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洁?贺晨
【关 键 词】学术话语体系;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许洁,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贺晨,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91/j.cnki.cn45-1216/g2.2021.16.002
学术话语体系是学术研究活动所形成的重要成果,是学术研究质量、风格、实力的具体体现[1]。任何一种具有影响力的话语体系及其话语权,都具有政治性意蕴、学理性支撑、哲学性思维、通识性表述、有效性传播五个核心要素[2]。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作为政治意义载体、学理表达途径和学术传播媒介,对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学术话语体系的建设越来越受到关注,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如何面向我国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现实要求,更好地将具有广泛吸引力、影响力的“中国声音”“中国见解”传播到国际学术界,成为我国学术期刊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任务。
一、人文社科学术期刊是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
1.学术期刊是学术话语传播的基本载体
话语体系是一种“表达”,是由“字词、句式、信息载体或符号”构成的“思想理论体系和知识体系的外在表达形式”[3],话语权是一种传播,指一种信息传播主体的潜在的现实影响力。在学术领域,学术话语体系是在一定学术理论体系和学科知识体系基础上以语言文字形式呈现的概念、术语、范畴和文本[4],学术话语权则是指相应学术主体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学术领域中所具有的主导性、支配性学术影响力[5]。两者相辅相成,学术话语体系是学术话语权确立的内在前提和基础[6],争取学术话语权是学术话语体系丰富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归宿。因此,学术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学科的成熟度及权威度,是学科发展应该关注的重中之重。
影响力一般产生于信息传播过程中,接收者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和行动的指引,同样,学术话语权依靠学术话语传播,在学术交流的过程中建立,从而对整个学术共同体产生影响。正是学术期刊不断发展,确立了学术交流的正式渠道、统一流程和标准规范,建立起面向所有学者的交流平台,学术交流由“无形”走向“有形”,大大提升了学术话语表达和传播的效率和效果。在这一过程中,以学术期刊为代表的学术出版逐渐取代有限的学者之间的交流,使以全体学者为对象的信息发送和接收成为可能,也为学术共同体对内对外的统一学术话语权构建提供了途径,学术期刊成为学术话语传播的基本载体。如今,各类学术出版物已经成为学术交流的代名词,学术期刊成为学术交流过程中的核心部分,成为科学研究整体的一个组成部分。
2.学术期刊出版是构建学术话语权的主要途径
学术话语权通过期刊传播,依赖出版活动这一途径进行构建。出版具备三大功能——传播信息的文本功能、宣扬主张的理念功能和服务社会的社会功能[7],贯穿在出版活动的每一各环节,对学术话语权的构建发挥重要作用。
信息传播是学术话语权构建的方式。传播信息功能是出版的基础功能,正是通过生产、流通将文本加工成为出版物进行传播这一过程分享了学术观点,确认了学术首发权。随着技术的发展,传播信息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推动学术话语范式不断演变,与学术话语紧密相连的学术话语权也因此在构建形式上有所变化,需要进行更加多元化和网络化的信息传播。而随着技术发展不断扩大外延的出版活动完全能够实现相关新需要,通过网络出版、平台打造、智库建设等方式进行學术话语权构建的全方位武装。
宣扬主张是学术话语权构建的要求,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权构建尤为重要。出版活动为发挥理念功能,进行有意识的内容输出提供可能。如在编辑环节进行选题策划、栏目设置、期刊约稿等,聚焦重大紧迫问题,主动设置议题,引导学界形成共同问题意识;在审稿环节强化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及学术导向的把关,围绕学科发展中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筛选优质学术内容,提高学术创新性质量和系统化水平,从而声明立场、观点,促进学术共同体对学科基础概念与问题达成共识。
服务学术、服务社会是学术话语权构建的最终目标。学术话语权的构建不仅涉及学科本身的繁荣发展,而且关乎中国特色学术话语体系的构建。出版的社会功能是文本功能和理念功能与社会结合产生的外化效应,出版活动能够很好地实现文化选择和文化生产,进行形式化的语言体系构建,完善学科学术话语体系,并且在文化积累和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促进文化发展和进步,实现学术话语权的整体提升。
综上,学术话语传播以出版物为基本载体,学术话语权构建依赖出版活动这一途径,学术期刊作为开展学术研究交流的重要平台和传播思想文化的重要阵地,自然对学术话语体系建设起着重要作用。
二、我国当前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现状
哲学社会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涉及意识形态,带有阶级或民族的烙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文化竞争力。话语体系作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之一,更要将中国特色贯彻到底,对内争取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巩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地位,对外不断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力和话语能力。在学术话语体系建设中,学术期刊出版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当前学术期刊出版现状却与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要求存在差距。
1.内容主体性和原创力不足,价值导向性和引领作用有限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产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话语表达。中华文明历史悠久,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留下了数千年的文化积累,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精髓,也根植了中国处事治世的哲学,对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形成产生了深远影响。在百余年近代史发展中,中国不断吸收外来优秀文明成果,取得了独特的现代化成功经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了理论与实践成果。因此,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构既需要立足中华文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需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坚持政治立场,用中国思想、中国理论、中国学术来阐释中国观点,表明中国立场,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8]。
当前,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研究水平和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取得了显著成就。但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界还存在缺乏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学术话语体系创新意识不强,对学术话语体系创新研究不深入的现象[9],过于依赖借用西方理论体系和学术话语分析中国问题,缺乏运用中国化的话语体系进行阐述。学术期刊不仅是一个交流平台、一个沟通窗口,而且是学术内容的输出环节,学术期刊应义不容辞担任好把关人和引导者的角色。一方面,学术期刊应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共同努力,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另一方面,学术期刊应牢牢把握学界的学术动态和学术脉络,从中国社会以及学术发展中的战略性问题出发,号召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在学术交流中创造关于中国的原创理论成果。但是实际上,目前我国具有前瞻性眼光、能够实现学术引领的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仍在少数,内容平庸、低水平重复的问题普遍存在[10]。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术期刊出版并没有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没有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建设打好前锋。
2.国际传播力有待增强,学术影响力有待提高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我国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应当形成同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话语权。然而长期以来,哲学社会科学的学术话语权一直为西方把持,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迄今为止还没有建立起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对外话语传播体系,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在国际传播方面受阻。
《2019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显示,2019年,中国出版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2683种,只占出版的自然科学、技术类期刊(5062种)的半数以上[11]。中国英文学术期刊总量在400余种,其中科技类的330余种,社科类的不到100种,社科类不及科技类的三分之一,与国际哲学社会科学类期刊总数相比更是沧海一粟,自然难以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权争得一席之地。我国学术期刊出版在哲学社会科学方面的国际出版意识有待加强。
对于现有的英文学术期刊,我国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对外出版:一是中国办刊方全权负责出版发行,二是中外双方合作出版发行。双方合作的“借船出海”方式是当下实现对外出版的主要方式。我国大约有75%的英文学术期刊选择与国际知名学术出版商合作出版[12],在高度垄断的国际学术出版市场,与国际出版商合作是提高国际化和学术影响力的快速通道,然而从结果上看,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国内外影响力指标依旧整体偏低[13]。由此可见,即便依托国际平台,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也并未真正进入国际主流学者视野,没有在国际学术舞台上得到有效传播,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需要调整策略打开国际学术圈。
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等文件,同时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等项目,推动了中国英文学术期刊的办刊热情,使得包含《文史哲》在内的许多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期刊在国际上活跃起来。但是由于中西方语言体系和思维方式存在差异,我国哲学社会科学英文期刊的国际受众较少,覆盖的有效范围不大,被SSCI和A&HCI收录的期刊数量不足1%[14]。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难以依靠少数期刊和少数受众在国际上形成广泛影响,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也难以获得广泛认可。
3.学术出版机制体制不灵活,业态创新不足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离不开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参与,为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提供机动灵活、开放包容、自由创新的学术交流体制机制支持非常有必要。
一方面,虽然出版体制机制改革已经提上日程,优秀出版主体规模化、集约化办刊初见成效,形成了包括中国科技出版传媒集团科技期刊集群、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集群等在内的期刊集群,但大部分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仍旧处在“小作坊”阶段,出版格局不合理,资源无法进行最优配置,难以打造多元互联的学术交流网络,学术信息的流通渠道尚不畅通。此外,僵化的办刊模式还阻碍了学术期刊在媒体融合环境下的业态变革。国际学术期刊出版早已依靠大型学术出版商的财力和技术支持,开发全方位知識服务,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利用,而我国学术期刊还停留在发布阶段,仅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期刊出版内容的简单延伸,无法实现学术话语更广泛更深度的传播,新媒体利用水平较低。
另一方面,我国科学的哲学社会科学期刊评价体系尚在建立中。受长期以来国外引入的单一量化指标评价体系影响,学术期刊被裹挟进由西方学术世界主导的影响因子游戏,学术自主性缺失,大量本可以贡献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上的资源消磨在对国际发表的盲目追求中。据统计,2018年美国SSCI数据库收录中国学者(第一作者)的论文25000余篇,同期南京大学CSSCI(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前100种期刊收录数量仅为13000篇[15]。在西方意识形态把持评价标准的情况下,过度重视国际发表的评价导向,不仅会导致学术期刊面临优质稿件和作者资源外流的困境,陷入低水平运行的恶性循环,也可能导致中国某些学者迎合西方主流学术期刊的学术旨趣和意识形态,降低了对中国本土具有重大理论价值和社会意义问题的关注,导致“中国问题”和“中国立场”在国际学术界的“失语”[16]。
三、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建议
综上,本文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和学术话语权构建的角度,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出版提出如下建议。
1.提升学术引领能力、编辑策划与把关能力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是学术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平台,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重要阵地。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构建中,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同样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引领和把关作用,坚持走高质量发展道路。
要做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引领者,进行话语体系的深度构建,学术期刊可从三个方面出发进行选题策划。首先,立足于主流意识形态,关注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以及深层次的学理内涵,从学科和学术的角度进行贴合中国特色的话语解读,深入研究、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强理论武装与理论创新。其次,立足于学术自主,明确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核心价值取向,辩证看待和吸收西方学术范式与话语体系,鼓励中国原创的学术语言和话语表达,积极接纳本土化理论创新成果,推动中国特色学术体系和研究范式创新。第三,立足中国实际,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党和国家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围绕群众关注的历史和现实问题,聚焦国内外学术研究前沿,发现创新、鼓励创新、引领创新,在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中不断为话语体系注入新的活力。
要落实上述策划理念,学术期刊可以通过整体规划,主动设置议题展开。如结合办刊理念和风格定位,进行品牌栏目、重点栏目、特色栏目等栏目设置,创新学科资讯、学术综述、学术评论等栏目设计,充分发挥议题设置对刊物发展的辐射效应;通过直接与学术大家约稿,借助其学术功力和影响力,向学术界传达信号,引导学者们关注和研究相关方面的内容,聚焦热点进行话语讨论。此外,学术期刊对来稿不能照单全收,必须坚持将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作为选稿用稿标准,切实把好政治导向关、学术质量关和价值取向关,为构建标准科学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担负起把关人的角色。
2.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学术期刊的国际传播能力关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学术话语权的提升和话语体系的输出,也与学术期刊的开放办刊水平直接相关。对于中外合作的学术期刊而言,加深中西方沟通是办刊重点;对于独立办刊的学术期刊而言,增加国际化、高水平的编委会和国际性审稿队伍,提供英语长摘要以及建设双语学术网站,也能有效提升国际传播能力。
成功的实践经验表明,在与国际学术出版同行的交流合作中,加强与国际学术出版商中西方思维和逻辑的互通与理解,能够加深学术出版商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内容的了解,有助于进一步商讨或定制市场营销和传播实施方案,切实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真正融入国际主流学術圈。《文史哲》与博睿(Brill)出版社合作出版的成功之道便在于此。《文史哲》的英文刊并非其中文版的简单移植或精编,而是采取专题形式,每期集中一个海内外学界共同关注的问题进行精心组稿和翻译,并且在翻译过程中,《文史哲》的编辑反复与博睿方工作人员沟通确认,最终获得较好的出版效果。因此,学术期刊可以在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利用国际出版商对国外阅读需求的了解,通过相关市场调研,充分了解国际哲学社会科学市场的学术兴趣、写作规范和思维逻辑等,为国外读者“定制”其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站在中西学术平等“对话”的角度选取适合外译的专题共同开发。如果能与国际出版商合作建设发行渠道,利用其建设完善的图书馆配系统、数字发行平台等进行发行和推广,对向国外传播中国话语体系也十分有帮助。
在国际化的办刊力量帮助下,学术期刊可以联合海外共同主编和国际编委,以全球视野有针对性地进行选题策划、组稿、审稿和推介,以推出引起国际学术界感兴趣的内容。如由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和俄克拉荷马大学《当代世界文学》杂志社联合主办的英文学术期刊《今日中国文学》,就是通过组建中西方编辑合作团队向世界各国汉学家邀稿,不但满足了西方学者对相关中国文化的求知欲,也借助国际文学领域权威专家的影响力扩大了期刊的传播范围。
对于非英语学术期刊而言,英文长摘要是在时间和精力都有限的情况下,进行国际传播的较优解。英文长摘要基本表达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使相关论文的引用率得到较大幅度提升[17]。俄罗斯、巴西、日本等国家早已采取这一方式进行学术期刊的相关出版尝试,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开展的“精品期刊顶尖论文平台——领跑者5000”项目,每年在数百种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遴选3000篇左右优秀稿件,附上1000词的英文长摘要,进行集中展示[18]。
3.提升期刊运营管理能力
在媒介融合环境下,学术期刊出版发行之后,并不意味着期刊以及编辑的工作告一段落,而恰恰是新的学术影响力传播阶段的开始[19]。传统学术期刊的运营管理模式亟待改变,学术期刊应改变运营管理思路,适应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需要。
在运营方面,学术期刊出版应尽快摆脱目前小、散、弱的现状,积极探索集约化发展道路,以规模化的出版企业为载体,以相同相近学科为纽带,以相同相近主管主办单位或地域管理部门为依托,打造若干具备较强传播力、影响力的学术期刊出版集团,整合期刊出版资源,实现高度集约的办刊模式。在此基础上,学术期刊应开启数字化转型,进行融合发展平台建设,如全流程数字出版平台、综合性学科资讯平台、知识服务平台,实现数字化出版流程的升级与再造。学术期刊应依靠大数据开发和传播技术,进行知识挖掘并提供集成服务,打造国家层面的整合中国学术资源的传播平台,全方位打通信息渠道,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发展和传播奠定良好的环境基础。在这方面,中国知网已经有所实践。其自主研发形成了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技术和平台,推出了中文精品学术期刊双语数据库(JTP)、中国英文期刊一站式获取平台(AcademicFocus)、中国英文资源集成检索平台(AcademicReference)等国际化出版平台。但是整体而言,我国大部分的出版平台还处于初始阶段,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需要加快步伐,推动学术期刊内容生产再组织和再利用。
在管理方面,学术期刊应以科学的学术评价体系为指导,关注青年作者的成长和出版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对于青年学者,学术期刊可以建立“容错机制”,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引导和鼓励青年学者的研究和发声,从而发掘具有一定思想深度、学术实力和创新潜力的人才,为期刊未来储备宝贵的作者资源。对于复合型人才,学术期刊不仅要明确新时代下对其编辑专业能力和出版技术能力的要求,还需要重视人才在出版工作中的长期发展,提供国际学术交流和赴外业务研修的机会,提高编辑队伍对中国学术国际化推广的能力,助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传播。
4.学会借助新媒体力量
伴随着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兴媒体影响越来越大,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信息源。借助新媒体的力量,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能够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学术期刊应重视发掘这一渠道潜力。
学术期刊可以通过对期刊文章的再加工,开发适合在新媒体上推广的内容。目前,国际上已有不少帮助学术期刊提高论文影响力的新工具,这些工具备受学术出版商青睐,并被运用于旗下期刊推广。如对文章进行板块内容提炼,生成对应图文信息和网页链接,支持分享到社交媒体或者以邮件形式分享的Kudos;自动生成内容概览,通俗化改写文章,制作信息图表以便向社会大众进行学术内容宣传推广的SciencePod。我国学术期刊也可以采取相同思路,提炼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期刊文章精華,迎合大众阅读习惯进行适当处理,通过社交媒体等新媒体渠道,以各种方式表达、展现,巧妙地以碎片化形式传播。尤其在对外传播方面,对英文学术期刊的文章,此举能够宣传引流;而对中文学术期刊而言,则可以在短时间内分享著作成果,并从投放渠道的反馈中试探读者需求,从而决定是否需要全文推出。这既达到了一定的传播效果,节省了资源和时间,又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对外传播提供方向。
不同的新媒体渠道有不同的受众,学术期刊需要注意采用贴近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尤其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这类学术内容的传播。在较为专业的学术交流平台上,如已经达到千万级用户的Academic.edu、ResearchGate,学术期刊可以找到相同研究领域的学术圈,分享学术性研究成果,借助庞大网络平台进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传播,甚至开启一些国际合作。而在微博、Facebook等国内外较为大众的媒体平台上,学术期刊应注意交流内容的通俗性、趣味性,持续关注热点问题和网络舆情,踊跃参与国际讨论,就共同价值观切入并顺势引导,潜移默化地传播中国话语,不断加深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沈壮海. 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理与路[N]. 光明日报,2017-01-06.
[2]韩庆祥. 话语体系建构的核心要义与内在逻辑[N]. 学习时报,2016-10-31.
[3]李莹. 社会学学科的话语体系与话语权[J]. 现代交际,2018(16):74+73.
[4]普慧. 论中国学术话语的当代建构:基于历史进程的视角[J].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6):1-8.
[5]沈壮海. 试论提升国际学术话语权[J]. 文化软实力研究,2016 (1):97-105.
[6]吴海江,包炜杰. 从自觉到自信:中国学术话语体系构建何以可能[J]. 学术界,2017(2):237-245+328.
[7]方卿. 关于出版功能的再思考[J]. 现代出版,2020(5):11-16.
[8]徐建飞. 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1-14.
[9]王伟光. 建设中国特色的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12-20.
[10]颜维琦 ,曹继军. 人文社科期刊之困如何解[N]. 光明日报,2014-09-11.
[11]国家新闻出版署. 2019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EB/OL]. (2020-11-03)[2021-08-03]. http://www.nppa.gov.cn/nppa/contents/280/75187.shtml.
[12]丁以绣,苗伟山. 中国英文学术期刊走出去的现状、发展与挑战[J]. 出版发行研究,2020(6):65-69.
[13]鲍芳,张月红,吴坚. 中国英文学术期刊综合数据与国际影响力解析(1887-2017)[J]. 中国出版, 2018(12):3-8.
[14]范爱红,梅洁,肖宏,等. 中国英文学术期刊影响力评价及发展对策研究[J]. 科技与出版,2017(6):86-91.
[15]谢群. 学术期刊国际化与国际话语权的竞争[J]. 学理论,2014(10):172-173.
[16]王文军. 服务话语体系建设 打造高端中文学术期刊群[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06-02.
[17]聂珍钊. 中国学术期刊要积极参与国际话语权竞争[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02-19.
[18]张伟伟,刘佼,赵文义. 借力英文化实现中文学术期刊国际化出版[J]. 科技与出版,2018(7):10-15.
[19]顾海娥. 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质量的提升[J].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 (6):13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