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
教学目标:本次作业设计致力于让学生通过了解苏轼的作品创作背景及他个人形象,学习作者在遭遇人生困境时的旷达胸襟。
依据总目标确定本次作业的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苏轼的创作背景。
过程与方法:学会搜集整理资料。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在逆境中自我派遣的特殊心境,培养学生用心去人交往,与人共事,与人友好的学习精神和互相关心爱护的优秀品质。
学情分析:初二共有两个班一共61人,两个班级的学生经过初一一学年的学习,部分学生能形成自己较有效的学习方法,部分学生学习习惯不好,不喜欢看课外书,没有学习语文的兴趣,导致语文基础知识不扎实,尤其害怕写作文。
由于班里留守儿童较多,家长监督不到位,课后作业完成的情况非常不理想,一些学生不写作业,尤其是家庭作业,两极分化比较严重,阅读和写作能力普遍较弱,这就导致班级发展不平衡,两极分化现象比较突出,所以在作业上一定要做到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把写作和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正确处理读和写的关系,做到多写多练,分层优化作业内容。
教材分析: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一共有六个单元,其中四个现代文单元,第一单元新闻类文章,第二单元记叙类文章,第三和第六单元是文言文单元,第四单元为散文类,第五单元为说明类文章,两个文言文单元课文的选编主要是从文章的难易程度来编写的,我们在设计作业时也要针对这一特点,以单元为单位,设计由易到难、逐层分级的作业。
单元教学分析:本单元一共有4篇文章,以写景为主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本课主要以反复朗读为主,加以小组合作探究,借用多媒体教学来完成教学任务。结合单元目标设计《记承天寺夜游》的分层作业。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被贬黄州后,和好友张怀民在承天寺夜游时写下的文章。我将学生以组为单位,安排学生通过上网、阅读等方式查找资料,了解苏轼的生平经历,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借助工具书课下注解来完成翻译,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归纳文章的主题。
作业全文:由易到难,结合单元目标将作业分为三个层次,由不同组的学生来完成。
第一层次作业:鼓励学困生,完成作业相对困难的学生,让他们有完成作业的成就感。作业为:将所学到的本课“苏轼被贬之后拥有博大胸襟”的故事讲给同学或父母听,完成之后谈学后感想。
第二层次作业:要求优等生和中等学生完成,结合所学的内容设计一个思维导图或知识树。
第三层次作业:全班学生完成,向学生推荐《苏轼传》及他的其他作品。
作业布置意图:优化课后作业,鼓励各个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实际情况进行选择,第一题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基础较差的学生也可以很轻松地完成,在給同学或者父母讲解时,自己就成为一名老师,很有成就感,而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结合文章内容,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深度理解文本的思想感情,同时也提高了写作能力。基础好的学生在完成思维导图时,已经学会了知识梳理,在头脑中已建立起知识网。不同层级的学生在课后作业的驱使下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有利于提高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
完成标准:每个小组都包括三个层次的学生,其中优生来带动基础比较弱的学生,如果小组内基础较差的学生能完成第一题,就给小组加一分,同时对能独立完成作业的学生,用“坚持就是胜利”等话语加以鼓励,以激发那些不爱完成作业的学生,让他们对作业产生兴趣。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在写作方面我会给出一定的建议,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优化他们的作业,同时对于有能力、有时间的学生,建议课后多看一些课外书籍。
结果使用:自从实施了分层作业之后,学生更加喜欢写语文作业了,他们在写作业过程中获得了完成作业的喜悦感,老师的鼓励、小伙伴的表扬,调动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他们也就更愿意完成作业,有些学生也跃跃欲试地想挑战一下程度较深的题,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种进步,在平时考试、小测中学生的进步很大,及格率有了较大的提高,成绩较优秀的学生也得到了发展,在思想认识、文本梳理、阅读上都有很大的进步。
《记承天寺夜游》的分层作业设计充分落实了新课程标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锻炼了学生。因此,在优化作业中教师还需要采取多种方式设计分层作业,真正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享受到作业的乐趣。
■ 编辑/李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