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 程焱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能够同时具有显性的科学与人文,两大要素的文本相对并不多见,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从科学的角度来看,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分属两个不同的领域,尽管两者之间有交集,但是能够将这个交集描述的很好的文本相对较少,因此能够选入语文教材的必然是凤毛麟角。认识到这一点再去解读统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课文,就会发现其异于其它文本的意义,因此在教学当中应当深入解读,以在学生的大脑当中构建出一幅科学与人文水乳交融的情境。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次珍贵的在科学当中读出人文、在人文当中读出科学的机会。
这篇课文是由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先生写作的。站在语文教学的角度,用文本解读的视角来看这篇课文,教师应当认识到这是一个以思维科学为武器解读文本的过程,这样的文本解读不仅能够做到准确有效,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与思维能力。因此,在教学《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一课的时候,应当引导学生进入分析、分类、归类、比较、综合、概括、推理、具体化、统化等思维过程,探究运用词语与词语之间、句段与句段之间、句段与言外之意之间的逻辑关系来解读文本。[1]这样既可以认识到文本当中隐藏着的严谨的逻辑关系,同时也能够构建出对科学与人文关系的合理理解。
一、文本解读的科学要素渗透空间
读文首先是读人,本文的作者丁肇中先生1936年生于美国,在台湾长大,是荣获1976年诺贝尔物理奖的美国华裔物理学家。1991年10月18日,《瞭望》周刊为他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情系中华》征文颁奖大会,丁先生便以《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为题,向与会的中国青年学生发表了这篇演讲。[2]稍有科学知识常识的人都知道,丁肇中先生不仅物理方面有着杰出的成就,在科学普及方面也一直非常热心,他对科学研究的理解不仅提升了普通人对科学的认知水平,同时也在社会上营造了一种面对科学应当持有怎样的态度的氛围。初中语文教材作为面向初中学生进行人文奠基的最佳载体,教师在面向学生进行课文解读的时候,要充分将这些营养释放出来,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引導学生在文本解读的同时,实现科学要素的渗透,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打开文本解读的科学要素渗透空间。
这也就是说,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课文的解读,不能只看文字、文本本身,更要立足于文本建构起关于科学的一种整体性认识,要将学生的理解从文字层面上升为精神层面,这种精神的形成应当紧扣“格物致知”来构造——这实际上也就是强调要让学生在课文解读的同时,建构起对科学的准确认识。
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首先教师要对自己的文本解读经验进行一次超越,其次还需要教师放手,要让学生去进行主动的建构。除此之外,还必须关注一些重要的教学细节——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在文本解读的过程当中,学生认知的形成往往取决于细节的圆润性,只有学生的思维在过度无痕的时候,良好的认知才能慢慢的形成。譬如“格物致知”这一概念对于不少初中学生来说就是陌生的,因此在课文解读之前,实际上有一个细节性的工作,那就是向学生解释这个词语,并且尽可能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出对这个词语的理解。当学生认识到“格物”就是“推究事物的原理”、“致知”就是“获得知识”的时候,学生才有可能在“格物致知”的理解之下,去探究丁肇中先生所说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什么意思。
二、文本解读中的科学与人文交融
有人说,《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是一篇漫谈式的论说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题目,提出要论说的问题,即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现代学术的基础就是实地探察,就是我们现在所谓的实验。在这里“格”指推究,“致”指获得……。[3]这样的解读当然是合理的,也是具有共性的,在此基础上,去促进学生在文本解读过程中实现科学与人文的交融,还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努力。例举如下:
从宏观的角度看,在课文的第1段,作者重点所谈的是要在了解自然科学的基础之上去学习自然科学;然后在课文的第2段到第12段,重点论述的就是“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剩余的部分则是提出希望:要让格物致知成为一种文化而存在——只有真正影响人的言与行的,才能被称之为文化,这一点与日常生活中的文化理解是有所不同的,譬如张贴在墙壁上的一些泡沫素材,只是文化的呈现工具,并不能称之为文化。
然后再将目光投向课文解读的具体细节,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作者从《大学》当中选取“格物致知”一词,来描述自己对科学的认识,你认为这反映了作者一种什么样的观点?——应当说任何一届课堂上,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问题都是丰富的,但是在诸多问题当中必须有一个主问题,一个具有灵魂的问题,其它所有的问题应当围绕这个问题而展开,这样课堂的线索才是明确的,同时又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做到枝繁叶茂。
上述这个问题就是笔者在教学中设计出的主问题,通过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更加深入的解读,而学生在解读之后又能够形成很多认识:比如说有学生发现丁肇中原本是一个物理学家,而物理是自然科学的学科,可是丁肇中先生在阐述自己的自然科学研究收获的时候,采用的又不是完全通俗的语言,而是选择了《大学》里的一个读起来陌生但是读下去又感觉内涵十分丰富的词语。这种引经据典就可以看得出在丁肇中先生身上的深厚的人文底蕴,因此我(指学生)认为我们平常的学习也不能过多地被一个学科所约束,应当寻求学科之间的联系,尤其是文理科之间的联系……
应当说这样的认识还是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某种程度上讲学生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的过程,就是“致知”的体现;而学生之所以能够“致知”,又是因为学生对课文进行了深度解读,对作者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体会,站在文本解读的角度看学生的这样一个过程,就是“格物”的过程。因此这已经初步实现了作者的意图走入了学生的内心这一教学目标。
在此基础上,再去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在科学研究当中的所格之物,所致之知,那学生就可以对科学知识有更加全面与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当下自然科学所强调的“科学探究”,本质上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格物致知”……
三、从科学与人文的交融看语文的综合性
相对于一般课文的解读而言,《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样一篇课文,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教学意义无疑是丰富的:学生对课文标题的解读可以认识到“应有”是“应该有”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本来是没有的;对课文内容的解读可以认识到“应重视”是“应该重视”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本来是不重视或不够重视的。[4]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教师引导得当,那学生解读这篇课文的过程,可以成为一个学生与作者对话的过程:学生在自己对科学的理解基础之上,通过与文本、与作者的对话,去实现对科学认识的层次提升,去发现科学的精神原来可以用传统文化来解读……这样的认识形成,无论是对于帮学生树立科学的理性认识,还是对于帮学生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来说,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面向本文,追求科学与人文的水乳交融的教学效果,真正的意义也就在此。
参考文献:
[1]覃永恒.进入思维过程,运用逻辑关系解读文本——《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学设计[J].中学语文,2019(22):15-17.
[2]冯慧敏.发人深省——《应有格物致知精神》阅读导引[J]. 中学语文教学,2002(8):34-34.
[3]刘萍萍.应有格物致知精神[J].语文教学通讯,2002(13):38-41.
[4]江宇林.是“应有”还是"应重视"[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初中生版,2017(3):76-77.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教师专业共同体视阈下的中职名师工作室建设研究》(课题编号B-b/2020/03/34)的研究成果】
王毅,江苏省淮安外国中学教师。程焱,江苏省淮阴商业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