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菊梅
摘 要:传统文化凝聚着民族智慧,彰显了民族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传统文化内容的渗透,不仅能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课文知识内容,还能有效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道德品质等进行熏陶。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素材十分丰富,为传统文化的渗透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本文先细致分析了传统文化渗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并结合教学实例从识字教学、古诗教学和习作教学这三个方面探讨了传统文化的具体渗透策略。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渗透;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9-007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9.036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语文课堂的教学容量能得到拓展,学生的文化素养、道德品质也可以得到提升,有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因此,语文教师要依据新课程要求,充分发挥语文课堂的载体作用,于各个教学环节全面渗透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文化意识与素养。
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渗透的必要性
(一)推动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
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为立德树人,学校则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的关键载体。小学阶段的学生虽不具备较高的认知水平,但存在极强的可塑性,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有助于促进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现。特别是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特征浓厚,德育优势巨大,深入融合传统文化与语文教学工作,能够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新时代核心价值观,促使学生建构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促进语文学科发挥文化教育使命
人类文明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文化占据重要的地位,而教育则承担着重要的文化功能。语文学科教育工作既要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语言知识,又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的记忆与情感,促使学生的国民身份认同得到强化。现行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小学阶段共收录120多篇古诗文,同时,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具有多元化的题材形式,涵盖文学、艺术等较多领域。在呈现方式方面,小学语文教材综合运用了故事、儿歌等诸多形式,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适应,能够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语文教师要依托教材文本,深入渗透传统文化教育,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优秀文化,发挥语文学科的文化传承功能。
(三)培育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而传统文化则是核心素养的核心与基础,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从语文学科来讲,核心素养涵盖的内容与要素众多,其中文化理解与传承紧密联系着传统文化,学生只有深度浸润传统文化,其语文素养方能得到高效提升。因此,语文教师要准确把握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与融合,促使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良好的培育和发展。
(四)促进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近些年来,党中央、全社会高度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工作。只有切实发扬、创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方能增强中华民族的整体生命力。受全球一体化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我国社会中涌入一些不良思潮,小学生由于不具备良好的辨别能力,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侵蚀。而小学生处于性格、观念养成的重要阶段,通过语文课堂中渗透的传统文化,能够引导学生充分感知传统文化的价值与魅力,进而让学生产生较强的文化传承意识,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渗透策略
(一)识字教学中的渗透
学生在语文学习全过程中贯穿着识字内容,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识字更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每一个汉字都有较长的发展演变过程,凝聚着古人的智慧,教师要善于挖掘汉字背后的传统文化,在降低学生识字难度的基础上,将学生学习汉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1.渗透字理知识
通过对汉字的构字原理进行分析,将传统文化巧妙渗透进去,能够切实增强识字教学的吸引力和生动性,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因此,教师在讲解生字知识时,要对汉字的构字原理、背后故事等进行详细阐述,促使学生能够深刻感知汉字的文化底蕴。其中,汉字常见的构字方法为象形,也就是对实物的形状进行模仿。学习《日月水火》一文时,文中出现的生字皆为象形字,包括“日、月”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基于多媒体技术的支持,向学生清晰呈现太阳的图片,引导学生对比汉字和图形,了解象形字的诞生过程,帮助学生切实感知古人的智慧。由于汉字的演变历史较为悠久,为了便于理解,汉字经过了多次简化,导致学生難以理解部分象形字。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将简化之后的对应字词展示出来,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和掌握。以“上”字为例,教师可将“上”的篆体字呈现出来,引导学生思考古人是如何发明这一汉字的。再如,学习“耳”字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其他同学的耳朵,然后呈现“耳”字的甲骨文形态、小篆形态等,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象形文字的特征,了解我国汉字的演变历程。
2.编创趣味字谜
小学生更容易记忆具体形象的事物,并且只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集中注意力。因此,为深化传统文化的渗透效果,教师要结合需要学习的汉字,创设趣味性、吸引力较强的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在创设字谜时,教师可从多个角度着手,既可以将汉字的音、形等特点利用起来,又可对其构字规律进行阐述。
(二)古诗教学中的渗透
古诗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占据了较大比例,是渗透传统文化的优良载体。
1.体会诗歌语言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