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晓晴
【摘 要】微项目学习是基于项目式学习法演化而来的一种以项目为核心的教学指导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微项目式学习对于时间、资源的要求更低,在保留教学活动的精准性特点的同时,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教学开支与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本文从小学美术教学活动展开分析,思考如何在核心素养下展开微项目式学习。
【关键词】小学美术;核心素养;微项目式学习;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27-0137-02
Research on Micro-Project Learning in Art Classes with Core Quality
(Wujin Qingying Foreign Language School,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QIAN Xiaoqing
【Abstract】Micro-project learning is a kind of teaching guidance model with project as the core, which evolved from the project-based learning method.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micro-project learning has lower requirements for time and resources. While retaining the accuracy of teaching activities, it can control teaching expenditure and teaching time to the greatest extent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art teaching activities in primary schools and thinks about how to carry out micro-project learning under the core literacy.
【Keywords】Primary school art; Core literacy; Micro-project-based learning; Application
作为学生技能、情感、智慧的集中表现,核心素养从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等角度对当前的教学活动进行了重新规划,不仅强调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掌握水平,更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学中,笔者围绕核心素养,对微项目式学习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析。
一、选定图片项目,关注图像识读的培养
在美术核心素养中,针对“图片的辨识与记忆”活动提出了“图像识读”素养,围绕这一素养开展教学工作,关注图片细节,能够更好地落实美术教学指导活动。在微项目式教学法所提出的教学理念下,教师可尝试结合图片构建教学微项目,帮助学生在图片中搜集美术资源与美术经验,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使学生在识图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自身的图像识读素养。
以苏少版小学美术《叶子变变》的教学为例,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可向学生展出不同的叶子的图片,帮助学生整理不同叶子的颜色、形状特点,使学生形成独立读图、独立识图的美术技能。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首先关注到的是不同叶子的颜色,如竹叶的绿,枫叶的红,榆树叶的黄等,是对事物的外在形象的关注。在随后的教学活动中,随着对图片解读的逐步深入,学生开始意识到形状、長短等性质的表现,并开始将不同的叶子联系起来,在现实生活中寻找相似的对象。儿歌《雪地里的小画家》将不同动物的脚印形状与叶子联系起来,教师可将儿歌导入到课堂当中,帮助学生在文本材料、图片材料之间搜集美术创作灵感,在分析图片与文字的同时,学生能够通过识图将现实生活中的美术元素与美术创作活动联系起来,进而逐步提升自身的美术创作水平,教师从而能够引导学生不断发展、逐渐进步。
二、创造技能项目,强调美术表现的培养
小学生顺利参与美术教学活动的前提是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应的美术技能,具备了解读美术作品、创作美术作品的必要能力。当学生的技能无法表现出来时,美术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技能无法形成对接,整体的美术学习质量依旧是偏低的。在核心素养的推动下,教师可尝试结合美术表现素养开展美术教学活动,创造以技能为核心的微型项目,鼓励学生在掌握技能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美术表现素养。
以苏少版小学美术《画触觉》的教学为例,在接触到教学任务之后,大部分学生都会产生疑惑:触觉是个体对于外界环境的感受,是通过接触演化而来的感觉,怎么能通过画笔描绘出来呢?认知上的不足使得学生的美术创作进入了瓶颈,教师可结合微项目式教学法构建对应的技能项目,帮助学生在训练技能的同时获得更强的美术表现能力:在教学环节,教师可向学生导入经典漫画,如《老夫子》《父与子》《阿衰》等,帮助学生分析漫画中的人物是如何表现自己的“触感”的。在观察作品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从人物的语言、面部表情等角度总结创作经验:漫画中的主角会说“痛”,会“张牙舞爪”来表示痛苦,对于寒冷、疼痛、肿胀等感觉,可通过在身体、四肢周围增添线条、加设颜色来表示对应的触感。如角色周围的不规则波浪线表示角色的“寒冷”,角色肢体关节的红色、紫色等配色可表示角色的“肿痛”。结合微项目式教学法构建技能项目,帮助学生在观察、绘画的过程中积累美术经验,能够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美术表现素养,提升学生作品中的冲击力。
三、构建审美项目,注重审美态度的培养
审美能力与审美态度是美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板块,也是帮助学生提高创作水平的重要途径。在微项目式学习法的推动下,教师可尝试构建以审美为基本核心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审美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审美态度,学会审美,乐于审美,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水平。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国内外知名的美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兴趣,以此来完成从审美到教育的顺利过渡。
以苏少版小学美术《形形色色的人》的教学为例,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可结合不同的美术作品构建审美项目,帮助学生在接受审美教育的同时掌握更为丰富的美术创作技巧。在审美项目中,教师可选择国内外的知名作品开展美术教育指导活动,建立由浅入深的教育指导模式,逐步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在审美初期,作品的内涵、情感必须要直白,教师可选择现代油画作品对学生进行引导,依靠油画直观、真实的特点发起美术教育活动,如经典油画《父亲》,感受油画的艺术表现力与作者的情感走向;也可结合西方经典油画《蒙娜丽莎》开展赏析教学活动,品味油画作品中的美术情感与艺术内涵。在学生完成了基础审美练习之后,教师可适当提升教学难度,改变微项目的展示载体,结合抽象派、写意派作品对学生发起进一步的审美指导活动,如带有强烈讽刺意味的《教皇》《格尔尼卡》等,依靠不同的画风拓展学生的审美视野,使学生将美术创作活动与情感表达活动联系起来,逐步提升学生的美术素质。在不同的美术作品中,学生能够借助扭曲的布局、阴暗的画风初步了解美术作品的特质,并在表达情感的同时加深自己对于美术作品的理解。在教学环节,教师必须落实审美教育工作,确保学生具备丰富的审美经验,保障学生后续的美术创作。
四、创新美术形式,做好创新能力的培养
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围绕学生的创新意识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应尝试积极创新美术形式,以此来为学生提供学美术、做作品的机会。
以苏少版小学美术《丰富山水画》的教学为例,在传统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求学生利用墨水、画笔等材料开展绘画活动,整体的创新水平较低。为全面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技巧,教师可围绕彩泥、雕塑、剪纸等艺术形式开展新的美术创作活动,构建以“表现美术技巧”为主题的美术核心项目。在引导学生创作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学生利用彩泥、雕塑等材料,结合学生的兴趣创作山水画。为保障学生能够创作出有价值的美术作品,教师应对学生的整体美术创作活动进行限制,避免学生直接采取高难度的美术技能进行创作,构建从绘画到彩泥、从绘画到剪纸的美术创新教学模式。对于美术素养比较出色的学生,教师可要求学生在掌握山水画的绘制技巧之后,将绘画、剪纸,绘画、彩泥等美术创作载体结合起来,利用微项目同步锻炼学生的多个技能。微项目学习法提出了一种耗时更短、实效更高的教学模式,通過美术多样化美术技能的互相搭配,让学生的美术创作能力能够更好地提升。
总之,核心素养对小学美术课堂的构建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围绕核心素养理论展开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从核心素养的表现、美术教学的要求入手,合理规划微项目,重新确定微项目学习模式,以此来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水平。
参考文献:
[1]沈朱佳. 项目式学习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20.
(责任编辑 李 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