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华 吴治新
为进一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五项管理”要求,切实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推进素质教育,哈尔滨市继红小学在“追求优质教育,实践主动发展”办学理念指导下,始终将优化作业设计作为长期关注的教学问题。
一、日常作业——兴趣为主、弹性管理
设计“有营养”的日常作业。低年级不留书面的家庭作业,在日常的课堂作业中,通过分层作业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1.数学作业本——“今天你十一了吗?”
每天一页的数学作业本以往都是小田字本10道题,但学生答题的速度有差异,为了对学生进行个性培养,关注差异,我们会每天出2道不同难度等级的“自选套餐”,这样10道题保底的情况下,速度快、能力强的学生会在教师的激励下选择1~2道“套餐题”,既有效利用了时间,又拓展了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习主动性。这样“今天你十一了吗?”不经意间成为了年级里的流行语。
2.习字本——书法家的字词句
习字是学生学习字词的关键环节,在习字本的前半部分内容是学生保底完成的内容,学有余力的学生,每课的习字本下面的空白格就成为了学生们展示的“阵地”,每个人根据自己的能力每天在完成习字后,会自主选择本课的易错字、多音字、关键字、形近字等进行相应的扩词、造句,养成勤于动笔的好习惯。
3.数学、语文课课练——“我是小老师” 巧用订正栏
课课练是由学校教师自主设计的随堂练习,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知识。课课练中设计“我是小老师”的栏目,巧用订正栏的位置。有做错的,不仅要改错,还要完成“小老师”在订正栏出的“拓展题”,这样“小老师”需要做“出题人”,有效利用了时间,提高了自己的能力;做错的学生也通过拓展题进行了有效的巩固和夯实,一举两得。
设计“有模块”的预习作业。结合学校的“三案多模块”教学模式,在中高年级中,教师将预学案分层设计,遵循“一般层次”学生低起点、多鼓励;“中高层次”学生有变化、有综合,促个性张扬,呈现为:基础型预习单、自我评价型预习单、能力提升型预习单。“基础生字型预习单”学生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培养自学能力,学会“走进书本看书”;“自我评价型预习单”是将课文读三遍,初读思考课文主要内容、细读课文试着自己提问题、再读课文写感想与批注。“能力提升型预习单”需要自主搜集资料,随时将有用的信息记录、筛选、整理、分析形成结论。在这一过程中既培养阅读兴趣,又有利于完成语文课外阅读的目标。
设计“有导向”的个性作业。
自我选择。高年级知识复杂内容丰富,结合学生特点,将数学作业本分为必做部分和选做部分。例如,四年级下册运算定律这一单元,每天设计不同类型的计算练习为必做内容,选做部分设计三种题型,第一种是两道容易出错的计算题;第二种典型错题进行订正;第三种变式题型,自主选择,可以选做一道,也可以全部做完。遵循自主选择的原则,既为基础薄弱的学生减轻了难度,也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了思考和提升的空间。
评价多样。分层评价也是实施作业分层的重要保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评价标准,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和激励功能。例如,学校为学生设计了习作专用纸,在习作格的基础上,增加了习作要求、批改要求和评价标准,为不同程度学生习作和自评明确了方向。教师评价,对C层采用表扬评价,寻找闪光点;对B层的学生采取激励性评价,鼓励创新,促使积极向上;对A层的学生采用竞争性评价,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促使他们不断超越自己。
二、实践作业——拓展应用、挖掘创新
学校根据节假日的时间设计符合学生发展,“量体裁衣”的实践作业。
建立“主题大排档”。主题下的实践作业,促使多元智力发展。如五年级的“群文阅读”,突出单元结构化文本,自主选择同主题下的文章,从不同角度对文本进行个性化“批注”,学生和文本近距离“亲密”对话,随心、随悟。教师依据贴近学生实际的“议题”设计主题内容:作者体裁、写作风格、表达方式、阅读策略等,扩大学生视野、加大阅读量,有效为“小初衔接”蓄能充电。学生结合自己的特点,自主选择完成难易程度不同的任务,促使个性得以张扬,情感得以体验。
建立“一版多模块”。实践作业的设计改变了以往“一纸一版”的作业形式,增加了适合不同程度学生的“一版多模块”的主题作业。如《图形的变换》这个单元,学生可以从ABC三个模板中自由选择,虽然都是相同的内容,但模块的分层建构不同,教师在评价批改中,依据学生的个性选择、差异,让不同程度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建立“创新多样化”。每个学生都有其擅长的智力技能,实践作业的布置也要形式多样化。如数学《认识图形》单元,学生既可以利用七巧板摆一摆、借助书后提供的图形样例拼一拼,也可利用图形知识画一画场景,讲一讲故事。通过不同的作业形式,关注多维学习目标,既关注作业的结果,更关注学生的作业态度、作业习惯和作业过程,发挥作业的多方面教育效益。
三、探究作业——启迪思维、提升能力
精心设计,制定方案。每个或几个单元结束后,教师给学生提供源于生活,能驱动思考和探索的作业主题。以“我是小小数据分析师”为例,首先设计活动方案:活动目标、操作流程、活动要求及评价方案。学生分组:组长、资料收集员、整理员、图表绘制员及展示汇报员。学生搜集整理数据,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制成统计图或统计表,在整理和分析中将知识与生活联系并合理分析,增强用数学眼光看世界的能力。
精准实施,提升能力。实施阶段,采取规定时间内分阶段完成或根据自身情况自主决定完成时间两种形式。通过查阅书籍、在线搜索、咨询、请教等方法收集有关资料,到生活和社会大课堂中寻找相关信息;通过组内交流,動手操作,结合美术、科学、综合等学科知识,从不同的角度多方位认识和感受知识的本质。通过希沃白板等软件,展示汇报研究过程,呈现多样作品:有的用简单的条形统计图,有的不但绘制出了复式折线统计图,还能配图、画图表等辅助手段对数据进行分析。在小组交流中形成自己的思考,在互相磨合中,分层于无形。
精深研磨,异彩“分”“层”。为增长知识、提升能力、训练思维,学校开展了“一字一世界”的语文项目式学习活动:一字多法——多视角。围绕最感兴趣的一个字,从字源、联系生活、成语、谚语、古诗词的积累、带有该字的名人介绍、相关字族简介、文字背后的故事、其他学科的延展等角度开展相关探究活动,旨在开阔学生思维,由一字延展开,探寻汉字王国的奥秘。量力而行——多选择。在设计活动时,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采用“3+X”的模式,如果独立完成,至少选择3个角度探究;如果团队合作,至少有3名成员,围绕一个字,从不同角度完成探究活动。展示评价——多维度。知识地图、思维导图,色彩明丽、层次分明;视频录播、现场讲解,双线并行、精彩绝伦,线上线下双联动;个人、小组,评比方式多样化,学生、班任教师、科任教师,评价主体多元化,可谓人人参与。
学校还可积极探索结合跨学科实践活动进行融合型作业设计,开阔视野,启智润心,培养良好的学习品质。在学习《养蚕》这节科学课时,学生亲自动手养蚕、观察蚕,将科学知识与语文、美术、信息技术等学科有机结合。科学课上教师指导学生将所看到蚕卵的颜色、样子变化以表格的形式记录下来。美术教师带领学生用画笔将其变化过程用心地勾勒出来。语文教师让学生用文字记录变化过程。信息技术教师指导学生收集查找资料。多学科融合作业给学生自由、自主、独立的小天地,体验收获成果的愉悦感。
■ 編辑/陆鹤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