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盼盼 高国彩
(北京科技大学天津学院 天津 301800)
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体育类课程思政建设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增强学生顽强拼搏、奋斗有我的信念,激发学生提升全民族身体素质的责任感。高校体育公共课和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即“立德树人”。因此,推动体育公共课与思政的有机融合,有助于解决好体育教学和思政教育“两张皮”的问题,是当前大学体育教育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目前高校公共体育教学包括运动技能、目标、技巧、素质等项目。根据教育部颁发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要求,高校体育教学的课程目标涵盖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社会适应目标五个领域目标。立德树人成效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这就要求体育教学不仅传授体育相关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也承担着帮助学生塑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责任。将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有机结合,形成协同效应,最终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思政教育课程是高校学生必修课之一,传统的思政教育比较枯燥,难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而高校体育公共课是学生入学必须选修的科目,思政教育可以与体育课有机融合,使两种不同科目形成协同效应,潜移默化地培育学生核心价值观,激发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
在高校教育过程中,着重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才能提升就业的筹码。在提升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还要注重思想的提质。如排球课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田径课培养坚忍不拔的韧劲,大学生创业中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等。要以体育课程为基础,深化思政教育的融合,提升高等院校就业软实力。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在全国高校思政会议上,提出让“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可见思政教育的重要性,与体育公共课协同教学的重要性。体育公共课程是高校课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体育课程的育人目标就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与精神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与思政教育目标相契合,不容分割。强化思政教育与高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有效融合,是把党的十九大和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精神落到实处的重要举措。
面对当前的“课程思政”体系与结构,打破思政学科与其他学科间的局限与禁锢非常有必要。结合各个学科的特色与育人目标,寻找思政教育与其他学科间的通识之处与契合要点,以此培养与塑造学生的人文内涵与精神素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既能够锻炼学生的身体,又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协同发展,有利于培养与锻造学生优秀的体育精神、人文内涵,增强课程思政教育效果与高校体育教学水平。
从传统意义上看,体育课的教学目标主要体现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传授学生体育技战术及讲授体育文化方面。在“立德树人”及大思政的背景下,要求体育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增加思想政治方面的教育内容,其本质也是提升体育教师思政素养。教师是专业课程和思政教育相互融入的关键环节,因此,要转化体育教师对思政教育的认知,创新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机制等,构建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全面人才”,推动“育人”和“育体”相互转化,奠定体育课程思政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体育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是大势所趋,要探索与体育教学相关的各个关节,制订符合本校的体改方案。建议从制度层面、教学层面及体育教师层面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措施。
第一,制度层面。“高校在体育课程思政实施过程中需要从顶层设计制定相关的制度保证。”[2]要在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体育教学体系建立、体育教学的考评等方面制定相应的制度,保证体育思想课在高校贯彻落实。
第二,教学层面。深刻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重要论述,在体育教学实践中潜移默化地将中国的体育精神、体育梦等价值观念纳入体育教学层面,针对不同的体育项目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创新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和团体协作意识。
第三,教师层面。体育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知程度及体育教师自身的思想政治能力对实现体育思政起着关键作用。体育教师是实现育体和育人的主体,提升体育教师思想政治素养,加强体育教师师德的建设尤为关键。体育教师要自觉、主动地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并结合体育课程的特点,创造性地把思想政治贯穿到整个体育课程,充分挖掘体育教学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契合点,使学生的自身价值得到充分实现。
在体育课程融入思想教育的过程中,需要重新审视传统的教学模式,在“立德树人”的要求下,体育教师与学生深度的交流和沟通是实现体育课程思政的重要手段。现阶段,对于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实施路径建议从以下三方面着手:
一是继承和发展。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在学生身体素质、技术能力,心理培养等方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十九大以后,我国的社会矛盾发生了变化,在思政格局大环境下,要求高校体育教学在传统的教育教学基础上,结合实际的教学内容,穿插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扩展“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空间,丰富教学课程。
二是课内和课外。体育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精心设计符合体育课程的思政内容。高校体育公共课项目较多,内容多样,体育教师需分层次实施教学手段,如隔网对抗项目需合理制定相应的规则,体现集体协作的精神。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堂体育教学的延伸,是对课内学习技术的检验。体育教师要利用班级和校内外联赛,在技术动作、比赛战术和心理等方面在精神层面加以引导,在比赛中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
三是过程和考评。体育教学的结果是通过课堂教学过程实现的,教师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及学习情况,在过程教学中给予干预,使过程评价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目标。在传统体育考评中,并未涉及学生在思政方面的表现。在现阶段体育考评中,要对学生考评评价指标的选定、指标的权重加以量化,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积极性,实现育人与育体的教学目标。
由于很多高校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时,没有重视学生教学主体性作用的发挥,教师也缺乏对学生个性化特征的了解与掌握,没有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与创新教学手段,影响和制约了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协同育人作用的发挥。鉴于此,高校在公共课教学时,要重视教学方案的优化与创新,将思政教育融入培养方案与规划中,以课程设计、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等方面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学生学习与成长发展的需求,优化思政教育与公共体育课程的教学路径与教学结构,合理设置安排教学课时与课程。此外,“在日常的思政教育中重视体育文化、体育精神的融合与渗透”[3],并在体育教学项目中重视思政育人内容的融入,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学习、掌握并逐渐具备良好的素养,同时也能够增强思政教育与体育教学协同育人的实际效果与水平,实现协同育人的目标。
2018年10月,教育部出台《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进一步强调:深化高校教师考评评价制度改革,坚持分类指导与分层次评价相结合,根据不同类型高校、不同岗位教师的职责特点,教师分类、分层次、分学科设置评价内容和评价方式。
构建育人育体、健康第一的体育课程考评体系,有助于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要从传统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入手,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体现学生道德素质和核心价值观,建议高校体育公共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如表1:
表1 体育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体育教学质量的评价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的能力,还有助于提升其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建议高校体育公共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如表2:
表2 体育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高校体育公共课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是新时代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方向,体育教师在整个实施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高校要更新办学理念,从体育教师认知的转变、制度保障及实施路径等方面,采取适合的融合形式,同时建立学生和体育教师考评机制,确保体育教学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协同效应得到有效发挥,达到“育人”“育体”及“立德树人”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