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性椎体骨折经椎体成形术治疗后再发骨折的影响因素

2021-09-23 08:06何剑星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年18期
关键词:非手术性骨折创伤性

何剑星

(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骨科,浙江 杭州 310000)

目前创伤性椎体骨折在骨科中属于较为常见的疾病,引发创伤性椎体骨折的主要原因与患者自身钙流失导致的骨质疏松及外界打击或摔倒等有关〔1〕。研究发现,创伤性椎体骨折较轻者可采用保守治疗进行恢复,但对于病情较重患者多采用手术进行治疗〔2〕。经椎体成形术(PVP)在临床中治疗椎体骨折可有效恢复患者椎体稳定性,改善椎体强度。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属于PVP在椎体骨折治疗中的改良版,PKP主要在椎体内制造气囊来达到恢复椎体强度和高度的目的,上述两种手术方法均具有安全性高、术中出血量小且操作简单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与临床骨科中。随着PVP与PKP的应用发现虽两者可有效恢复患者椎体强度和稳定性,但术后部分患者易出现再发性骨折,且发生率高达12%~52%〔3〕。本研究回顾性分析行PVP和PKP治疗创伤性椎体骨折的患者资料,将手术椎体骨折和非手术引发椎体骨折的患者进行比较分析,观察造成创伤性椎体骨折患者术后再发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120例(130椎)在武警浙江省总队医院行PKP和PVP治疗的创伤性椎体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62例、女52例,年龄60~78岁;患者均经X线、磁共振成像(MRI)确诊。依据PKP或PVP治疗的患者椎体再发骨折部位的不同分为6组:观察1组和观察2组为椎体再发骨折;实验1组和实验2组为非手术椎体骨折,对照1组和对照2组为手术椎体和非手术椎体均出现骨折,其中观察1组、实验1组和对照1组为PVP治疗;观察2组、实验2组和对照2组为PKP治疗。纳入标准:经PKP或PVP治疗的创伤性椎体骨折患者术后出现再发性骨折,影像学资料与随访资料完整;排除标准:患者因原发性脊柱肿瘤、多发性骨髓瘤、继发性骨质疏松、血瘤等造成的椎体骨折,神经根损伤者或已采取相关手术治疗者均给予排除。

1.2方法 记录并观察120例患者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临床病史(酗酒、吸烟、结核病、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消化性溃疡)、术前视觉模拟评分(VAS)、骨密度值(BMD)、体重指数(BMI)、手术方法及是否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等临床资料。参照Genant〔4〕半定量椎体骨折分类法,将患者椎体骨折程度分为轻度(椎体面积<25%)、中度(椎体面积25%~40%)和重度(椎体面积>40%);术后随访12个月,随访监测骨代谢指标,包括磷(P)、钙(Ca)、降钙素(CT)、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甲状旁腺素(PTH)和25-羟维生素D〔25-(OH)D〕等代谢指标。

1.3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t检验、χ2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各组临床基本资料比较 各组年龄、体重、身高、BMD、BMI及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1、2组骨水泥注入量明显高于对照1、2组和观察1、2组(P<0.05)。见表1。

表1 各组临床基本资料比较

2.2影响再发性骨折的单因素分析 各组性别比、抽烟、酗酒、结核、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消化道溃疡、椎体压缩性骨折(VCF)等级、VCF数量及手术方法等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1、2组及对照1、2组骨水泥渗透及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明显高于实验1、2组(P<0.01)。PKP非手术骨折发生率明显高于PVP(P<0.05)。见表2。

表2 各组影响再发性骨折的单因素分析〔n(%)〕

2.3观察各组骨代谢指标情况 各组骨代谢指标P、Ca、CT、PINP及PT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实验1、2组25-(OH)D水平明显较其他4组降低(P<0.05)。见表3。

表3 各组件骨代谢指标比较

2.4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再发性骨折的因素 将未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骨水泥渗透及25-(OH)D水平设置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发现未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骨水泥渗透及25-(OH)D水手低是导致PKP和PVP治疗后引发创伤性椎体骨折患者再发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P<0.05)。见表4。

表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 论

经统计全球高龄骨质疏松患者已高达2亿,且每年还呈显著性升高,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因肌肉强度、钙流失及血液循环能力下降等导致患者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增加〔5,6〕。临床研究发现,骨质疏松是引发老年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主要因素〔7〕。研究发现,老年人因行动能力和反应能力的下降导致在雨雪天气下易发生摔倒,从而造成骨折的发生〔8〕。目前临床中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多采用PKP和PVP进行治疗,可有效恢复患者椎体强度和高度,提高临床预后,但上述两种手术方法术后部分患者易出现再发性骨折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9~12〕。

本研究结果说明抗骨质疏松药物与骨水泥渗透是引发PKP和PVP术后导致再发性骨折的主要危险因素,但与PKP或PVP手术方式不存在相关性。25-(OH)D浓度是引发PKP和PVP术后再发性骨折的主要因素。研究证实骨水泥注入量、使用抗骨质疏松药物及骨代谢指标25-(OH)D水平均为PKP和PVP术后再发性骨折的主要影响因素,与有关学者〔13,14〕得出的结论相似,但本文增加了PKP治疗后影响再发性骨折的数据进行了整体研究,得出结论更加充分。有研究〔15〕发现,创伤性椎体骨折患者经PKP治疗后其相邻椎体出现再发性骨折发生率明显较高,本研究也证实了此数据。PKP治疗后非手术椎体出现再发性骨折患者的数量明显高于PVP,其主要原因与椎体内加入气囊后增加了相邻椎体的压迫,从而导致再发性骨折的出现。

综上,创伤性椎体骨折患者为避免术后出现再发性骨折应注意骨代谢指标25-(OH)D水平、患者是否服用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及骨水泥渗透是否发生等,上述3种因素在临床中是导致PKP和PVP术后引发再发性骨折主要影响因素,今后在临床使用PKP和PVP治疗过程中应严格注意和预防,以期提高患者临床预后,降低再发性骨折的发生。

猜你喜欢
非手术性骨折创伤性
17例创伤性十二指肠损伤的诊治体会
超负荷运动时当心疲劳性骨折
老年骨折合并糖尿病治疗分析
60岁以上人群骨质疏松性骨折发病特点及转归分析
绝对卧床休息对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影响
非手术脊柱减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关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的影响因素及预防措施的探讨
经皮椎体成形术与非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效果的Meta分析
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抑郁
中医加速康复外科行为在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