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液氯生产系统的安全性

2021-09-25 06:47聂常昆王祖芳
中国氯碱 2021年8期
关键词:液氯钢瓶碱液

聂常昆,王祖芳

(新疆至臻化工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新疆 石河子832000)

氯气常温常压下为黄绿色,是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是空气的2.5倍,常温下把氯气加压至600~700 kPa或在常压下冷却到-34℃都可以使其变成液氯。液氯是一种油状的液体,是氯碱工业的主要产品之一,氯中混合5%(体积)以上氢气时有爆炸危险。作为一种有毒气体,一旦泄漏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并溶解在黏膜所含的水分里,生成次氯酸和盐酸,对上呼吸道黏膜造成伤害,次氯酸使组织受到强烈的氧化,盐酸刺激黏膜发生炎性肿胀,使呼吸道黏膜浮肿,大量分泌黏液,造成呼吸困难,症状重时,会发生肺水肿,使循环作用困难而致死亡。工业生产液氯分为低压法、中压法和高压法。低压法为0.078~0.147 MPa(表压),冷却温度为-35~-40℃。中压法为0.245~0.490 MPa,冷却温度为-15~-20℃。高压法为0.98~1.17 MPa,用15~25℃水冷却即可液化。新疆至臻化工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采用低压法生产液氯,生产工艺为:将经过干燥、净化、加压后的气态氯气,送入列管式冷凝器(冷量由螺杆制冷压缩机提供)与氟利昂进行间接换热,低温冷却成液体氯,贮存在计量槽或贮槽内,再经计量后,用液下泵装入液氯钢瓶待售。中国氯碱工业协会2012年起草了《烧碱行业安全准入条件(征求意见稿)》,从生产企业布局、生产装置及工艺要求和安全设施、液氯储存和运输要求、安全标准化要求以及责任、监督与管理等几个方面对烧碱行业实行安全准入。《准入条件》中要求,新、改、扩、迁烧碱项目必须全部采用离子膜法生产工艺,于2016年1月1日起,安全生产许可证到期后不再换发。特别指出液氯生产推荐采用无氨液化等先进工艺,逐步淘汰氨冷冻盐水液化工艺;液氯包装必须采用液下泵等先进工艺,严禁采用汽化器液氯包装工艺;新建液氯贮罐厂房必须密闭;应设置事故氯气吸收处理装置,具备24 h连续运行能力并具有处理大量泄氯的能力,其动力和控制系统供电采用双电源供电并具有自动切换功能;液氯钢瓶充装必须采用自动充装系统,在液氯钢瓶充装、储存区域应配备死瓶处理、移动式抽空装置和真空吸收房等氯泄漏应急处理设施;液氯槽车充装必须符合液氯汽车罐车充装站设计规范。该公司根据生产工况设计、建造了液化包装区密封和配套应急吸收装置,通过实施使液氯生产的安全性大大提高。

1 设计思路

新疆至臻化工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至臻化工”)为达到氯碱生产的准入条件,需对液氯包装现场进行安全改造,并增加泄漏处理应急装置,确保生产、人员的安全性,确保达到安全和环保生产的要求,并保证能够具备从业资格。

2 设计研究过程

2.1 对液氯包装区进行封闭并增加氯气泄漏应急吸收设施

(1)将整个液氯充装区及重瓶区进行封闭,厂房框架1 m以下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1 m以上全部用符合安全和建筑要求的复合夹芯板进行封堵,厂房东侧南北通透方向装两扇大门以便液氯钢瓶的装车,厂房北侧开小门,用于人员出入和作为应急逃生通道。

(2)增加2台应急吸收风机,2台风机串联,可同时对储槽区、包装区及死瓶处理室进行抽吸,也可通过风机进口阀门控制单独对泄漏部位进行抽吸,进口风管四周环绕储槽区、包装区及死瓶处理室,每隔一段距离向下引一截抽气管线,保证抽吸无死角。

(3)储槽区、包装区及死瓶处理室分别加装自来水管线、30%液碱管线,一旦储槽或液氯钢瓶出现氯气泄漏,及时打开配比合适的碱喷淋对氯气进行吸收。

(4)在液氯包装工房内增加两道明沟,以备喷淋后的碱水及时排走,明沟汇集到地位坑,上部安装卧式自吸泵,配套管道以便将地位坑的碱水抽取后送到次钠吸收岗位。

2.2 液化操作室、包装操作室、死瓶处理室改造

(1)将现有液化材料库房腾出,作为新的包装岗位操作室,将包装现场的复秤电子显示屏移至新的包装操作室内,将新操作室北墙打洞安装一块钢化透明玻璃,液氯包装室外的电子秤显示可以通过玻璃在操作区看到。

(2)将现有的包装休息室改为密闭的泄漏钢瓶处理室及死瓶处理室,在室内安装自来水管线、30%液碱管线及喷淋设施,并配套安装抽气管线,真空室内增加明沟与包装区明沟联通。

2.3 增加应急吸收装置

设备主要包括:2个钛材板式换热器,2个碱液储槽、2个吸收塔和2个循环吸收泵,泄漏的氯气可通过风机吸收至吸收塔,通过两级碱液循环吸收塔进行吸收除害。整个厂房进行封堵后,厂房内的所有仪表、电气全部更换成防爆等级。

3 应急吸收工艺控制流程

3.1 整套装置的基本构成

本装置主要由2台风机、2台冷却器、2台吸收泵、2台应急吸收塔、2个集液槽,配套压变、热电偶及管道连接组装而成。

3.2 装置过程控制介绍

液化工段储槽区和包装区因设备或管道泄漏的氯气、管道设备内残留的氯气,由风机抽至应急吸收装置一段吸收塔底部,与吸收塔上部循环喷淋的碱液逆流接触进行吸收。碱液在开车前在应急吸收罐内配置成浓度为15%~20%的溶液,在吸收过程中,未被完全吸收的氯气由一段吸收塔顶部排出进入二段吸收塔底部,与塔上部喷淋的碱液逆流接触进行再吸收。二级未吸收完的通过喷射器进行抽取,整个氯气系统进行密闭循环吸收。

吸收液进入应急吸收罐由一、二段吸收循环泵循环吸收使用,循环的碱液通过列管冷却器换热,保证吸收温度在40℃以下。吸收液通过过碱量分析,达到工艺指标后由泵输送装车。应急吸收工艺参数见表1。

表1 应急吸收工艺参数

3.3 应急吸收工艺装置运行情况

2020年7月20日,装置开始空载试车运行,向集液槽内加水至1.0 m,然后加30%液碱至1.6 m,保证碱液浓度在15%~20%,分别开启一级循环泵和二级循环泵,开始打循环,开启冷却器循环水进出口阀,使稀碱处于循环冷却状态,观察一二级吸收温度,保证<40℃,随后先开启单台风机抽包装区,测量进口风压为1 862 Pa,满足其设计要求1 733~2 734 Pa;同时开启2台风机抽包装区,测量进口风压为2 128 Pa,进口各个风口负压较为明显,风机运行过程中检测电流正常。随后开启吸收泵和冷却器试水运行,喷淋过程阻力对风机负压几乎无影响。

7月21日,在2台风机同时运行的条件下,在新建的死瓶处理区进行了烟雾弹实际投弹演习,拉开烟雾弹后把死瓶处理室的门关闭,通过观察口观察,大约20 min可将全部散发的烟雾吸收掉,没有出现向外泄漏的现象。在吸收过程中打开喷淋阀后通过碱液和风机同时处理,约15 min吸收完毕,达到了对泄漏气体完全吸收的目的。

7月22日,在全开2台风机的条件下,在包装区进行了烟雾弹实际投弹演习,把包装区所有的门窗全部关闭,拉开烟雾弹后观察烟雾被吸收的情况,由于烟雾弹产生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部分气体直接飘到工房的顶部,通过顶部的排风口飘到了大气中,刚开始产生的烟雾气体被抽风机抽走进行了吸收,同时离风机较远的抽风口抽气压力偏低,抽气速度较慢,针对问题立即组织开会,讨论确定整改方案:将原来抽风口管线改成四趟管线,尽可能减少抽气的阻力,7月25日整改后再一次进行投弹演习,运行效果比前期有了很大改观,在吸收过程中打开喷淋阀后通过碱液和风机同时处理,约15 min可吸收完毕,保证了对泄漏气体全部进行吸收处理。

为了更加真实的检验装置的可靠性,公司安全管理部门、车间及生产技术科全体人员精心讨论,拟定详细应急预案,经公司领导批准,组织了一次在死瓶处理区的真实演练。7月26日对厂家返回的钢瓶(钢瓶中有少量氯气)进行了人为泄漏演练,人为打开瓶阀后将钢瓶推入死瓶处理室,开启应急吸收装置,通过观察大约25 min可将全部散发的氯气吸收掉,没有出现向外泄漏的现象。

4 结语

(1)液氯包装区进行现场安全改造,确保泄漏氯气直接进入吸收装置,充分吸收,不会对人员造成伤害,为安全生产提供了保障,一定程度上杜绝重大危险源造成的重大事故,此效益大于投入值。

(2)液氯包装区现场安全改造,对目前乃至今后的生产增加了安全保障,杜绝了液氯系统在事故状态下向外界扩散氯气,最大限度防止了氯气泄漏蔓延的发生。

(3)使公司具备了氯碱生产从业资格,公司的发展和环境保护相互协调,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液氯钢瓶碱液
液化石油气钢瓶爆炸性质分析
液化气深度脱硫系统对液化气脱后硫含量的影响
氯乙烯合成废碱液的循环利用研究
盐水工序碱液输送系统泄漏原因及解决措施
液化气脱硫醇装置提高碱液利用率研究
钢瓶为什么涂成不同颜色
如何扑救石油液化气钢瓶火灾?
基于钢瓶电子标签的钢瓶管理探讨
液氯气化器及防止三氯化氮积聚问题
专用工具在液氯瓶阀上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