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奎 ,赵燕枝
(1.空军工程大学航空机务士官学校,河南 信阳 464000;2.信阳技师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2016年12月,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员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2020年5月28日,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要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在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元素。2020年7月1日实施的《军队院校教育条例》第七条指出,军队院校必须把政治建军要求落实到办学治校各方面和全过程,学习研究和宣传党的理论,推进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注重各类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新时代如何统筹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指明了根本方向。为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协同育人的重大意义,以价值塑造为核心,加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落实好全课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
首先,思政课程重思想引领,专业针对性不足。习主席强调,推动思政课程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当今社会思潮呈现多元化态势,大学员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也出现了多元化的取向。士官学员思辨力不强,对多元文化的认知水平有限,判断倾向于从众趋流,缺乏独立思想。士官学员的思想教育主要集中在思政课程及学员日常政治教育,但都是枯燥说教,教学内容与学员专业兴趣点和共鸣点结合不够,一定程度上流于形式化、表面化、浅表化,政治引领不强,学员默然听讲,很难做到入耳入心。这种教育是将道德知识进行理论化的处理,反而将人的道德所涵盖的动机、态度、情感等主题因素都逐出理论之外。受众难以将知识转化为道德的内驱力,甚至产生抵触心理[1]。其实思政教育不是一种知识,而应该是形成一种品质,一种自觉的行为,能够激发学员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其次,教员长期形成的教学惯性使得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育人打折扣。教员是专业从事课程教学的群体,由于认识偏差,教学实践中产生了两种现象。一是思政教员认为自己只是讲授思政课程,并没有注意到过于注重知识传授而弱化对学员政治引领的现实,导致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是很理想;二是英语教员认为既然有思政教员承担思政课程任务,自己只需完成专业课程教学,进行知识传授与专业技能培养,不必去发掘英语知识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和思政元素,没有充分认识到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其教学体系包括《实用英语》人才培养方案及《实用英语》课程教学计划中各知识点,未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连贯性,而且由于教员自身思政知识储备缺乏,讲课时找不到抓手、无从下手。
最后,实用英语课程思政实践的两个误区。一是实用英语课程“思政化”。虽然实用英语课程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和功能,却忽视了课程本身的教育规律和教学特点,课程教学内容思政味浓厚,比如“中国空军、中国维和部队”一文,把语言学习变成了思政教育,无论哪个知识点都要体现思政元素,对语言教学内容进行了过度延伸和拓展,导致喧宾夺主,偏离了课程教学目标与核心任务[2]。二是英语课程思政元素“简单化”[3]。学员期望教员发挥价值引领功能,课程思政不是培养学员的单向行为,也不是思政课程的简单嫁接移植,而是培养学员从学习的课程中领悟知识的育人功能。但由于没有把知识目标与育人目标进行有机融合,致使课程思政显得比较“硬”,容易出现随意化、碎片化、主观化等倾向。有的认为在教学中引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就是课程思政,为了在教学中凸显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把原来思想政治教育有关内容直接引入课堂教学,为了引用而引用,为了思政而思政;有的“硬植入”思政元素、思政金句,丝毫找不到内在契合点,显得有些突兀,而不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有的“硬升华”,讲到某一部分教学内容或者是课堂小结,一定要升华到人生高度、哲学高度,显得牵强;有的用人文素养、人文常识替代,误以为教学中讲点历史、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内容,就是课程思政。上述做法很显然都没有把握住思想政治教育的主线,没有充分挖掘语言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没有找到开展课程思政的方法,出现了语言学习与思政教育的“两张皮”。
实用英语课程思政生成与生效的关键在于教员的育人意识与育人能力,英语教员不仅要传授学员语言知识,更要塑造他们的品德、品行、品格、品位。因此,实用英语课程思政必然要求教员在进行知识传授与应用能力培养的同时,以语言形式为载体,以其所蕴含的丰富内容为抓手,润物无声地进行思想引领教育,做好教书和育人相统一[4]。
首先,实用英语课程思政与语言文化知识都是育人养料,二者要注重融合性。英语课程思政不是将思政教育生硬地植入英语课程之内,也不是游离在英语课程之外另行增加思政教育的内容,而是将其有机融入英语课程之中,与各环节自然融合、一体发展。因此,英语课程思政需要英语教员利用实用英语课程所蕴含的育人内涵与资源,有意识地进行育才和育人相统一的系统化、融合性设计,在课程设计中要体现整体意识,注重立体思维,形成系统规划,使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于知识内容、语言形式、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能力发展,从而使学员的英语语言知识、英语应用能力和价值观能够健康融合发展。
其次,实用英语课程思政与英语能力同生共长,其过程要崇尚自然性。英语课程思政需要教员精心设计,但也要遵循英语课程思政隐性教育原则,在进行课程教学计划设计之初,就要兼顾其实施过程中的自然性,即在实施过程中一定要去掉人为设计的干预痕迹,还原为自然状态,使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过程自然发展、自然渗透与浸润[5],将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浸润于学员语言知识获取和能力提升的发展过程之中。
再次,实用英语课程思政目标要强调隐性。目标是任何一种教育在实施前必须要明确的核心问题,在实施英语课程思政前,教员应深度挖掘教学内容中蕴含哪些思政育人资源,明确课程思政育人目标,通过精心设计巧妙地将其融合于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潜藏于教学过程之中,充分发挥思政教育在无意识心理状态下的感染、浸润和认同作用,在达成语言知识目标和语言能力目标的同时,巧妙地实现素质目标、思想目标和价值目标。
最后,实用英语课程思政是与英语教学能力相融的育人能力,方式要凸显暗示性。英语教学先天具有课程思政育人基因,语言与思维、语言与社会、语言与行为之间互相影响、互为体现的密不可分关系,使思政内容的传递和思政养分的浸润不需明言,能够使学员在不设心理防线、没有心理反感的前提下自然而然地接纳语言所表达思想、所描述行为、所构建情境的影响[6]。因此,教员在英语课程中进行思政育人的方式一定是暗示性的,否则就破坏了本身具有的先天优势,造成学员心理反感,影响育人效果。
实用英语课程思政不能脱离课程,必须基于课程内容进行设计,尊重课程自身的特征和规律,通过分解知识要点,充分挖掘课程知识内隐的文化属性和精神品格,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学员德行的养成。以下将结合我校士官学员教材《实用英语》实例进行具体分析。
教员应首先吃透教材,把教学目标分为语音、语法、词汇等知识目标和认知、合作、创新等能力目标。对课程内含的思政元素进行提炼、整合、加工,设定价值目标(如敬业、诚信、友善等)(见表1)。要具体到每个单元知识点,通过讲解语言知识,培养关键能力,于无声处实现价值观塑造。此外,实用英语课程还要对接思政课程,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形成育人大格局(见图1)。
表1 《实用英语》教学目标简表
实用英语教材中思政元素很多,如有些单元的主题是关于军队发展历史、英雄模范等,教员通过对语篇内容的讲解,就可以很好地让学员了解和感受我军建设的历程,培养他们努力奋斗、强军兴军的性格品质。对语言基础知识,如语音、语法、词汇等,教员要深度理解、掌握英语教学的主要特征与规律,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做到春风化雨,思政无痕。如通过语音的不断重复训练和纠正,可培养学员坚毅的品格。语法讲授能拓展思维方式,体现学习者的思维逻辑、判断和推理关系。如在讲到“I think...”时,教员应指出它与“It occurs to me...”的区别:前者用于主观表达,后者是客观的陈述。这种客体思维方式与我们中文的思维方式有很大的不同,所以,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注意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性。
英语教员要提炼、加工、拓展和开发课程内含的思政元素,对接学员情感需求,解决困惑,连接思政课程,形成育人格局。实用英语课程教学内容都经过严格挑选,体现众多军事文化因素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这些内容为教员提供了大量的思政素材。教员可以将语言知识与思政元素进行有机融合,以保证英语教学与思政教育的一致性。教员在实现英语课程知识目标的同时,应将隐性的价值教育进行加工,外化为教与学的课堂行为。教员可从某个具体细节入手,创新话语体系,讲好思政故事,引发学员情感共鸣。
课程思政要求教员作为教学改革的行动者,要创新教学方式,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员情感认同,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任务牵引,培育求真精神。任务是思维的引擎,实行任务牵引式教学能培育学员能力。教员精心设计任务,用任务引出主题,激发学员学习欲望;用任务牵引教学的起承转合,引导学员认识事物的发展特点;用任务鼓励学员提问,深挖学员领悟真知的潜力。教员通过一步步提出问题,逐渐培养学员的思辨能力、认知水平和自我评价体系。如第三单元课文为歼十战斗机The J-10 Fighter,在进行本单元的教学设计时,笔者以问题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见表2)。
表2 驱动深入教学问题表
以上问题由浅入深,最后落到歼十对空军的地位和作用,强化学员爱装护装的责任感,为强军兴军作出自己的贡献。
二是研习报告,促进学以致用。根据课程教学内容布置一些团队合作才能完成的研习报告,使学员巩固、丰富和完善所学知识,以知促行,以行求知。其关键是报告的可行度,核心是培养学员的务实精神。如第六单元课文Xia Beihao本身就是极好的思政素材,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学习,有助于学员了解空军机务模范标兵夏北浩。但教员不应止步于此,完成常规教学后,笔者布置了一个研究项目,请学员分组、分任务,进行资料查阅、笔记整理、文创设计等,对夏北浩的事迹、贡献及影响等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之后,学员进行了研习报告展示:讲述夏北浩的生平,夏北浩检查法,新夏北浩检查法,夏北浩维护作风等。在整个报告过程中,学员不仅进行了大量一线实践,还为夏北浩这种忠诚、负责、刻苦、精细、求实的工作精神所感动。学员的职业认同感逐渐建立起来,而对如何激发工作热情也有了自己的认知和思考并给出了答案。有理由相信,毕业后的他们,必能传承发扬夏北浩精神,做夏北浩传人。
三是聚焦热点,形成大局观。英语教员要贴近社会生活,关注时事热点,提高学员明辨是非的能力,培养学员身在军营、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这也帮助学员开阔视野,观察世界,形成大局观。例如目前全球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教员可以通过学习有关抗疫的时事英语句子进行练习,在教学中加深学员对中国大国担当的认识,培养学员的责任意识;教育学员独立思考,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实用英语课程思政毕竟不是思政课程,英语教师无法做到像思政教师那样透彻、清晰、系统地进行分析、讲解。英语教员应与语言知识、技能教学有机融合,通过教学设计帮助学员进行批判性思考,引领学员在思政教育中寻求答案,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价值塑造,并引导学员行为上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现课程思政和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