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罗哌卡因结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用于无痛分娩的麻醉效果及对剖宫产率的影响

2021-09-27 07:08孙朝辉
中外医疗 2021年21期
关键词:罗哌卡因硬膜外

孙朝辉

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麻醉科,山东菏泽 274300

分娩是女性特有的生理过程, 指胎儿脱离母体成为独立个体的过程,在分娩过程中会伴随剧烈疼痛,其疼痛程度与产妇自身耐受程度、精神状态、胎儿重量及疼痛阈值关系密切[1-2]。 分娩疼痛来源主要是宫颈扩张与子宫收缩引发的疼痛, 在疼痛剧烈的情况下会造成精神紧张、应激反应等不良反应导致产程延长,甚至转为剖宫产,影响预后恢复[3]。 事实上,疼痛是一种主观意识及感受,主要来源于潜在的组织损伤,分娩期间产生的疼痛对产妇造成的刺激会提高不良妊娠的风险,尤其是宫缩乏力会引发产后大出血, 严重影响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 随着医疗水平不断进步,为保障产妇能顺利分娩临床采用各种方式缓解分娩疼痛,现阶段,无痛分娩广泛应用于产妇分娩, 借助麻醉药物采取硬膜外麻醉方式对神经疼痛传导进行阻断, 进而降低分娩疼痛[4-5]。 该文方便选取该院 2019 年 9 月—2020 年 10月收治的78 例行无痛分娩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探究盐酸罗哌卡因结合舒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78 例行无痛分娩的产妇,采用计算机随机填表法将分为两组,即研究组(n=39)与参照组(n=39)。 研究组产妇,年龄 21~38 岁,平均年龄(28.43±1.26)岁;参照组产妇,年龄 21~39 岁,平均年龄(28.74±1.29)岁。 两组产妇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 ①所有产妇均为初产妇且自愿接受无痛分娩;②单胎妊娠,产检指标均处于正常范围;③经产妇及家属确认后签订知情同意书并上交至伦理委员会后获批。

排除标准:①产妇或家属拒绝签订知情同意书;②患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③患有精神疾病、认知障碍,无法配合麻醉镇痛者。

1.2 方法

参照组产妇实施盐酸罗哌卡因(国药准字H20173027,规格:10 mL:100 mg)硬膜外麻醉,具体措施:待产妇宫口开至 3~4 cm 时于 L3~4 实施穿刺, 置入硬膜外导管并连接自动镇痛泵, 在产妇宫缩间隙将5 mL 1%利多卡因(国药准字 H32023258,规格:5 mL:50 mg)注入作为诱导麻醉, 观察5~10 min 未出现异常后, 给予产妇100 mg 0.1%盐酸罗哌卡因, 按8~10 mL/h 持续硬膜外泵注,直至宫口全开时关闭镇痛泵进行分娩。 研究组产妇实施盐酸罗哌卡因结合舒芬太尼 (国药准字H20150126,规格:50 μg)硬膜外麻醉,具体措施:穿刺操作与参照组相同,在利多卡因诱导麻醉后,将盐酸罗哌卡因100 mg 与舒芬太尼50 μg 配置成0.1%盐酸罗哌卡因0.5 μg/mL 的混合溶液, 将其注入自动镇痛泵,以8~10 mL/h 的速度持续泵注,待宫口全开时关闭镇痛泵进行分娩。 两组产妇麻醉镇痛全程需进行心电监护和生命体征监测,宫口全开时观察分娩进度,若时间较长可打开镇痛泵进行持续镇痛。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镇痛起效时间、 完全阻滞时间、镇痛持续时间及第一产程。 ②观察并记录两组产妇产后出血量;通过疼痛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产妇疼痛程度进行评定,分数越低表示疼痛程度越轻。 ③统计两组产妇剖宫产率。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组与参照组镇痛效果及第一产程对比

研究组镇痛起效时间、 完全阻滞时间及第一产程均短于参照组,镇痛持续时间长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研究组与参照组镇痛效果及第一产程比较()

表1 研究组与参照组镇痛效果及第一产程比较()

组别 镇痛起效时间(min)完全阻滞时间(min)镇痛持续时间(min)第一产程(h)研究组(n=39)参照组(n=39)t 值P 值6.41±1.86 11.53±2.79 9.535<0.001 11.34±4.12 18.61±5.29 6.771<0.001 5.17±1.22 3.05±0.96 8.528<0.001 4.31±0.78 6.89±1.35 10.334<0.001

2.2 研究组与参照组产后出血量及VAS 评分对比

研究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参照组,VAS 评分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研究组与参照组产后出血量及VAS 评分比较()

表2 研究组与参照组产后出血量及VAS 评分比较()

组别 产后出血量(mL) VAS 评分(分)研究组(n=39)参照组(n=39)t 值P 值175.49±13.95 190.64±15.27 4.574<0.001 2.01±0.23 4.97±0.88 20.323<0.001

2.3 研究组与参照组剖宫产率对比

研究组产妇中有3 例分娩方式为剖宫产, 剖宫产率为7.69%;参照组产妇中有14 例为剖宫产,剖宫产率为35.90%。研究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101,P=0.002)。

3 讨论

无痛分娩是通过各种方式减轻或消除分娩阶段子宫收缩及宫颈扩张引发的疼痛,不仅能缩短产程,还能避免因疼痛产生的应激反应,促进自然分娩[6]。 目前,临床通常采取少量麻醉药物联合硬膜外麻醉作为分娩镇痛措施, 该方式能有效阻滞神经疼痛传导降低疼痛程度[7-9]。 在镇痛药物中盐酸罗哌卡因和舒芬太尼比较常用,其麻醉镇痛效果存在一定差异,用量、用药方式不同都会呈现出不同的镇痛效果[9-12]。 盐酸罗哌卡因是左旋体酰胺类麻醉药物,具有长效作用,其机制是通过抑制钠离子进入神经纤维细胞内, 发挥逆行阻滞神经传导,具备镇痛及麻醉双重作用,应用小剂量时能分离感觉与运动神经,但不影响内脏功能,达到感觉阻滞的目的[13-15]。 但单用罗哌卡因起效相对较慢,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完全阻滞,整体效果欠佳,需联合其他药物增进麻醉效果[16-19]。舒芬太尼是人工合成的芬太尼衍生物,主要作用是与阿片受体结合发挥强效麻醉作用, 其特点是起效较快、镇痛效果强,用药后在短时间内即可达到完全阻滞[19-21]。 舒芬太尼联合盐酸罗哌卡因可弥补其不足,发挥双重作用,镇痛作用明显,可提高自然分娩率,临床价值更高[22]。

该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组镇痛起效时间为 (6.41±1.86)min 短于参照组的(11.53±2.79)min(P<0.001),完全阻滞时间为(11.34±4.12)min 短于参照组的(18.61±5.29)min(P<0.001),镇痛持续时间为(5.17±1.22)min 长于参照组的 (3.05±0.96)min (P<0.001), 第一产程为(4.31±0.78)h 低于参照组的(6.89±1.35)h(P<0.001),产后出血量为(175.49±13.95)mL 少于参照组的(190.64±15.27)mL(P<0.001),VAS 评分为(2.01±0.23)分低于参照组的(4.97±0.88)分(P<0.001),其剖宫产率为 7.69%,低于参照组的35.90%(P<0.05)。 充分印证联合用药镇痛效果更具优势,能降低剖宫产率。 杨秀花[23]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镇痛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持续时间及第一产程分别为 (5.96±2.01)min、(11.23±4.85)min、(5.24±0.91)min、(6.39±2.14)h, 其剖宫产率为 12.50%;对照组镇痛起效时间、完全阻滞时间、持续时间及第一产程分别为 (11.74±2.94)min、(19.46±5.01)min、(2.75±1.01)min、(8.24±1.08)h,其剖宫产率为 33.33%。 研究组相关数据对比对照组具有明显优势(P<0.05),得出结论与该文基本一致, 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应用于无痛分娩镇痛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 盐酸罗哌卡因联合舒芬太尼实施硬膜外麻醉在无痛分娩中可提供确切的麻醉镇痛效果,可有效降低剖宫产率,起效时间快且镇痛持续时间长。

猜你喜欢
罗哌卡因硬膜外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罗哌卡因在临床麻醉及疼痛治疗中的应用分析
小剂量低浓度罗哌卡因与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混合痔术中的效果比较
喷他佐辛在剖宫产术后静脉镇痛与硬膜外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0.375%罗哌卡因与0.25%布比卡因胸段硬膜外阻滞用于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效果及安全性
胸部硬膜外麻醉镇痛对冠状动脉疾病的控制价值
硬膜外注射脉络宁配合手法复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复发70例
罗哌卡因与左旋布比卡因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分娩镇痛效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