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龙 徐艳
摘 要: 作为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高等院校需要持续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从发展基础、传承意识和弘扬价值多元解读高校传统文化教育价值诉求,从继承创新发展、不断丰富载体和保障传承路径等方面探索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发展路径。
关键词: 高校 传统文化 创新性发展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指导方法。2017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发展项目实施意见》,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出了发展方向和目标要求。党的十九大以来,各级政府与社会大众结合文件精神,因地制宜地提出并落实了诸多切实有效的创新举措与特色活动,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传统文化教育氛围,为更好地发挥中华优秀文化价值奠定了基础。
经过无数中华儿女的不懈努力,我国已成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国家。作为我国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平台,高等教育院校在推进日常教育工作的同时,需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效融合,在发挥自身文化传承作用的前提下,满足中国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要求。因此,高等学校需要持续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内的传播与传承,发挥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校园文化建设和师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推动继承与发展。
一、中华传统文化价值与解读
(一)统一性与多样性奠定发展基础。
文化的发展一个是动态变化的过程,缘起于各国的文化既会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变化,又会因为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据相关资料显示,中华传统文化起源于神农时代之前,在经历了5000多年的文化变革和朝代更迭之后,不仅涌现出了一大批杰出人物和老少皆知的文化典故,还通过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相互兼容,逐渐形成了丰富的传统文化。
中华传统文化涵盖广泛,层次多样,既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不竭动力,又是培养中华民族自信力的活力源泉。中华传统文化经历几千年的发展与沉淀,是中华民族广大群众的智慧结晶与宝贵财富,既展现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和文化诉求,又从精神层面表达中华民族的独特性与包容性,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和壮大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与情感寄托,自身蕴含的统一性与多样性在推动中华文明和世界文明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二)连续性与变革性激发传承意识。
中华民族能够在动荡的时代变革中持续稳定发展,因为依靠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断传承与历史涵养,尤其是贯穿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的思想文化体系、传统美德风貌与人文主义精神,这些经历长期发展传承下来的文化理念已经融入了每个人的心灵,并构成了中华民族儿女独特的精神世界,为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壮大提供了强大的内在动力和精神支持。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主力军,青年大学生应该从历史发展的激荡变革和当今社会的美好生活中感悟中华传统文化发展的连续与变革,在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主动担负起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在综合能力与思想认知方面不断提升自己,为中华民族的发展贡献青春力量,成为民族事业的可靠传承者与接班人。
(三)独立性与融通性创造弘扬价值。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互独立又不可分割,逐渐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思想体系。这是因为与世界上其他文化相比,中华传统文化是一种相对独立的文化形式,独立地完成文字结构、思想方式、社会结构等各种文化形式的建设。虽然经过时间推移,外来文化对其影响较大,但是中华传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达到基本的稳定状态,从长征精神,到两弹一星精神,再到北京奥运女排精神,这些富有时代特色和民族文化的宝贵财富,都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并在新形势下不断升华与再造。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立性发展与融通性理念为我们在新的历史环境下推进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二、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性发展
(一)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展现永久魅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既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指明了具体方向,又为高等教育院校提出了目标和要求。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在深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内容的前提下,将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等核心内容与新时代环境下的发展需求有效结合,充分发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魅力与价值。但是,民族文化不仅具有不变性与永恒性,还具有可变性与创新性,需要时刻顺应时代发展,在保持优长的同时突破局限,采取科學理论确定发展方向,以开放胸襟吸纳人类的优秀文明成果,不断提升文化竞争力。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高等院校的中华传统文化建设需要以社会现状为基础依据,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主要理念和开拓方向,以全球化发展为探视背景,在与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接轨过程中持续彰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坚持理论与实践融合,不断丰富载体。
文化传承的重要前提首先是主体对文化的认同,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开展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同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将跨越时空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和审美风格融入学生的心灵追求与行为习惯中,不断加强青年大学生的文化参与度和价值认同感,将校园内的有形文化与无形文化相融合,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成长成才,早日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好青年。
首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该积极地融入传统文化的相关因素,以南京工程学院为代表,通过校园建设规划、校园广播内容及宣传栏开展传统文化的宣传教育工作,全面加深大学校园物质文化的传统文化底蕴,采取青年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和方法,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增强文化信心、努力进取学习的作用。其次,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工作不应局限于课堂这一有限的空间,而应该紧随时代发展步伐,主动占据互联网等教育阵地,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微博等传播载体广泛而深入地了解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见解,清楚地掌握学生思想的脉络,针对性地解决问题。最后,高等院校应该结合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热点,切实分析青年大学生的爱好特征和实际情况,把握学生思想的动向和发展的需要,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例如:组织大学生参观博物馆、校史馆,开展传统文化调研项目和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等,多层次地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增强青年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高关注度,不断增强文化自信,为高等院校培养人才持续地注入新活力。
南京工程学院曾先后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大学生艺术团专场演出、学术报告会议、主体团日活动、暑期社会实践等多项活动,在传承和创新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逐渐打造出校园传统文化教育品牌优势,相关活动已经成为学校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与主要平台,为弘扬和传播先进文化、建设和发展现代化强国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完善课程体系师资建设,保障传承途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高等院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既需要青年大学生的积极参与和自主学习,又需要教育工作者的不断努力与细心指导。首先,高等院校的传统文化教育需要建立合理的制度保障措施,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高等院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相关管理制度、评估考核制度及队伍培训制度等,使校园的传统文化教育工作可以在良好环境下顺利开展。南京工程学院在江苏省属各类高等院校中创新性地开展了以党员领导干部为主要参与者的“三进三知”专题实践活动,主要通过进宿舍、进课堂、进食堂,全面掌握洞悉当代大学生群体的日常活动、思想动态、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构建校—院—班—舍四级联动的文化教育与思想引领机制。其次,在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真实需求的前提下,合理地设置与中华传统文化相关的必修课和选修课程,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相关的理论研究学习和社会实践项目,大力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工作的开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入日常教育工作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紧密结合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南京工程学院以“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相互结合为突破,实现文化教育“漫灌式”向“浸润式”的转变,持续拓展传统文化教育的育人时空。最后,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理论创新和传承途径,持续挖掘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优质资源,将学生人格塑造与传统文化传承相结合。南京工程学院通过“十大标兵”“校园之星”“一院一品”“南工程好故事”“青春故事报告会”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运用广大青年喜闻乐见的形式,发挥微博、微信、抖音、哔哩哔哩等新媒体、融媒体的文化传播优势,全面提高青年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认同感和使命归属感。
三、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度变革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各种思想和文化的交流愈加频繁,给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成长与习惯养成造成极大的困扰和冲击。在人生重要的思想习惯养成节点和价值取向选择阶段,青年大学生需要自觉担负起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
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优秀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等院校,需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与传承途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帮助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加强传统文化学习,为建设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作为应用型工程类普通本科高校,南京工程学院的文化教育发展研究具有一般性和代表性,能够由点及面,涵盖普通高校的发展同一性和相似性,通过研究个体的差异和创新机制,帮助开辟不一样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通过文中概括的主要创新机制和先进举措,对高校尤其是全国普通高校的文化教育传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兰义超.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5.
[2]陆风.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价值诉求与路径建构[J].江苏高教,2015(1).
[3]张国选.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天津:河北工业大学,2016.
[4]史铁杰,余妍霞.高校传统文化的传承现状及对策研究[J].江淮论坛,2015(02).
[5]李霞,孫留涛.新时代高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模式研究[J].江苏高教,2019(1):45-48.
[6]周作福.新时代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实践与创新[J].观察思考,2019(594):89-91.
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想政治工作专题项目:高校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创新性发展研究——以南京工程学院为例,项目编号:2018SJSZ088;南京工程学院2021年度校社科联党建与思政教育研究立项课题,项目编号:SKLB 20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