合利用社会资源,补上课后服务工作中缺失的教师资源、教育资源,鼓励有专业才能的家长参与,促成家庭、學校、社会三方协同的教育模式,让学生在亲子交流中感受教育的魅力,在课堂上徜徉知识的海洋,在课后服务中了解精彩的世界。
四、统筹资源,打造高质量课后服务体系
调动校本资源,实现校内资源与课后服务有效融合。校内最大的资源便是教师和场地。有教师就能开设课程,有场地就能实施教学。但并不是学校里所有的教师都能成为胜任课后服务的老师。在校教师接受的是学科教育教学培训,为学生正常授课,他们是专业的,但教授学科以外的内容,可以说他们大多是业余的。
无论是在校正常上课还是参与课后服务,我们都应当对教育负责、对每一个学生负责。在课后延时服务中开设的校本课程、社团活动等非学科类学习课程,都需要任教老师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这就使学校陷入困境——可使用教师资源少、可开设非学科类课程有限。
对此,我们要依据教师资源开发课后服务课程。对电影、纪录片有研究的老师可以开设影视赏析课程,对乒乓球、足球、排球等体育活动有经验的老师可以开设活动课程,文化底蕴深厚、阅读量大的老师可以开设阅读课。学校还可以结合劳动教育,由善于种植、烹饪、刺绣的老师开设相关兴趣课程。
然而,这些课程远远无法满足庞大的学生群体及课后服务时长。算上学生自主作业及阳光大课间时长,课后服务课程依然会存在空缺状态。该如何填补这一空缺呢?学校就要充分利用周边资源。
家长是学校最大的资源库。家长群体涉及各行各业,其中不乏一些优秀人士。让他们走进校园、走入教室,成为课堂上的主讲人,不仅能让学生了解不同的行业知识、增长见闻,还能树立家长在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形象,为家长与学生之间创造互动话题,增进彼此了解。同时,家长通过课前准备、讲课经历,能够深切感受老师平时的工作流程、学生的课堂表现,有利于老师与家长之间的交流。
社会资源的充分利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人生观与价值观,建立宏观的知识体系。学校可与社区联合,开展环保、关爱老人等公益活动,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爱他人的传统美德;邀请医生开设紧急救助、人体健康等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健康知识,学会照顾自己、救助他人;邀请警察现场展示如何应对突发事件,让学生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和生命安全;邀请消防官兵讲解火灾成因,让学生注意用火用电安全;等等。
其实,学生的课后服务不一定要在校内完成。老师可以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身处文物与历史之中,学生才能感受到历史洪流的冲击,了解古人的聪明才智;带领学生走进科技馆,参与神奇的科技体验,学生才能被科学技术所折服,产生探究奥秘的动力。还有美术馆、少年宫、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场所,都可以作为学生的校外活动基地。
适当引进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参与课后服务,能更好地保障课后服务课程的有序进行。学校提供上课场所,培训机构提供高质量的课堂,最终会让学生受益。当然,培训机构怎样与学校合作,需要建立完善的评估、退出机制,努力做到公开、透明、公平,让学生和家长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