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晶晶
(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暨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江苏 南通)
急性心肌梗死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具有病情重、发展快、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在我国心血管病死亡原因中高居第2位,好发于中老年人群,给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1]。当血管在长时间处于闭塞情况下,会加快心肌细胞凋零和死亡的速度,增加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的危险性。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的一种合并症,进一步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治疗过程中,加强循证护理可以增强治疗效果,促使患者尽早出院[2]。基于此,本文将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进行分析,试探讨循证护理对患者住院情况以及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报告具体内容请看下文。
观察例数有120例,观察时间在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观察对象是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甲组中男女的比例为33:27;患者年龄为45~65岁,平均(55.63±3.24)岁。乙组中男女的比例为34:26;患者年龄为45~65岁,平均(55.47±3.22)岁。对比分析两组的各项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120例患者经心脏彩超、心电图检查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存在心律失常;本次研究通过伦理委员会的审核,且患者及家属同意参加研究并签字。
排除标准:患者的精神异常,不能配合完成治疗和护理;患者存在意识障碍。
甲组实施常规护理,具体方法为:①加强对患者的常规宣教,做好常规护理,仔细监测患者的各项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心电图等;②叮嘱患者注意饮食,加强用药指导。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乙组开展循证护理,详细措施为:(1)明确循证护理问题:对患者的一般资料、病情、身体情况等方面进行评估,及时做好心理状态与并发症评估工作,仔细掌握患者的具体情况并展开相对应的护理工作。针对患者可能会出现的或者已经出现的并发症以及影响生活质量事件进行归纳总结,提出应对措施。(2)查找文献:根据循证问题查找文献资料,并结合患者的治疗情况制定护理方案。(3)具体护理措施:①加强对患者的情绪疏导,受病情的影响,患者容易产生烦躁、害怕等负面情绪,严重时会出现濒死感情况,护理人员需要主动与患者交流,给予患者安慰和支持,舒缓患者的负性情绪,促使患者保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同时,叮嘱患者家属用心照顾和关心患者,给予患者力量,促使患者尽早康复。②加强对患者的心律失常护理。心律失常通常在心肌梗死3 d后出现,故需要叮嘱患者尽量卧床休息,保持充足的体力,防止用力排便;同时加强对患者的心电图监护,仔细观察和记录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水平,熟悉患者的体征变化情况,做好抢救准备。③加强环境护理。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的病房环境,调整合适的温度和湿度,每天开窗通风2次,每次30 min,保证病房空气新鲜,确保患者身心舒适;设立探视时间,无关人员不能进入病房。④加强健康宣教。向患者发放急性心肌梗死健康手册,通过视频、图画等方式向患者介绍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的原因、可能出现的不良影响,强化患者对并发症预防的重视,仔细普及预防措施,提高警惕,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⑤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护理。结合患者的喜好制定饮食方案,在发病后12 h内叮嘱患者食用清淡的流食,随后摄入低脂、低盐、低胆固醇的清淡饮食。嘱咐患者少食多餐,不要暴饮暴食,不要饮用豆浆和牛奶等容易胀气的食物,减少胃肠道反应。⑥加强康复训练。等到病情稳定后,进行简单的四肢运动,之后下床活动,结合患者的病情制定适量的运动量,在康复期间需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若是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需要立即停止康复训练。
①住院情况。仔细记录住院卧床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
②心功能。检测方法:选择济南凡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床旁心电图(型号:EM-900E)检测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严格按照说明书进行操作。
研究所得数据均录入至Excel 2010中予以校对,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处理,()表示计量资料,(%)表示计数资料,用t和χ2检验,P<0.05提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从表1的结果可以发现,在卧床时间与住院时间上,乙组短于甲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住院费用上,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1 评价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
表1 评价两组患者的住院情况()
从表2的结果能够看出,干预前,在LVEF上,两组的数值较为一致,差异不大;经干预后,两组的数值发生了变化,且乙组明显高于甲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表2 对比分析两组心功能的差异()
表2 对比分析两组心功能的差异()
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临床危重症,主要是由于身体过度劳累、情绪起伏大以及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原因所致,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压榨性胸痛、身体出汗、濒死感等症状[3]。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最为常见的并发症,大部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都会出现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有较为明显的头晕眼花、血压降低以及胸闷等症状,加重了患者的病情,若是病情控制不好容易加快进展,导致患者死亡[4]。
循证护理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把证据作为中心思想内容,要求必须在科学证明的基础上方可展开护理工作[5]。循证护理强调临床实践研究,通过查阅和分析文献资料,能够较为全面地总结和分析问题,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同时循证护理在工作中重视患者的感受,为患者提供贴心和温暖的护理服务,得到了患者的认可与满意,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6]。唐晶[7]在研究中提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循证护理,能够缩短患者的住院天数和卧床时间,提升治疗效果,这与本次研究结果较为一致。本次研究发现,乙组经循证护理干预后,其住院卧床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住院时间优于采用常规护理的甲组(P<0.05),提示循证护理的效果更佳。本次研究发现,在LVEF上,乙组高于甲组(P<0.05),表明循证护理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追其原因是:通过开展情绪疏导可以舒缓患者的负性情绪,稳定患者的情绪,促使患者主动配合干预;加强心律失常护理能够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开展环境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加强康复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促使患者尽早康复[8]。
综上所述,循证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的效果显著,可有效优化患者的住院情况,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促使患者尽早康复,值得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