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珍 郑福珍
(厦门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急诊科,福建 厦门 361021)
严重多发伤是指同一致伤因素下造成全身至少2处及以上位置和脏器发生严重创伤的情况,甚至存在较高的生命风险,多发伤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病死率。近年来,随着交通业和工业化的发展和进步,多发伤的发生率也逐年增加,给人们的生命和健康造成严重损伤。临床针对严重多发伤的治疗主要以在最短、最佳有效时间内送至抢救,维持其正常生命体征,减轻身体创伤,预防并发症出现,但是在急救治疗过程中由于患者病情严重,症状变化快,为了避免抢救意外发生,必须要配合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1]。随着创伤中心的成立,急诊常见病种抢救流程重新优化,将来我院就诊的严重多发伤患者展开研究,重点分析急救优化护理流程的干预价值和效果。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急诊严重多发伤患者为观察对象,纳入标准:临床检查有明确外伤,同一致伤因素引起2个或以上部位、脏器损伤且至少1处危及生命;存在不同程度意识障碍、呼吸困难及休克症状;创伤严重评分(ISS)≥16分;受伤至就诊时间<12 h;年龄<80岁;患者及家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抢救无效者;凝血功能障碍;精神类疾病;救护途中死亡者。按照标准从中选出88例以电脑随机分配法为原则分组,对照组44例,男女性别比例24∶20,年龄22~76岁,平均(49.86±4.26)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8例,工业塌方10例,坠落伤7例,利器损伤5例,其他4例。观察组44例,男女性别比例25∶19,年龄23~77岁,平均(50.21±4.35)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9例,工业塌方11例,坠落伤6例,利器损伤5例,其他3例。以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均衡可比性,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予以优化前的护理流程,主要负责接待患者入院,根据其情况快速提供吸氧、止血、消毒、输血、输液等治疗,密切监测体征和心电监护,将患者送至对应科室抢救。
1.2.2 观察组 实施急救优化护理流程,具体措施:①成立创伤抢救护理组:根据科室情况成立抢救小组,由科室护士长为组长,高资质护士、低资质护士、治疗护士和责任护士等共同组成小组,护士长负责安排并划分责任和工作内容,统一进行抢救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②院前急救流程:接到急救电话快速出车,明确发病位置,通过路上救援、直升机航空救援等方式迅速派车,专门开通空中或陆地急救通道,途中电话了解受伤情况并指导现场自救,保持平卧,用衣服或布条压迫止血,快速疏通呼吸道、检查四肢、意识及体征后抬上救护车,120急救系统(由各界医疗机构、企业、单位及志愿者等共同参与急救体系)将患者信息及病况传递给医师及创伤平台,利用微信群传送诊断数据,遵照就近原则联系医院,边抢救边护送,快速与医院联系,汇报伤员的病情,并通知各科室做好抢救准备工作[2]。③急诊抢救护理流程:入院后由医护人员快速综合评估,根据伤员的创口面积、出血量、创口深度等评估其轻重度,同时观察其意识、瞳孔、心率、失血情况以及运动功能损伤程度等进行评估,然后由抢救小组分工合作,包括:a.高资质护士:主要负责呼吸系统抢救(呼吸道清理、面罩和鼻导管吸氧、必要时考虑气管切开插管、建立静脉通路等),密切观察其意识、瞳孔、血压、血糖、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持续监护观察是否继续出血,如果发现是内脏出血,则需送至手术室进行止血手术治疗[4],对病情重者护送行检查及送至ICU抢救,转运过程中做好各科室交接工作,仔细核对患者的信息和医疗信息,详细交接伤势情况和抢救内容,避免患者入院后二次受伤。b.治疗护士:主要负责循环系统,对患者进行监护仪监测,快速采血送检后给予输液治疗,配血和血常规检验完成后针对大出血量迅速给予输血治疗,同时配合液体补充,为机体提供正常血供和氧供[3]。c.责任护士:结合伤势和创伤位置严格按照急救流程实施抢救,配合做好抢救准备,并完成简单的急救处理,若出血明显需对创口进行敷料加压包扎,必要时提供缝合止血、导尿、记录、抢救环境管理等,同时要安抚抚患者及家属的心情,大部分多发伤患者由于身体受损严重,很可能会截肢、毁容和死亡,故应给予心理安慰和鼓励,多关心患者的病情和心理变化,保持亲切、镇定的态度,用温柔的话语给予心理支持,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主动与家属沟通,减轻其心理负担,并获得家属的支持和理解,协同家属共同关照患者的情绪,树立积极、自信心态配合治疗[5-6]。
1.3 观察指标 ①患者的急救效果:救护车达到时间、手术抢救时间、采血至用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②记录患者的抢救成功率;评价标准:患者抢救后再无出血现象,各项指标均恢复正常范围,意识恢复清醒后即为抢救成功。③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用科室自制的问卷调查表统计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价结果分为非常满意、一般和不满意。④采用焦虑、抑郁自评量表(SAS、SDS)测评两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SAS以50分为临界值,SDS以53分为临界值,得分越高表示其情绪越差。
1.4 统计学方法 用统计软件SPSS23.0分析计算,计数资料的描述形式用率(%)表示,检验用χ2,计量资料的描述形式用(),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1 急救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各项急救指标时间均显著比对照组短,对比差异有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急救效果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急救效果比较()
2.2 抢救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抢救成功率明显比对照组高,统计结果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抢救成功率[n(%)]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2.4 SAS、SDS评分比较 干预前的情绪评分差异无意义,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显著比对照组低,对比结果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
表4 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对比()
严重多发伤患者受伤后身体多处出血、失血多,疼痛剧烈,身体活动受限,若不尽快实施抢救治疗,会导致患者短时间内陷入休克,甚至丧失生命。此类患者受伤后的最佳黄金抢救时间段为受伤后1 h内,因此临床抢救治疗不仅要把握抢救技巧,提供规范、科学的救治方法,还要把握好黄金时间,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故实施有效的护理急救流程非常关键[7]。
急救优化护理流程应用于急诊科充分体现了快速、准确、及时、高效等优势,成立创伤急救小组能为患者提供专业救治和细致服务,充分发挥各成员的最大价值,要求医护人员明确分工,相互配合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和治疗;快速、安全、高效的院前急救是院内救治的关键,将受伤患者迅速、有序的送至医院抢救治疗,促使在最短时间内安全得到救治,是降低临床病死率的重要前提,因此急救护理管理中要高度重视院前急救流程。优化急诊抢救流程比常规护理更加规范、科学,能训练医护人员的应急能力,考验其急救治疗的基本功,在整个护理流程中对患者实施连续性、动态病情监护,以患者为中心,实施综合护理照顾,保证其病情得到控制,尽快帮助患者脱离危险期[8-9]。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护理满意度显著比对照组高,其各方面急救指标时间比对照组短,护理后患者的不良情绪评分明显下降,观察组的情绪评分下降幅度更明显,组间差异悬殊,由此对比差异足以证实急诊优化流程删繁就简,从院前急救、接诊、就诊和抢救及转运过程中对患者提供针对性、连续性护理服务,尽可能缩短准备时间,争取更多宝贵的时间参与治疗[10]。
综合上述,在急诊多发伤患者抢救治疗中配合急救优化护理流程有助于提高抢救成功率,提升临床急救护理水平,促使患者保持轻松、舒适的身心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值得临床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