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依红,杨庆耿,刘煌,周玉静
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麻醉科,广东惠州 516001
小儿疝气指的是腹股沟处的鞘状突出关闭不全,致使鞘状突内进入腹腔的内容物,疝气形成,患儿会有便秘、腹痛、腹胀等表现,在小儿外科属常见病症的一种,会对患儿的生长和发育产生影响,重者可引发死亡[1]。 临床现阶段主要以腹腔镜手术对该症展开治疗, 因其疗效显著,创伤小,且术后恢复快等特点,但因多种因素作用,如患儿躁动、生理特殊的结构等,要求手术麻醉具备较强的要求。 既往气管插管全麻极易损伤呼吸道,且苏醒时间较长,术后极易出现各类并发症,因而麻醉效果不甚理想[2]。 联合LMA、腹橫神经阻滞展开麻醉可将上述不足有效弥补,发挥麻醉镇痛、肌松完全、诱导快、苏醒快等作用,应用价值较高[3]。 为明确该联合麻醉实际的价值, 该文将其给予该院2018 年11 月—2019 年11 月间行腹腔镜手术的疝气患儿50 例,分析其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在该院就诊的疝气患儿中随机选取50 例,以麻醉方法不同均衡分为两组,每组25 例,其中对照组男16例,女 9 例;年龄 1~6 岁,平均(2.84±1.16)岁;体质量 6~20 kg,平均(13.11±3.15)kg。 观察组男 17 例,女 8 例;年龄 1~7 岁,平均(2.32±1.13)岁;体质量 6~20 kg,平均(13.87±3.34)kg。 组间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该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了该次研究。50 例入选患儿家属均知晓该次研究,同意加入,并签署了同意书。
纳入标准:50 例入选患儿均与诊断疝气相关标准符合并确诊;具备完整、真实的病历;与手术指征符合者[4]。
排除标准:药物过敏者;气管梗阻者;恶性肿瘤者;张口障碍者;精神疾病者;心肝肾存在严重不全者;患遗传性或先天性疾病者[5]。
50 例患儿均接受腹腔镜下的疝囊高位结扎术,手术开始前8 h 需禁食。
将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后静吸复合麻醉给予对照组,首先完成静脉通道的创建,取0.3 μg/kg 舒芬太尼[国药准字 H20054171,规格:1 mL:50 μg(以舒芬太尼计)],0.15 mg/kg 苯磺顺阿曲库铵 (国药准字H20060927,规格:5 mg/瓶),2.5 mg/kg 丙泊酚 (国药准字 H20123138,规格:20 mL∶0.2 g),开始诱导麻醉,将气管插管置入,与麻醉机连接开始机械通气治疗, 取2.0%~3.0%七氟烷(国药准字 H20173007,规格:250 mL),持续性吸入。
观察组麻醉时选择联合LMA 通气、 腹横神经阻滞,保持左侧卧位,将常规消毒铺巾完成后,取6 号注射针头,垂直进针骶裂孔中心,在抵达骶管腔后,需反复回抽, 待确认无血液和脑脊液后, 取1 mL/kg、0.2%罗哌卡因(进口药品注册证号H20140763,规格:100 mg/10 mL),七氟烷持续性吸入直至麻醉效果达到后,将喉罩置入,并连接麻醉机开始机械通气相关治疗。
①对比组间总有效率。 术后,患儿无疼痛感,生命体征平稳,即为显效;患儿疼痛较为轻微,生命体征波动较为轻微,即为有效;患儿疼痛较为明显,生命体征波动较为明显,即为无效[6]。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②观察并记录组间不同时间段患者血氧饱和度(SpO2)、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水平。
③记录并对比组间术后镇痛评分(CHIPPS)评分及苏醒时间,以婴幼儿术后镇痛(CHIPPS)评分评价术后镇痛的效果,主要从5 个方面展开,包括躁动不安、下肢姿势、躯干姿势、面部表情、哭声,每项最低分0 分,最高分2 分,10 分满分,无疼痛即为0 分,剧烈疼痛即为 10 分[7-8]。
④记录并对比组间发生并发症的情况包括喉痉挛、咽部水肿、低SpO2、声嘶、恶心等。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率(%)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 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组间麻醉效果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儿麻醉效果对比[n(%)]
麻醉后不同时间段, 观察组SpO2较对照组高,MAP、HR 值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不同时间段 SpO2、 MAP、HR 对比()
表2 两组患儿不同时间段 SpO2、 MAP、HR 对比()
注:#与同时段对照组对比,P<0.05
组别 时间SpO2(%)MAP(mm Hg) HR( 次/min)观察组(n=25)对照组(n=25)入室时插管时开始手术5 min拔LMA 时入室时插管时开始手术5 min拔管时98.77±1.04(97.13±1.36)#(97.02±1.30)#(98.66±1.31)#98.81±1.08 94.27±1.42 94.15±1.37 95.24±1.52 44.26±6.51(34.34±8.43)#(34.23±6.38)#(34.37±8.74)#44.93±6.76 48.29±9.28 47.16±8.79 38.95±8.93 126.11±10.42(128.74±12.63)#(129.43±14.96)#(128.85±9.79)#125.97±10.10 155.37±13.41 133.02±15.01 156.63±12.23
组间术后 1 h、2 h、3 hCHIPPS 评分、 苏醒时间对比,观察组均较对照组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儿镇痛评分、苏醒时间对比()
表3 两组患儿镇痛评分、苏醒时间对比()
组别 术后1 h 镇痛(分)术后2 h 镇痛(分)术后3 h 镇痛(分)苏醒时间(min)观察组(n=25)对照组(n=25)t 值P 值0.52±0.25 0.73±0.19 3.344<0.05 0.67±0.26 0.88±0.21 3.142<0.05 0.94±0.49 1.31±0.32 3.161<0.05 8.4±3.9 12.4±4.9 3.194<0.05
组间术后发生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4。
表4 两组患儿术后并发症分析[n(%)]
在儿科,疝气属常见病症的一种,存在较高的发病率,患儿中男性较女性多。 该症会有营养吸收不良、腹痛、腹胀等表现,有效的治疗若延误,极易出现各类并发症,如肠坏死、疝气嵌顿等,重者可引发死亡。 因腹腔镜手术各方面的优势,如微创、痛感轻、出血少等[9-11]。临床常以腹腔镜下的疝囊高危结扎术对小儿疝气展开治疗,但因患儿呼吸较为特殊的结构、年龄较小,术后极易出现躁动等情况,且术后需较长的时间方可苏醒,手术操作的难度加大,要求麻醉具备较高的可控性,麻醉应准确掌握药物剂量、麻醉深度等[12-14]。
小儿耐受麻醉的能力较差,因而麻醉风险较大,提高小儿麻醉安全性为临床麻醉首要的任务, 在小儿麻醉中极易出现各类并发症,程度各异,小儿麻醉期间引发麻醉并发症主要的原因在于呼吸系统因素, 因小儿喉腔的面积相对较小,咽部黏膜存在轻度的水肿,极易出现喉梗阻严重症状,在将麻醉以外其他因素排除后,与麻醉因素相关性较为直接的是气管内麻醉后引发的喉梗阻,气管内麻醉完成后,拔管后即刻,小儿极易出现吸气性的呼吸困难,程度不等,降低SPO2值,此刻检查喉镜可见黏膜水肿,咽部充血,部分情况下,悬雍垂黏膜也可见水肿明显,患儿苏醒时因浅麻醉下,导管机械性刺激咽部,或粗糙的拔管动作,极易出现支气管痉挛和喉痉挛。
LMA 属麻醉新型用具的一种, 介于面罩和气管插管间, 可使患儿气道呼吸得以维持, 其存在简单的操作,成功置入的概率较高,可有效预防损伤气管黏膜和咽喉,其影响血流动力学的程度较小,可引发较弱的免疫应激反应[15]。喉腔是指以喉壁围成,借助喉软骨、纤维膜、韧带连接,属管形腔的一种,其构成包括喉黏膜、喉肌,十分敏感,一旦遭受外来刺激可引发水肿,加大拔管后发生通气困难的程度,同时使心血管刺激加大,增加了麻醉的使用剂量,术后患者苏醒的时间延长,对患儿预后的恢复十分不利[16]。而LMA 通气可与气管、声带不发生接触,苏醒时,患儿的配合度与气管插管传统方式相比明显更高,该手段仅需较小的麻醉剂量,引发的不良反应较少,存在较高的安全性[17]。 小儿具备稳定的骶管解剖结构, 较少的变异情况, 成功穿刺的概率较高,极易扩散,可使儿茶酚胺释放显著降低,可阻滞交感-肾上腺髓质传出的冲动,手术免疫的应激反应可有效减轻,术中操作可引发较轻的牵拉反应,肌松、镇痛可发挥良好的效果,便于手术的开展,因此得到儿科手术广泛的应用。
该次结果可见,组间麻醉效果对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 麻醉后不同时间点, 观察组MAP、HR 较对照组低, 而SpO2较对照组高, 术后不同时间段CHIPPS 评分、 苏醒时间均优于对照组, 且发生并发症的概率对比,观察组(4.0%)也较对照组(32.0%)低,表明联合LMA 全麻、腹橫神经阻滞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根据汪保玲等[18]研究显示,其文中小儿疝气行腹腔镜手术选择联合LMA 全麻、 腹橫神经阻滞后实施麻醉,其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达6.25%,与该文数据基本相符,证实该文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 小儿疝气患儿治疗选择腹腔镜手术时行LMA 全麻、腹橫神经阻滞麻醉,疗效确切,可使稳定患儿的呼吸循环,缩短苏醒的时间,药物剂量较小,镇痛作用较高,且存在较高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