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
[摘 要]文章围绕新冠疫情下在无锡市教育电视台的一堂线上录播课和更多在直播课中的经验积累和思考,探索通过线上教学培养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途径,让学生品出历史的“厚”“薄”“活”:读“厚”是基础,读“薄”是关键,最终把历史读“活”。这也是一种教育的点滴求索和记录。
[关键词]线上教学;史料实证;“厚”;“薄”;“活”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25-0074-03
高考下我们更需要培养具备创新思维的人,他们既独具匠心,又拥有敢闯的心。这就要求教育者不忘初心:我们面对和培养的是人,而不是考试的机器。因新冠病毒疫情而居家隔离的期间,线上教学让师生们迎来教与学的革命:通过屏幕的方寸空间,教师可以呈现丰富的史料,让学生在直播课结束后还能通过回放慢慢品味和消化;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去大胆地假设、小心地求证,利用网络的时空延伸性去探索更多学习的可能。如何扬线上教学之长为教学的本质和初衷服务是值得思索和总结的。
新课标将“史料实证”列为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这或许说明了在现实中,这样一种求真求实的精神是要继承和发扬的。“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和方法。其一般以史料分类、史料辨析、史料运用、观点论证等形式进行呈现。笔者觉得这不仅是要对学生培养的学科素养,更应该是教师首先要具备的专业能力,把历史读“厚”“薄”“活”是师生共同的目标和教学相长的过程。
一、不同类型史料间相互印证:把历史读“厚”
笔者在对《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进行备课时,发现其内容庞杂:城市、市场、商品、商人、货币、商路……如果所有内容都走马观花式地讲一遍对于课堂教学而言既不现实也不可取,于是笔者采取了以下方法:聚焦城市这个点,以此作为切片来窥商业这个大物的纹理。研究的材料也有很多,包括教材、文献典籍、考古遗存、口述证词、史家研究、文艺作品等。从多个角度去选择素材,既可以将历史课堂下沉到某个点,又可以展现历史课堂的“厚”。学生在直播课结束后可以通过网络去进行更深入的探索:教师上课聚焦了城市,学生则可以通过市场、商品、商人、货币、商路等主题去了解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他们同样可以按照直播课上史料实证的方法去灵活探究:有的选择传统的文献材料;有的使用人文学科的研究成果;有的在正史和诗歌文学中发现争鸣;有的留意民间亚文化方面的材料,并参考了有关学者的田野调查报告。这种授之以渔的课堂和学生的探索本身就是有趣味、有意义的。
“城市”,这是我们再熟悉不過的词语,而早期的“城”与“市”实际上是有不同的功能的。笔者在课堂上呈现了几组材料。第一组材料是《说文解字》中“城”与“市”的不同定义。“城,以盛民也,从土从戎”,正如我们看到的很多城墙一样,它起着防御作用,最典型的莫过于长城了,所以城突出了其政治功能;“市,买卖之所也”,所以市强调了其经济功能。第二组材料是东汉东门市画像砖,可以看出东汉的城与市也是界限分明的,市是有专门场所的。第三组材料是《礼记》中的定义“城,郭也,都邑之地,筑此以资保障者也”,从中依然能解读到城郭是起保障作用的。这三组材料选择了不同时期的文献典籍和考古遗存,帮助学生通过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相结合的方式去认识历史。
关于“市”的交易时间限制,这里也呈现了两组材料。第一组材料是《周易·系辞》中的记载:“包牺氏没,神农氏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这里的“日中为市”说明交易必须是在白天。第二组材料是《韩非子》里郑人买履的故事:“郑人有欲买履者,……及反,市罢,遂不得履……”“市罢”说明时间到了市就打烊了。
关于“市”的空间限制和管理,汉朝长安城是怎样的呢?《文选·西都赋》里说道:“长安立九市,其六市在道西,三市在道东。”长安城的市也是严格分开的,有西市6个,东市3个。《三辅黄图·长安九市》里说:“当市楼有令署,以察商贾货财买卖贸易之事,三辅都尉掌之。”说明市有专门的朝廷官员管理。到了唐代呢?课堂上呈现了一张唐代长安城坊里及名人住宅分布图,唐太宗的文臣武将、唐玄宗的大臣都住在靠近皇城的内一二环,引发安史之乱的两个重要人物差不多住在三环到五环。还有东市和西市,说明当时住宅区和商业区是严格分开的,买不同的东西得专门跑不同的地方,楼下是没有小餐馆的。
到了北宋,“自大街至诸小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即无空虚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这是文献典籍里的北宋印象;而打开商业气息扑面而来的画卷《清明上河图》,跟随张择端漫步在东京大街上,我们可以看到人头攒动的繁华都市,听到嘈杂热闹的市场叫卖,逛累了还可以立刻走入巷子回家打个盹……很明显,这幅宋代画卷告诉我们北宋的市与住宅区是紧挨着的,它们之前的界限已完全被打破。而画上的商店种类繁多、百货汇聚,商业功能完善,我们居然还能看到“外卖小哥”。宋代除了能去草市(城郊的集市,似今天农村的赶集),还能在瓦舍勾栏处欣赏雅俗共赏的歌舞音乐、聆听教化人忠义爱国的说书戏曲……此外,宋太祖赵匡胤的御令上是这么说的:“京城夜市至三鼓已来,不得禁止。”这说明夜市是明文允许的,商业活动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督。南宋文豪陆游更是用“今朝半醉归草市,指点青帘上酒楼”表达了一种被熙攘商业包围下的意犹未尽。
关于北宋商业的突破和变革,引用的材料类型是多样的。不同类型史料间的相互印证就是一种历史实证精神,它是从不同的维度去认识历史。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历史的客观性不变,但我们掌握的材料越丰富,我们的思考越多,我们对历史的认识就会越“厚”、越深刻、越饱满。
二、史料出入时小心求证:把历史读“薄”
同样是关于“市”的交易时间,教材提到北宋才有夜市,也就是说唐朝对市的时间是有限制的。这里就引用了两组针锋相对的材料:“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这段《唐六典》中的史料说明唐代是日中为市,是没有夜市的。而唐代王建的诗 “夜市千灯照碧云,高楼红袖客纷纷。如今不似时平日,犹自笙歌彻晓闻”和薛逢的诗“洛阳风俗不禁街,骑马夜归香满怀”明显让我们感受到了唐代夜市的热闹。这种出入我们应该怎么看?唐代到底有没有夜市?史料实证的第一要义应该是思考史料的正确性,《唐六典》作为我国现有的最早的一部行政法典,是唐玄宗时期官方修订的;而两首唐代诗词则真实性要弱一些,但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这时候就需要对史料进行深入分析:首先,不妨看一下材料的出处。正式的官方记载或者说官方要求是没有夜市的,这应该是早期的禁令,但是唐诗则描绘了正常市井的生活画面,人们已经离不开商业了,它不仅仅是买卖,更是生活,禁令也伴随着需求开始解禁。“唐代及之前,城市实行宵禁制度,只在元宵节弛禁三日,谓之放夜。直至宋代,宵禁制度才被突破,城市中彻夜灯火通明,笙歌不停”,所以完全意义的繁华夜生活确实是从北宋才有的。其次,宋代的变革并不是断裂式的突破,而是唐代内在文明的厚积薄发,瓦解于宋代的市的时间限制在唐代中后期已经逐渐开始出现松动。这也说明了中华文明的渐进发展和积累演进,在历史的经验中取得一个又一个新成果。
本课中古代的商业发展聚焦的是城市这个点,尤其以北宋作为城市功能转折和变革的时间界碑。我们经常用“革命”一词来突出北宋出现了近代社会的诸多特征,本课内容是从商业变迁的角度来突出北宋的商业革命的:空间上,打破市与坊的界限;时间上,出现早市和夜市;种类上,草市更普遍,还有瓦子等娱乐场所;管理上,交易活动不再受政府的直接监督。从中可以看出城市的经济功能更明显。《清明上河图》更是用熙熙攘攘的繁华为我们奏响了一首太平盛世的颂歌。可是在这幅画绘制后不久,北宋王朝也由于积贫积弱的和窝囊的抗争而覆灭了。那么这里面的矛盾又如何解释?
首先,《图像证史》中说,图像既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史料,又是一种带有欺骗性的史料。图像之所以带有欺骗性是因为艺术有自己的传统表达手法。这种用绘画引发的课堂争鸣让学生在史料实证中得出基本的认识:绘画作为史料研究的论据是要有所保留的。
其次,我们可以从多方面来印证北宋的繁华,如它的商业化、市场化、货币化、市民化、城市化、原始的工业化……很多海外汉学家认为“宋代近世说”要比“晚明资本主义萌芽论”更有说服力,但我们也能用“积贫积弱”“窝囊”等词语和它的结局来贬抑它,这似乎能成为一个辩题。而辩论和争鸣的背后,除了去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发散性和批判性思维,也让我们感悟到史料實证很重要的任务是去思考历史评价的标准问题:我们看待历史,是更多对结果进行关注从而影响情感的取舍,还是能更超然物外地去评估它在发展过程中的表现。就北宋的商业革命而言,将其放入历史的大江大河,才能发现它的了不起。这样对评价标准的思考其实就是把历史读“薄”。
三、史料实证完成后把历史读“活”:求真求实、人文主义下的历史观察与思考
读“厚”是基础,读“薄”是关键,但最终目的是把历史读“活”。不同类型史料间的相互印证、史料出入时的小心求证,都是一种求真求实的史料实证意识和行为,它的意义就在于历史本身是作为一条流动、发展的长河,“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我们不是为了证明某个孤立的知识点是或者不是,而是通过丰富的史实去全面和延展性地看我们的传统和历史,进而才能更好地去指导当下和未来。这何尝不是我们当下倡导的“文化自信”?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去更好地面向现实。当然这不是一节课的事,而是长时间的功夫和修行。
我们在课堂中聚焦历史的某个点或片段时,其实是做到了历史的下沉和真实,不是泛泛而谈,而是精准和踏实地触摸到实在的人或事,但我们的观察和思考却是通过更多角度来进行的。线上教学的史料实证就是在不同角度下的、求真求实的探索。通过线上教学进行素材的点滴积累,对教师而言,可以不断培养专业能力,这个能力既包括对历史事实敬畏的教学良知,也包括对历史定论的批判精神和历史争议的辩证能力;对学生而言,可落实学科素养的培养,弥补日常课堂时空局限的弊端。而课堂上的叙事方式其实是教师生活感知力和理性思维力的一种具体而特别的呈现。教师平时对生活用心体验和积累,对事实用心观察与思考,更能让虚拟的线上教学在求真求实又不晦涩不脱节不枯燥的叙事中娓娓呈现。
当前线上教学已成为一场革命,今后会常态化地伴随师生,我们更应该去发掘它的价值,并用课堂的语言表达出来。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愿笔者上述关于线上高中历史教学的点滴记录,能为广大教师提供些许借鉴。
[ 参 考 文 献 ]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 薛爱华.朱雀:唐代的南方意向[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
[3] 吴钩.宋:现代的拂晓时辰[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4] 姚璐甲.在“开卷”与“掩卷”中学会思考[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1):55-58.
[5] 伯克.图像证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 袁 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