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的指导实践与策略例谈

2021-09-26 14:19王巧燕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2021年8期
关键词:鲁侍萍周朴园整本书

《语文课程标准》将整本书阅读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任务群中的重要项目。学者李卫东认为整本书阅读首先要在阅读材料上注重连续性和整体性,阅读时间更长,也更具有复杂性。其次,整本书阅读强调深层次阅读,也强调个性化的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整本书阅读的方法,促使他们对作品中的人物、事件和思想有深入思考,并对作品进行再创造,和他人分享自己整本书阅读的过程。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指导,促使他们全面提升阅读能力。

一、绘制思维导图,深度梳理写作思路

语文课程不仅要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各方面的综合能力,还要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在组织学生展开整本书阅读的时候,教师也要引导学生展开思考,尝试系统地讲述文章的情节发展,并试着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其展示出来。这样学生能一边阅读作品一边对文章进行分析,找出作者的创作思路。这样能促使学生的思维逐步具有批判性和独立性,避免片面地思考问题。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文是节选自《水滸传》的精彩篇章。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可谓人物关系繁多,故事情节十分丰富、跌宕起伏。在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时,学生常常被其中精彩的故事所吸引,而很少关注作者的情节构思及其写作手法的运用。因此,在阅读该书时,笔者指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的方法,理清人物关系,梳理故事情节。譬如以“梁山首领”作为思维导图的主干,让学生以梁山首领的变换为中心,向外拓展延伸相关故事人物,再通过各个人物之间的关联,联想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情节。理清各人物是通过怎样的故事联系在一起的,使梁山好汉之间的关系与人物故事情节紧密联系在一起。这样,学生在阅读时可以根据思维导图,对文本再进行回忆、重组与建构,从而领悟作者情节构思的精妙,也会给学生的写作以有益的启示。

二、抓住关键句段,学会预测推理

在指导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关键词句,尝试进行预测和推理,思考作品中的人物会如何做,判断情节会如何发展下去。教师可以选择情节发生剧烈变化的地方,引导学生展开预测,不同的学生理解不同,对于作品的预测必然也会有所不同。在预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看看自己的猜想是否和文章情节发展相符合,这样他们的阅读兴趣必然会得到发展。

学习《雷雨》后教师组织学生尝试阅读整本作品,并尝试结合作品中的关键性词句展开分析,预测故事的后续发展。例如在学生读到周朴园和鲁侍萍再次见面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停下来思考一下,想一下故事后续会如何发展。学生由于思考的方向有所不同,所以他们的看法也各有差异。如有的学生认为周朴园可能会回忆起两人曾经的美好,会提出和鲁侍萍和好,鲁侍萍可能会原谅周朴园。但是也有学生提出了与之截然不同的猜想,认为:“我认为周朴园是一个十分自私的人,所以他虽然会想起往事,但是出于保护自己的目的,不会和鲁侍萍重修旧好,反而会怀疑鲁侍萍另有企图,甚至有可能做出对鲁侍萍不利的事情。”在学生提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之后,教师引导他们展开辩论,各自说说自己推测的原因是什么,然后展开后续阅读,看看作品的情节如何发展,更符合哪个学生的猜测。

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些人物情感有剧烈矛盾和冲突的地方,引导学生抓住这些地方的关键性词句展开赏析。此时学生可以预测一下人物关系的后续变化,看看自己的预测是否符合作者的构思,并揣摩作者如此设计的寓意是什么。

三、推敲细节描写,提升语言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阅读整本书的时候找到重点,反复咀嚼其中的细节描写,揣摩作者如何刻画人物,怎样展现人物的性格特点,思考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展开师生、生生、生本对话。所以教师在组织学生赏析的时候也要引导他们积极展开交流,尝试多角度、多层面地解读文本,创造性地阅读文本。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和文本进行对话,思考作者为何要如此塑造人物。

在学生阅读了《雷雨》全文后,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作品中的一些细节描写进行分析,说说自己的感受是什么。如引导学生抓住周朴园所说的一段话展开分析,揣测一下周朴园当时的内心情感是怎样的。如“你不知道这间房子底下人不准随便进来吗?”“你站一站”,从这两句话中,学生能体会到周朴园的权威性,他在这个家庭中有着说一不二的地位,所以他用权威者的身份在说话。当时当他发现鲁侍萍像自己的故人后,态度就发生了变化,对其说:“你——你贵姓?”这里的破折号展现出了周朴园的心里有些犹豫,他停顿了一下后,用了“贵姓”这个词语,表示了一些尊敬,这说明周朴园其实也是念旧情的。但是此后周朴园突然又变得严厉了起来,说:“谁指使你来的”,通过这句话,学生能更好地看到周朴园的性格,他此前的尊敬、客气都只是伪装出来的,他心中还是担心对方是来讹诈他的,怀有敌意。通过这样的细节分析,学生发现这些看似简单的词句实际上都展现出了人物的内心情感,体现了他的性格特点。

在推敲作品细节描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语言、外貌、动作、心理、环境描写等方面的细节描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若有条件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展开读写结合的活动,看看自己在创作的时候是否也能写出细腻生动的文字。

四、分析人物性格,认识世事风云

在展开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必然会读到形形色色的各类人物,他们往往有着自己的性格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人物的性格,并思考该人物性格形成的原因是什么。为了让学生的理解更深刻,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尝试了解作品的背景信息,看看该人物性格的形成和社会的发展是否有关,从而了解时事风云变化。

学习《林黛玉进贾府》后,学生尝试阅读《红楼梦》,教师指导他们思考如何分析人物的性格,并结合当时的特定时代展开思考说说作者为何会塑造这样的人物形象。如有学生以贾宝玉为例子展开分析探究,发现贾宝玉和当时的时代有着格格不入的地方,作为一个官宦之家的子弟,家人对贾宝玉抱有很大的希望,认为他应该好好地学习创作八股文,学习如何当官。但是贾宝玉却走向了叛逆的道路,他不喜欢程朱理学,而且还批判当官之人,喜欢和家中的女孩子在一起,认为女孩子天生就是善良的,同时也为女性的薄命感到遗憾。教师指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何会创作贾宝玉这样和社会格格不入的人物。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他很有可能是作者自己内心的反映,作者心中认为贾宝玉这样的人物才是完美的,所以才通过文字创作了这样的人物形象,用来表达对于社会的不满。通过这样的分析,学生对作品中的人物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展开主题探究的活动,思考人物性格变化和社会背景之间的关系。这样学生就能意识到作品人物的塑造并不完全是虚构的,他们实际上是作者在特定社会背景下总结归纳出来的具有一定典型性的人物。

五、对话作者生平,追溯创作初衷

由于作者是文学作品的创造者,所以了解作者就是了解作品的开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整本书阅读的时候先了解一下作者的生平,探究其创作作品的初衷是什么,然后再展开自主阅读,那么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作品,对作品的主题思想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在教授了《林黛玉进贾府》一文后,教师组织学生在课余时间展开整本书阅读活动,围绕《红楼梦》展开自主阅读。教师首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红楼梦》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那么,你是否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具有什么特点呢?作者的人生经历又是怎样的呢?他为何会创作这样的作品呢?”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课外自主搜索的活动,了解一下相关的背景资料。学生发现当时是清朝末年,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全国上下都认为自己是天朝上国,看上去国家十分繁荣,当时实际上却隐藏祸端。如果结合《红楼梦》展开赏析,学生就会发现贾府的状态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很像,贾府上下生活奢侈,但是却不知道他们已经到了从盛到衰的转折点。再结合作者的生活背景进行思考,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创作思想,作者用回忆的方式将自己的生活经历写了下来,表现了对于往事的追思,对于过去的思考。在这样的分析中,学生了解了作者的创作理念,对作品的理解也更深入。

在学生对话作者的过程中,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尝试了解一下该作品的文学地位。这样学生就能认识到一部好的作品常常在特定的时代有着非同凡响的意义,正是因为作者对特定时代有着深入思考,所以才会创作出具有特定时代意义的作品,对后世有一定的影响意义。

教师在指导学生展开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指导他们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注意教学的系统性和综合性,这样学生就能真正掌握阅读方法,提升自己的综合素养。

王巧燕,甘肃省靖远县第一中学教师。

猜你喜欢
鲁侍萍周朴园整本书
《论语》整本书阅读
从人性的一面看周朴园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浅析鲁侍萍的复杂情感
《雷雨》(节选)
浅析周朴园性格的二重性
硬、安、纯——鲁侍萍没有大改的“真”性情
破解周朴园的“真情”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