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德育教育研究

2021-09-26 04:53唐斌王刚赵荣华唐莎莎
中国新通信 2021年13期
关键词:大数据技术德育教育制度

唐斌 王刚 赵荣华 唐莎莎

【摘要】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冲击着人们的思想、生活、行为方式,也给学校传统的德育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面对新的教育形势,学校德育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积极探索,肩负起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神圣使命。我们应立足大数据的环境下,树立大数据时代意识,运用大数据的方法,对其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改变,建立更加完善的德育教育体系,来顺应时代的发展。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    德育教育    制度

一、当下有关德育教育的变迁

中国自古就很重视德育教育,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孔子认为道德修养的过程离不开学、思、习、行,主张仁爱,克己复礼。古代德育还强调“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修养践履、知行统一等等。以上这些一直是教育界的传统思想,但是随着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国的教育有些偏向于升学考试,目的性和功利性有些强,忽视了道德教育的作用[1]。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它不能与时代相脱离﹔而学校教育也同样不能与世隔绝,闭门造车。随着科技和网络的发展,人们可以接受的德育育教的方式和手段也越来越多。德育教育的内容也在不断的与时代的需要相贴合,现在广义上的德育指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狭义的德育专指学校德育。它包括:爱国主义教育、理想教育、集体主义教育、劳动教育、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自觉纪律教育、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

为了将德育教育工作跟上时代的步伐,需要我们利用现代的手段,找到困难点,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更好地研究和变革,达到高校育德教人的目的。

二、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存在的困难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类在收集、存储与利用数据方面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教育更加依赖于数据,这对传统模式的德育工作产生巨大的冲击。我们从学校、教师、学生、人才四个角度进行思考:

2.1学校利用大数据技术展开德育教育工作

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培养人,它包括关心教育对象成长阶段的特征和方式、思想道德、知识掌握和身心健康状况。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与时俱进,利用数据展开系统化、科学化的德育教育是学校面临的一个巨大困难。

2.2教师利用大数据技术提高自身的德育修养和教学质量

教师是学生的引路人,身上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担。教师首先应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为学生树立榜样。在传授专业技能的同时,也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辨真理、讲道德。教师要在教学工作上,努力挖掘德育因素,利用网络和数据分析学生的成绩和心理动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不断地提高教学质量,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课堂。

2.3学生利用大数据技术接受有关道德教育的知识

现在网络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但是他们的辨别能力较弱,对于网络上的信息难辨真假,很容易受影响,走上歧途。大学是他们的自我意识、民族文化意识形成的重要阶段,所以学校、家庭要在道德教育方面达成共识,共同合作。学校要多采取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多开展以我与他人、集体、国家和社会为主题,并融入爱国、法律、心理等知识的教育思想课,让学生养成健康高尚的品德。也可以利用网络评选品德优良的学生、开展短视频大赛发起投票等方式让学生参与。

2.4培育用好大数据技术的人才队伍

高校本身作为培养和生产人才的摇篮,可以自己提供所要的人才。但在人才的挖掘和培养中,一定要重视德育思想的学习。高校要不断地探索人才队伍培养的新模式,剔除老化僵化的体制机制,在人才安置、管理、福利等方面要考虑周全。引入人才,更重要的是留住人才。尤其是在大数据时代下,高校如何制定培养人才的规划,尤其是培养具有网络数据技术的人才,以及提高人才道德素质和发挥其价值等这些都是重中之重。

三、利用大数据技术完善德育教育人才队伍和体制机制

要解决问题,还须作系统的周密的调查工作和研究工作,这就是分析的过程。所以我们从以上问题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借助大数据技术来进一步完善。

3.1学校要转换教育思想,利用大數据建立合理德育的体制机制

1.增强大数据意识,加强管理层建设和制度建设。

学校可以成立专门的“大数据德育教育”领导小组。分管旗下,提高工作效率。可由校领导为总负责人,另外选择组长,加强对大数据时代德育教育的领导和指导。再选拔优秀辅导员、教师和人才,具体负责大数据德育教育的各项工作,包括加强硬件及软件建设,保持网络德育教学实践系统的良好运行状态,设立专项经费,形成网络管理者、建设者、监督者三级分层机制。

学校还应该按照建设的情况给予一定资金支持,用于投入相关德育教育数据收集、软件开发,基础网络系统的建设等方面。还要制定大数据德育教育工作职责,增强大数据意识,辅之辅导员的学习管理制度、培训制度、奖励制度和研发制度等,确保大学生接受大数据德育教育的相关制度,保证各项工作科学、有序开展。

2.利用大数据技术搭建教育学习平台。

学校应与主流的教育平台合作,建立稳定的、长期的良好关系。利用大数据技术的便捷性、开放性等特点,为老师和学生们搭建教育学习平台,给学校的教学工作带来方便。比如说,加强学习强国app等平台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学习,让这些平台成为大学生德育教育基地、沟通交流平台、日常德育教育的新渠道。

3.2教师要树立大数据意识,提高教学质量和道德修养

1.教师要传承师德师风,争做“四有”好老师。

尊重大学生个性,以“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准则引导高校大学生网络育人的道德教育建设,宣传先进的文化价值理念和道德观念。争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配合好学校安排的任务,认真完成教学工作,多和学生相处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舒缓学生压力。比如定期开展以德育为主题的班会课,推荐有正能量的影片、电子书籍等。

2.合理使用大数据,提高课堂效率和教学质量。

利用大数据记录研究学生们的课程进度、学期规划、心理测试等等,主动学习相关技能和素养。另外,当教学经验和大数据结果发生冲突时,教师从实际情況出发,在教育教学思想的基础上,辩证科学地合理利用采集的数据。要把采集到的数据结果加以分析,排除主观上的偏见、公正地去看待。结果固然重要,但是教师应该更注重内在的深层的东西。它虽然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给其他教学提供参考,使教学高效更高、针对性更强。但也会产生依赖,反而阻碍了教师的自由创新和发展。另外用大数据可以安排合理的学习时间,给学生们减负。学生可以在学业之外,积极参加公益性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多培养文艺、体育等其他方面的兴趣,有助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3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学生加以引导和教育

1.利用数据分析学生的心理动态。

通过心理测验检测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性格等情况,并给出数字化的结果。通过网络技术强大的分析和研究,心理健康测试的结果会更加的有精准性、保密性、方便快捷等优点[2]。同时,也有力保护和尊重大学生隐私,体现人文关怀。对于有抑郁症、臆想症、闭锁心理等心理问题的学生,尽早发现尽早治疗。同时学校加强和心理专家的交流合作,帮助学生,引导他们热爱自己、热爱家人和生活,做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

2.利用数据技术,加强大学生对德育信息的处理与解决。

要帮助学生掌握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技能和能力,让学生增长见识和开发智力,提高学生对如何获得、处理信息,深度的挖掘研究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同时在收集反馈信息中,建立一对一、一对多的机制,来全方位地针对大学生培养正确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网络的传播实现知识与信息共享,帮助大学生重新认知网络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3.4关于大数据人才队伍的培养和规划

1.面向社会积极引入人才、留住人才。

人才引进的主要来源是著名高校、研究院等地方,加上我国人口虽然基数大,但某些专业领域性人才和数据人才稀缺,许多当地政府设置了行业壁垒和人才规划,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人才的流通,导致各地方人才资源和数量极度不平衡。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在人才招聘平台上进行招聘,扩大招聘面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公平公正地放开对人才的门槛。同时学校在家属与子女安置、住房问题、福利待遇、职称调迁、户籍等方面给予人才优待,多与其他大学展开交流,派遣人才相互分享经验。

2.整合校内资源,加强对大数据人才的培养。

理清学校的优势与弱势,最大化利用学校的教师、人才、资金和科研等资源,为德育教育工作提供支持。为了避免盲目扩张人才队伍,针对不同类型的人才队伍,需要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和解决方案,通过有目的培养和考试,筛选出优秀的人才,并达到培养一批、实践一批、纳新一批的目的。在坚持分类培养人才的基础上不断完善教育手段,自我革新,用实践检验真理,用结果来证明改革的正确性,逐步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随着网络和科技的发展,数据人才对于系统故障、网络安全和病毒侵略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数据分析师以及系统开发师方面的人才要进行合理地安排和利用。

四、研究德育教育的意义

通过大数据技术开展对育德育教的思想变迁、存在的困难和建立人才队伍和体制机制等方面的研究,既有利于本身的传播、发展和创新,也利于达到高校育德教人的目的,提高我校师生的文化素养和综合能力。也让学校通过改革,整合资源,建立起良好的形象和口碑,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同时,帮助学校建立起较为科学的、完善的德育教育管理指导、教育和评价体系;为打造高校学生大数据德育教育事务理论研究与实践基地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  考  文  献

[1]杜时忠.制度何以育德?[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07):109-111.

[2]吴少龙.“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党建与思政工作的探讨[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9(11):66-70.

[3]郑宝如.小学数学翻转课堂教学策略的探讨[J].中华少年,2017(12)

[4]张予洁.浅谈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有效措施[J].亚太教育,2015(32)

猜你喜欢
大数据技术德育教育制度
某些单位的制度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大数据技术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探讨
大数据技术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分析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