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峡两岸高考语文试题的比较与分析

2021-09-23 23:47张鑫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高考语文海峡两岸

张鑫

摘 要 为了促进大陆地区的高考语文试题的发展,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从考试内容、考试目标、考试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发现我国台湾地区高考语文试题内容上少于大陆,且考查模式要优于大陆,更加人性化,但大陆地区有更加详实的考核目标及要求。

关键词 高考语文;海峡两岸;高考语文试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一项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基本教育考试制度。1977年大陆地区恢复高考,高考制度由废立新,进入恢复和重建时期。新世纪以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高考制度也随着长时间的摸索和研究,变得更加科学合理。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我国台湾地区的教育与大陆地区一脉相承,学生接受到的语文教育与大陆地区相差无几。2002年我国台湾地区正式废除“联合招生制”,全面實施“多元入学制”,开启了台湾大学招生考试制度的新局面。也正是这样的“多元入学制”,奠定了台湾地区今后的“高考”模式。[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不同的政治背景下,海峡两岸的教育政策及内容出现了差异。关于海峡两岸高考语文试题异同的比较分析,下面将从“怎么考”“为什么考”“考什么”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一、为什么考——高考语文考查目标的差异

2019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中国高考评价体系说明,详细地分析了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以及“怎么考”三个核心问题。回答“为什么考”的问题,说明中指出高考的考查目标有“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回答“考什么”的问题,说明中指出高考的考查内容为“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回答“怎么考”的问题,说明中指出高考必须突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四点考查要求。对于核心问题的回答,也是对教育的根本问题——“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进行回答。[2]下面将以大陆地区2020年高考语文全国一卷的试题内容为例,从真题的考查点出发来分析具体的考核目标与要求:

自2018年以来,大陆地区的高考语文试题的题型设置就固定下来,主要有四个部分组成,分别是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首先是现代文阅读题,子题有三个,第一题为论述类文本阅读,考查目标为“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第二题为实用类文本阅读,考查目标为“阅读和评价中外实用类文本。了解新闻、传记、报告、科普文章的文体的真实性和实用性,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探讨文本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第三题是文学类文本阅读,考查目标为“阅读和鉴赏中外文学作品。了解小说、散文、诗歌、戏剧等文学体裁的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理解作品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探索作品蕴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其次是古代诗文阅读,子题有三个,第一题是文言文阅读,考查目标为“要求考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第二题是古代诗歌阅读,考查目标为“要求考生归纳古诗词的内容要点、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第三题是名篇名句默写,考查目标为“要求考生理解并记忆课内古诗文,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然后是语言文字运用,考查目标为“要求考生能够辨析并修改病句、正确使用标点符号;能够选用、仿用、变换句式,扩展语句,压缩语段;能够简明连贯、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语言”。最后是写作题,考查要求为“要求考生写出的文章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感情真挚、思想健康。”

不同于大陆地区高考制度的“一锤子买卖”,我国台湾地区的“高考”有两次机会,分别是“大学入学考试学科能力测验”和“大学入学考试指定科目考试”(以下简称为“学测”和“指考”)。学测于一月份中旬开始考试,指考于同年七月中旬开始。指考的国文考科考试说明(107学年度起适用)指出,国文考科的考查目标在于甄别特具语文潜能与学习成就的学生,着重测验高中学生进阶的语文、文学及文化素养。说明中提到学测和指考有所区别:学测主要评量学生是否具有接受大学教育的基本学科能力,试题有着基本检定的功能,难度为中偏易;指考主要评量学生是否具备校系指定的学科进阶能力,试题有着进阶筛选的功能,难度为中偏难。下面将以台湾地区2020年大学入学考试国文考科的试题内容为例分析其考查目标:

2020年我国台湾地区学测和指考的国文考科选择题部分的题型、分值设置完全相同,考查目标也相差无几。选择题的单选题和多选题分值不同,难度也不相同。关于单选题的考查目标有,要求考生掌握字音、字形、字义的辨识与应用,语法的辨识与应用以及表现手法、表述方式的辨识与应用。要求考生具备重要文学作家、作品、体类、流派的知识,能够理解、比较、分析、统整文章大意。关于多选题的考查目标有,要求考生能够鉴赏与诠释、理解与评析重要作品,了解重要文学体裁的特质,了解重要作品的内涵与价值,了解重要作家的地位与成就,掌握重要国学及文化知识。[3]

学测的国写部分为非选择题,试题内容为材料分析题,即通过阅读相关材料简要作答,谈谈自己的看法;写作题则是分析给出的材料进行文章创作,即写一篇文章抒发自己的体验和感受。国写部分的考查目标有,要求考生正确解读文字,系统理解、分析归纳,具体描述说明;针对议题进行思辨,提出个人见解与评断;重点测评考生的情义感受抒发能力、文辞组织与表达能力。[4]

二、考什么——高考语文考查内容的差异

从考试内容来看,大陆地区各省市有过自主命题的历史,因此高考语文的真题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内容大不相同。据统计,2005年的高考语文的全国统一试卷加上自命题试卷的总数量已经达到了16套之多。直至2014年,此期间的高考试卷种类数量基本上维持在18套左右。经历了长时间各省市自主命题的多套高考试卷探索期后,自2016年起又再次实行全国卷,取消部分省份自主命题,开始由多元再次走向统一。在试题内容上,2016的高考语文全国卷中出现了文学类文本阅读和实用类文本阅读二选一的情况。因此可以看出,2016年的高考语文全国卷是一次统一命题后的试验。经过2016年和2017年两次高考的摸索后,2018年高考语文试题的题型逐渐确定下来并一直应用到2020年。

从我国台湾地区的学测国文考科试题来看,自2018年开始划分为国综和国写两个部分。从指考的试题来看,也是自2018年始其内容改成了选择题型。其具体的题型、分值设定与学测的国综部分设置相同。大陆地区的高考语文试题也同样如此,新课标全国卷在2018年以后题型模式固定了下来。2019年、2020年高考语文试题的题型、分值设置,一直沿用2018年的题型设置模式。关于海峡两岸高考语文试题内容的比较,下面将以海峡两岸2020年高考语文的真题为例展开论述。

以古诗词阅读这一题型为例,海峡两岸对于古代诗歌的考查方式和知识点不同。大陆地区高考语文试题的古代诗词阅读题所占篇幅足够,所以考查的内容也更加详细,重点考查考生的诗歌赏析能力,所以采用客观选择题加主观简答题的方式,要求考生能够要求考生能够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通过赏析诗歌来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我国台湾地区指考的国文考科试题因为篇幅有限,对于古诗词的考查仅选用一道主观选择题,且考查的知识点比较浅薄,仅仅要求考生了解重要作品的内涵,分析古诗中的具體意象,未能全面测试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以写作这一题型为例,大陆地区写作题要求字数不少于800字,且创作的文章要符合题意、符合文体要求;语言通顺、结构完整;标点正确、不写错别字;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感情真挚、思想健康。我国台湾地区学测的国写部分试题则要求考生理解材料的含义,对比两篇材料的阅读感悟,以命题作文来发表自己的看法;具体的考查要求为,正确解读文字,系统理解、分析归纳,具体描述说明。针对议题进行思辨,提出个人见解与评断。能够体现情义的感受抒发能力和文辞组织与表达能力。[5]

通过对比我们可以得出,大陆地区高考试题的内容要比台湾地区的多,这样能够更全面地评价考生的语文学科能力,但也会给考生造成很大的应试写作负担。学生在拿到试卷之后可能就会为最后长篇大论的写作产生焦虑,也是考虑到考生付出的努力和承受的压力,所以大陆地区的写作题型分值很大。反观我国台湾地区,学测试题将写作测验分为两题,第一题为主观简答题,第二题就是上表所示的材料写作题。这样设置的好处能够减轻考生的书写压力和思想压力,这是大陆地区值得借鉴的一种人性化、以学生为主的优秀经验。

三、怎么考——高考语文考查模式的差异

早在隋唐时期,隋炀帝开创科举考试制度,直到1952年新中国成立以后建立的统一考试制度,都具备着统一考试、统一招生、统一录取的特征。因为中国的基本国情如此,所以才会产生如此统一的考试制度。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语文的考试模式也经历了很长时间的探索,在新世纪到来之前逐渐确定下来。时至今日,大陆地区的高考制度基本上确立下来,采取一年一考、全国统考的模式,时间定在每年的六月中上旬。大陆地区高考的语文学科考试时间是第一天上午,语文考试是每年高考的“开门炮”,备受瞩目。高考语文的试题总分为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题型采用选择题加非选择题的混合题型模式。自2016年再次实行全国统一命题开始,大部分省市开始使用全国统一的新课标高考试卷。试题内容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现代文阅读、古代诗文阅读、语言文字运用和写作。

通过查阅2018年以来学测国文考科的真题得出,其试题内容包括国语文综合能力测验和国语文写作能力测验两部分(以下简称为“国综”和“国写”)。国综部分总分100分,国写部分总分50分,两部分考试内容的考试时间都是80分钟,所以学测国文考科考试时间总计160分钟。在试题内容上,国综为选择题题型(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国为非选择题题型。两部分的总分值虽然是150分,但是仍然采用百分制计分模式,最终成绩计算公式为:(“国综”成绩×0.5)+“国写”成绩。根据2016年发布,107学年度开始适用(即2018年以后)的指定科目考试国文考科考试说明,指考国文考科的试题题型已经确定为全是选择题,考试时间为80分钟,其中单选题分值占比百分之七十,多选题分值占比百分之三十。也就是说,在2018年以后,学测和指考的国文考科试题的命题模式开始确定下来,指考的试题设置与学测的国综部分相同,都是单项选择加多项选择的选择题。

四、促进海峡两岸高考语文试题发展的启示

从考试模式上来看,大陆地区高考虽然经过长时间的改革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由于过分强调高考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的功能,“唯应试论”和“唯分数论”的教学现象层出不穷,这使得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提高,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压力就会不断增加,如此往复形成恶性循环。因此重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一直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常有人戏谑高考是“一考定终身”,这从侧面反映出,高校招生录取机制有待完善,这同样也是如今高考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因此反观我国台湾地区高考采用一年两试的模式,考查方式灵活,能够大大减轻考生的应试压力,值得大陆地区借鉴学习。[6]

从试题内容和考查目标来看,大陆地区的高考语文试题关于语文能力的考查更加全面,试题内容也更加丰富。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完善,试题的选择题比重逐渐增加,试题科学性得到很大提升,对考生语文能力的测量评价也更加准确。我国台湾地区高考语文试题的题型以选择题为主,提升了试题测量评价的科学性;试题的考查内容以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为主,减少强记忆的试题比重,提升了试题的灵活性,可以达到有效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的目标。同时学测和指考试题都很注重古今文化知识的对比阅读,这既能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相较于大陆地区的长篇阅读,我国台湾地区试题选取的文章篇幅较短,多选用语段阅读,可以大大减轻学生的阅读负担。[7]但台湾地区高考中一些试题未能全面考查考生的语文能力,这也需要向大陆地区学习,提高试题对知识点考查的准确性和全面性。学测的国写部分采用主观题问答的形式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能够减轻学生对长篇大论的文章写作的恐惧与厌恶感。大陆地区高考语文的写作题可以借鉴这样的处理方式,优化题型设置,减轻考生的负担。

总之,通过比较2018年以来海峡两岸已经定型的高考语文真题内容,一个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大陆地区高考语文试题内容更加复杂,这样使得考生的负担很重。从促进大陆地区高考语文试题更加合理完善的角度出发,有以下几点看法:一是在试题的整体上,大陆地区高考语文试卷拿在手上非常“厚重”,需要从内容以及篇幅上进行精简“瘦身”;二是阅读题,阅读材料篇幅冗长,且大多是选取整篇文章进行阅读,长篇阅读很容易造成考生疲劳,所以可以采用语段式考查,减轻考生负担;三是古代诗文阅读题,无论是我国台湾地区的学测还是指考的国文考科,都偏爱用言简意赅的文言文作为材料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经过对比大陆地区的高考语文试题,就发现大陆地区试题存在文言文知识占比过低的问题;四是写作题,我国大陆地区可以仿效台湾地区学测的国写部分写作题“一题多问”模式,分摊60分这样的巨额分值,这样可以有效减轻考生身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压力。

〔本文系安徽省教育科学项目2019年度课题“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教学治理循证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K19135)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许长安.台湾语文政策概述[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试大纲[S].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

[3]大学入学考试中心.指定科目考试国文考科考试说明[EB/OL](2016-9).http://www.ceec.edu.tw/pdf.

[4]大学入学考试中心.学科能力测验国文考科考试说明[EB/OL](2019-9).http://www.ceec.edu.tw/pdf.

[5]王丽.台湾“高考”语文考什么:台湾语文试卷汇编与分析:2001-2015年[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9).

[6]温正胞.海峡两岸高考语文试题的比较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3(3):75-78.

[7]李兴茂.效度视角下的海峡两岸高考语文试题比较[J].教育与考试,2018:26-33.

[作者通联: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猜你喜欢
高考语文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大事记2020年4—5月
海峡两岸
呼唤高考名句默写题的改革
抓文体特征 重整体感知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的探索
高考语文快速辨析病句的教学研究
海峡两岸
高考语文课堂复习的指向性策略分析
海峡两岸
海峡两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