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极/ 超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率的临床实践

2021-09-27 07:08吴银霞邓水莲陈静谊
中外医疗 2021年21期
关键词:体重儿系统化母乳

吴银霞,邓水莲,陈静谊

广东省河源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广东河源 517000

母乳是最适合婴儿的营养,特别是初乳,其中含有适合的蛋白质、矿物质、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这些物质适合生长发育中的婴儿, 有利于婴儿的健康成长[1]。临床研究显示,用母乳喂养的新生婴儿成长更健康,能够增强新生婴儿自身的免疫力, 也能够提高新生婴儿的智力,减少新生婴儿猝死症的发生,避免儿童期的肥胖,减少罹患过敏性疾病的概率等[2-3]。 随着重症新生儿监护技术的进步, 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逐年升高, 而母乳则是提高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最佳营养食物, 母乳喂养在极/超低出生体重儿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4]。 但是,关于提高极/超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率的临床实践研究较少。因此,该研究中以2018年3 月—2020 年1 月极/超低出生体重儿72 例患者作为对象,将常规宣教及护理(36 例)与系统化的母乳管理(36 例)进行对比,探讨极/超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率的临床实践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择该研究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患者72 例作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6 例,研究组36 例。 两组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

表1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对比()

调查内容性别男女胎龄(周)出生体质量(g)出生 1 min 的 Apgar 评分(分)出生 5 min 的 Apgar 评分(分)出生10 min 的 Apgar 评分(分)对照组(n=36) 研究组(n=36)23(63.89)13(36.11)29.55±2.56 1 167.56±307.53 8.86±2.35 9.12±2.72 9.52±2.81 20(55.56)16(44.44)29.37±2.48 1 169.47±309.25 8.92±2.38 9.16±2.75 9.49±2.79 χ2/t 值 P 值0.5200.471 0.303 0.026 0.108 0.062 0.045 0.763 0.979 0.915 0.951 0.964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胎龄≤32 周;②出生时体质量<1 500 g;③能够配合且无母乳喂养禁忌证;④孕母无传染性及并购或其他重大疾病; ⑤该研究经院内伦理委员会批准;⑥该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晓,并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 ①有先天性遗传代谢病、 先天性心脏病、消化道畸形患儿;②新生儿期进行各种外科手术治疗患儿; ③早产儿母亲患有不能实施母乳喂养的疾病或不能够自主吸吮,患有吸吮功能障碍患儿;④出生时重度窒息患儿。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宣教及护理。 ①给予常规的健康宣教: 以口头讲解的方式向产妇介绍母乳喂养相关知识,包括喂养的姿势、时机、方法、按需喂养等,并演示喂养的技巧。 ②给予饮食指导:嘱产妇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多摄入鲫鱼汤、牛奶等促进乳汁分泌的食物;忌食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③卫生清洁护理干预:做好会阴部清洁,每天更换内衣;指导产妇每次喂养前清洁乳房,喂养后使用少量乳汁涂抹乳头;穿着纯棉、宽松、舒适的内衣物[5-6]。

研究组:给予系统化的母乳管理。 ①首先完善医院内的保存设施及管理,购置低温冰箱(-30℃)以及常温冰箱, 根据科内的情况确定购置冰箱的数量, 约2~3台;选取2 名护士,用于母乳管理,主要包括针对患者家属母乳喂养知识的讲解、培训,母乳的保存、解冻及加温处理。 ②患儿入院即刻,由责班护士对家属进行宣传教育,依据母亲自身情况分别阐述喂养知识,对母乳丰富者表明母乳喂养重要性, 向家长宣教母乳喂养的优势、重要性,普及母乳喂养的相关知识。 同时,将图文并茂的知识宣传手册发放至每位家属手中, 方便了解母乳喂养相关知识。 由母乳管理护士指导家属进行母乳的收集、保存及运送的方法,了解其整个流程,定时开放课堂, 定为周三对新入院的家属共同进行母乳知识培训,结合多媒体设备,以文字、图片、视频的方式进行小讲课,并每隔一段时间发放调查问卷。 对部分母乳量较少者, 可宣教人工喂养, 并告知人工喂养注意事项。 同时,对部分母乳过敏者,推荐家属应用脱敏奶粉,要求详细告知人工喂养注意事项及其辅食开展情况。③母乳收集: 保证患儿母亲充分的休息并摄入足够的营养,分娩后12~24 h 立即开始泵奶,保持每天8 次左右,同时保证夜间至少1 次;通常情况下,同时泵两侧乳腺持续进行15 min 左右,在进行泵奶前,均按照说明书对泵奶器进行仔细的清洁、消毒。 ④母乳保存:根据患者家庭经济情况选择自购低温冰箱(-20℃),挤出母乳后立即放入冰箱冷冻保存, 或于收集好奶液的12 h内,及时送至病区低温冰箱进行保存。 注意告知家属需将吸出的奶液使用专门的母乳密封袋装好, 标注好患儿的床号、姓名、住院号、吸奶日期、时间信息;不同的吸奶日期及时间需放置于不同的密封袋中。 教育专门的母乳管理护士, 夜间则将放入无其他食物的常温冰箱冷冻区域,次日清晨送至保存区域。 ⑤母乳运送和解冻:运送过程中注意冷冻容器的密封,直到到达目的地才能够打开容器, 随后将其放置于常温冰箱内解冻,24 h 内使用。

1.4 观察指标

以住院时间、母乳喂养率、并发症发生率、患儿生长情况完成对护理效果的评价。①住院时间:记录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②母乳喂养及并发症发生率。记录两组住院期间母乳喂养情况及两败血症、 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的发生率。③生长指标:包括体质量、身长、头围3 个方面,评价患儿生长情况。

1.5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比较以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研究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d]

表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d]

组别住院时间研究组(n=36)对照组(n=36)t 值P 值36.14±8.47 40.96±8.68 2.385 0.020

2.2 两组母乳喂养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干预后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干预后败血症、NEC、BPD 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母乳喂养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n(%)]

2.3 两组患者生长指标比较

两组体质量、身长、头围生长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4 两组患者生长指标比较()

表4 两组患者生长指标比较()

组别 体质量[g/(kg·d)] 身长(cm/周) 头围(cm/周)研究组(n=36)对照组(n=36)t 值P 值15.04±3.16 11.25±2.82 5.369 0.020 0.86±0.26 0.72±0.21 2.513 0.014 0.65±0.21 0.52±0.16 2.954 0.004

3 讨论

随着对重症新生儿监护技术的进步, 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存活率逐年升高[7]。 母乳喂养是目前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全力倡导的科学育儿方法,母乳中含有丰富的免疫球蛋白和其他的营养物质, 能够为新生儿提供充足的营养,提升其免疫能力,可大大降低早产儿相关疾病的发生率,促进其生长发育,改善新生儿预后; 同时新生儿的吸吮还能促进母体体内催产素的分泌,促进子宫收缩,有利于减轻产后疼痛、促进子宫复原,减少产后出血,促进产后恢复,对保障母体及新生儿的安全均具有积极意义。 但长期的临床实践发现, 由于极/超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需在新生儿科重症监护室进行监护治疗,造成母婴分离,在此期间产妇的饮食、母乳的采集、储存及运送等各种因素均可能影响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母乳喂养率[8]。 近年来,系统化的母乳管理在极/超低出生体重儿患者中得到应用,效果理想[9]。

该研究中, 系统化母乳管理干预后住院时间为(36.14±8.47)d,短于常规宣教及护理(40.96±8.68)d(P<0.05), 说明系统化的母乳管理有利于患儿各方面的发育,能够缩短住院时间。 相关研究指出,母乳系统化管理下,72 例早产儿住院时间为(36.25±6.45)d,短于常规护理下(46.36±7.12)d(P<0.05),进一步证实母乳喂养可促进新生儿的生长发育,促进其健康[10]。临床研究表明,母乳喂养系统化管理可强化对母乳喂养的健康宣教,优化母乳的采集、储存和运送等流程,从而提高母乳喂养率,降低喂养不耐受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11]。 经调查研究显示, 对院内的极/超低出生体重儿患者住院期间采用科学的母乳管理及系统化健康宣教有助于提升母乳喂养率,同时能促进患者各方面的发育,提高生存质量[11];通过对患儿父母进行相应的培训,告知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并管理好母乳的采集、储存、运送、解冻及加温等过程,进行科学、系统化的管理并结合该科室的袋鼠式护理,可明显提升母乳喂养率[12]。 进行科学、有效、系统的母乳管理,对促进患者生长发育,改善远期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既往研究表明, 通过培训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父母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护士熟知母乳喂养对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进行母乳的采集、储存、运送、解冻和加温,找到一个行之有效的母乳管理方法,促进住院期间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母乳喂养[13]。该研究中,系统化母乳管理组母乳喂养率为94.44%,高于短于常规宣教及护理组72.22%(P<0.05), 且该组败血症、NEC、BPD 为 13.89%、8.33%、8.33%, 低于短于常规宣教及护理组的 38.89%、41.67%、36.11%(P<0.05),说明系统化的母乳管理有助于提升母乳喂养率, 降低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丁文雯等[14]指出,BPD 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认为其与感染、炎症、氧化应激等多种因素有关;母乳中含有酶类及非酶类抗氧化成分,能够显著减轻患儿体内的氧化应激反应,减少BPD 的发生;母乳喂养还能降低呼吸道微生物群对呼吸道的影响,降低呼吸系统感染风险。 母乳喂养是确保早产儿健康成长,提高人口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 母乳喂养对于提高喂养耐受性、减少院内感染、慢性肺疾病及坏死性小肠炎的发生, 有利于患者健康成长。 该研究结果还显示,系统化母乳管理组患儿体质量、身长、头围生长速率分别为 (15.04±3.16)g/(kg·d)、(0.86±0.26)cm/周、(0.65±0.21)cm/周,均优于对照组的(11.25±2.82)g/(kg·d)、(0.72±0.21)cm/周、(0.52±0.16)cm/周(P<0.05),提示积极的母乳喂养管理能够加强对患儿的营养, 促进其健康生长发育。 华玲玲等[8]通过对33 例患儿以建立母乳喂养家庭病房的形式进行护理, 对患儿及其家属实施系统的母乳喂养管理, 结果发现该组患儿住院时间短于常规喂养护理组; 母乳喂养家庭病房护理组院内感染、NEC 发生率分别为14.71%、0.00%, 低于常规喂养护理组 25.00%、3.13%(P<0.05), 说明系统的母乳喂养管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对患儿的生长发育产生积极影响。 目前已有大量的研究证明,母乳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及活性成分能够促进新生儿肠道成熟, 提高其抵抗力, 有效降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败血症、NEC等早产儿相关并发症的发生;而母乳喂养的质量改进及母乳的系统管理是改善母乳喂养的有效手段。 通过母乳喂养,加强家长的配合,提升母乳喂养成功率,为新生儿提供足够的母乳,从而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促进母乳喂养的广泛开展[4,15-16]。

综上所述, 极/超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给予系统化的母乳管理可明显提升母乳喂养率, 有助于促进极/超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缓解家庭经济压力。 但该研究中仍存在以下缺陷:选取的样本容量较小,数据缺乏代表性;由于护理实施的对象针对的是患儿母亲, 研究期间未对患儿母亲的情况,如心理状况、配合度、护理满意度等进行评价。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还需进行不断地完善,以便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为提高极/超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母乳喂养率的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体重儿系统化母乳
坚持系统化思维 构建大安全格局
低出生体重儿脐静脉置管的应用及护理措施探究
系统化推进回迁提速
母乳到辅食,如何无缝衔接
英国共享母乳引争议
为治乳腺炎用抗生素 妈妈不用停母乳
电视栏目系统化包装与宣传
母乳库研究的现状分析
1例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护理管理
影响极低出生体重儿临床预后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