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小麦品种推广应用现状及对策

2021-09-27 00:53刘悦善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17期
关键词:兰天冬麦区条锈病

刘悦善,张 宇,胡 丹

(甘肃省种子总站,甘肃兰州730020)

小麦是甘肃省第二大粮食作物,省内不同生态区均有分布[1]。近年来,全省种植面积73.333 万hm2左右,其中冬小麦53.333 万 hm2、春小麦20 万hm2左右。为进一步提升良种覆盖率、加快品种更新换代步伐、促进提质增效,各地立足生产实际、科学品种布局、推广先进技术,不断打造种子生产示范基地,充分发挥良种和科技优势,激发农民种粮的积极性,确保全省粮食生产安全。

1 小麦品种推广应用特点

1.1 小麦品种布局情况

甘肃省自然生态多样、地域复杂,小麦种植包括北方旱地冬麦区、长江上游冬麦区、黄淮旱地冬麦区、西北春麦区等,高产、抗病等优质品种不断合理布局,保障了粮食生产安全。

1.1.1 北方旱地冬麦区 主要分布在庆阳市、平凉市全部及定西市部分地区,主要病害有条锈病、白粉病等。针对近年小麦穗发芽频发的现状,注重选用抗穗发芽、角质紧凑、抗倒伏的优质品种,重点推广陇育、陇鉴、兰天系列品种。

1.1.2 黄淮海旱地冬麦区 主要分布在东南部的天水市丘陵山地,小麦虫害有蚜虫、红蛛蛛,病害有条锈病、白粉病。重点推广兰天、天选系列等抗旱、抗锈、高产稳产品种。

1.1.3 长江上游冬麦区 主要分布在南部的陇南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同一区域生态垂直分布类型广,是我国锈病源主要越冬区,主要虫害有蚜虫、红蛛蛛,病害有条锈病、白粉病。重点推广兰天、天选系列等抗旱、抗锈、耐锈高产稳产品种。

1.1.4 西北春麦区 主要分布在河西和沿黄灌区的酒泉、武威、白银、兰州和中部的临夏、定西等地及甘南州部分地区,生产区域普遍海拔较高,昼夜温差大,气候干旱少雨,虫害主要有蚜虫、红蜘蛛,白粉病普遍发生但较轻,千粒重较重。主要推广早熟、抗旱、耐干热风、抗病好的宁春、陇春系列品种。

1.2 小麦品种推广情况分析

2017—2019 年甘肃省小麦累计推广面积221.689 万 hm2,其中冬小麦 160.769 万 hm2、春小麦面积60.92 万hm2。推广面积前10 位的冬小麦品种有中麦 175、兰天 26 号、兰天 19 号、陇育 5 号、长6359、兰天 31 号、兰天 28 号等 7 个,春小麦品种有宁春 15 号、宁春 4 号、宁春 39 号等 3 个(见表 1)。推广面积前10 位的小麦主栽品种累计推广面积54.079 万hm2,占总面积的24.39%。其中春小麦21.299 万hm2,占春小麦推广面积的34.92%;冬小麦32.78 万hm2,占冬小麦推广面积的20.39%。3 年间品种位次变化不明显,主导品种地位仍然比较突出。从不同生态区域来看,北方旱地冬小麦区累计种植面积100.462 万hm2,推广面积前10 位的品种有中麦 175、兰天 26 号、长 6359、陇育 5 号、兰天19 号、兰天28 号、兰天31 号;天水黄淮旱地冬麦区累计种植面积37.069 万hm2,推广面积前10位的品种有兰天26 号、兰天19 号、兰天31 号;陇南长江上游冬麦区累计种植面积23.239 万hm2,推广面积前10 位的品种有兰天26 号、兰天28 号、兰天31 号;西北春麦区三年累计种植面积60.987万hm2,推广面积前10 位的品种有宁春4 号、宁春 15 号、宁春 39 号。

表1 2017—2019 年甘肃省推广面积前10 位的小麦品种推广面积及适宜区域

1.3 品种审定情况

2017—2019 年,甘肃省通过省级审定的小麦品种共59 个。北方旱地冬麦区新选育并通过省审品种19 个(包括免疫或高抗条锈病品种3 个),其中科研单位育成品种17 个(含特殊类型品种1 个,紫麦)、企业育成品种2 个,在省内大面积推广5 个(中梁32号、中梁 34 号、临农 3D17、陇中 5 号、天选 57 号)。

黄淮旱地冬麦区新选育并通过省审品种15 个,均为中筋小麦,均由科研单位选育而成,包括抗穗发芽品种1 个、免疫或高抗条锈病品种4 个。大面积推广品种 7 个(兰天 36 号、中梁 32 号、天选 57 号、兰航选 122、兰天 131 号、天选 60 号、中梁 34 号)。

长江上游冬麦区新选育并通过省审品种10 个,均为中筋小麦,均由科研单位育成,包括免疫或高抗条锈病品种1 个。大面积推广品种2 个(兰天36 号、天选 57 号)。

西北春麦区选育并通过省审品种15 个,其中抗旱、抗倒伏品种1 个,科研单位育成品种12 个,科企合作育成品种3 个。陇春35 号在省内大面积推广。

2 存在的问题

2.1 品种结构不合理

甘肃省小麦品种多、乱杂,主栽品种不突出,优质专用、节水节肥、抗逆性强的品种相对较少,生产上迫切需要水肥高效利用、综合性状突出的绿色高效品种。

2.2 小麦种业发展后劲不足

甘肃省有小麦种子生产经营企业40 多家,但从事品种选育的企业甚少,品种选育依赖于省、市农业科研院所。小麦种子以常规种为主,商品化率低,市场空间及利润较小,农户繁种积极性不高、规模小,成本不断增加,利润逐年下降,致使种业主体越来越少,缺乏后劲。

3 对策

3.1 引导品种选育方向

一是积极挖掘、引入和创制优良种质资源,培育符合需求的优质高产多抗新品种。二是基于水资源匮乏、易干旱及条锈病、干热风等发生严重的实际情况,积极选育水肥高效利用、综合性状突出的品种。三是大力引进、筛选推广优质专用、绿色高效、适宜机械化的小麦新品种。

3.2 加强种质资源创新

加大省内种质资源的收集、鉴评、分类和利用,积极引进、创制新资源,大力推广分子标记等新技术,努力提高甘肃省小麦品种选育水平,加快主推品种更新换代,科学合理优化品种布局,不断满足市场需求。

3.3 加强种业支持力度、完善种业管理体系

一是加强新品种权保护,积极探讨小麦品种维权新方法、新途径。二是加大常规种种业配套扶持力度,培育繁推一体化企业。

3.4 完善种业管理体系

以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集约化、信息化为目标,建立稳定的高标准种子田,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确保种子生产能力和供应能力稳定。

猜你喜欢
兰天冬麦区条锈病
小麦条锈病田间为害损失的初步分析
陕西安康:农技专家开展小麦条锈病普防工作
康乐县冬小麦新品种引种比较试验
黄淮和长江中下游冬麦区小麦品种(系)农艺性状 及其聚类分析*
礼县冬小麦品比试验初报
国内外301份小麦品种(系)种子萌发期抗旱性鉴定及评价
小麦条锈病持续控制的策略
215份小麦材料抗条锈病基因分子检测初报
小麦栽培的特点及不同冬麦区存在的问题
灌溉与非灌溉条件下黄淮冬麦区不同追氮时期农田土壤氨挥发损失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