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霄睿 江川
北方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辽宁沈阳 110000
盾构法是城市地下交通建设最常采用的工艺手段之一,其优势是能够缩短工期,减轻对周围交通的影响。按照盾构施工实际应用研究可以得出,影响岩体的因素有刀盘切削及盾构机振动等,并且管片及岩体中有间隙,很容易使得地表沉降现象发生,从而对施工周围造成不安全因素,故该工艺需要注意壁后注浆。鉴于此,文章围绕同步注浆工艺的实际运用进行深入分析[1-2]。
盾构施工技术包含在暗挖法技术中,其中盾构掘进机是经常使用的设备,通过这样能实现施工过程中的机械化,各个环节具体的流程主要分为:掘进→管片拼装→注入浆体→盾尾脱出→浆体失去流动性。将盾构施工技术合理的应用在地下交通建设中,不会对施工周围的交通产生影响,同时使用这种技术还可防止地下水渗出,避免地表出现下沉的情况,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把振动集中在竖井口周边,从而大幅提升建设安全性,如图1所示。
图1 地铁盾构施工
从地铁盾构施工设计图中可看出,盾构机刀盘开挖直径大于管片外径,当管片从盾尾中脱离,管片与围岩会存在缝隙,通常在8cm~16cm之间,这时岩体周围会出现移位的现象,使地表下沉,造成地下隧道施工存在安全隐患。针对这种情况,可以通过壁后注浆技术及时处理(图2)。
图2 盾尾空隙
壁后注浆可划分成两大类:一是一次注浆,二是二次注浆。其中,前者还能划分出3小类:即时、后方以及同步注浆。现实使用中,如果施工要穿越的地层稳定性较差,优先考虑的就是采用同步注浆技术,防止出现变形和地表沉降状况,确保施工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
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决定注浆压力值,其在提高地层空隙填充量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还能有效地减少地表出现下沉的情况,在今后的运行过程中可使建筑物及地下管线保持稳定的状态。倘若注浆压力高于标准值就会导致地表出现隆起,甚至还会发生管片衬砌破损的情况[3-4]。从理论方面来看,注浆压力稍高于土压和水压,就可有效规避劈裂注浆情况的发生,但在选择注浆压力过程中具有较高的复杂性,需要全面地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如浆液特性、地层条件等。在对地下隧道同步注浆施工压力过程中,需要其高于开挖面土的压力,一般情况下取此值的1.1~1.2倍最合适。
在同步注浆施工过程中,能有效填充切削土体和管壁两者之间的缝隙,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依然需要注意跑浆等产生的不良影响。将理论注浆量作为标注,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可获取这个数值的130%~180%之间。具体公式为:
式中:Q为注入量(m3);λ为注浆率(%);V为盾构施工中出现的缝隙(mm)。
式中:D为盾构切削土体的直径(m);d为管片外径(m);L为管片的宽度(m)。
通常情况下,在同步注浆施工过程中经常使用的注浆材料是单液浆,在注入过程中需要保证单液浆保持流动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使注浆结果不具备可操作性,浆液在流动期间不能有效地保证各个区域得到有效的填充。除此之外,在施工期间地下水还会对浆液造成直接影响,甚至会被稀释,如果施工位置存在大量的水,会提升浆液离析的可能性,这种情况就会直接影响到注浆后的强度,严重的会使浆液不能有效凝固,导致隧道上方的土体在缺乏支撑就会出现地表下沉,在施工过程中主要对浆液的性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①如果浆液具有较强的和易性,可降低搅拌的难度,同时还能保证浆液运输的完整性,并且降低浆液出现不良情况的概率。
②浆体出现了凝固情况,但是其产生的体积收缩比较小,也能有效地规避地表变形的情况,从整体方面来看可减少浆液固结收缩率的5%。
③浆液在凝固之前需要具备一定的强度,以便于保证地表不出现下沉的现象,固结体强度1d一般要大于0.2MPa,28d要大于2.0MPa。
根据项目施工的具体环境,同时结合有关工程案例,可根据具体情况对特殊线路选择二次补压浆的双液浆,在注入浆体过程中可将注入压设计成最低0.3MPa,最高不超过0.5MPa,浆体压入与掘进施工工作需同步进行。在盾构掘进过程中,需安排专业的人员管理作业面的压浆,详细的统计压浆地点、压力数值等,并且根据地表的沉降状况适当的改正。
①需要严格的检验浆液材料,同时还需观察注浆液是否保持正常的状态。②需要观察管片是否出现变形或损坏,如果出现需要立即停止注浆;除此之外,若在注浆过程中突然增加注浆量,需要充分检查注浆情况,同时还需要将这些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③在完成注浆工作以后,需要彻底的清洗有关设备和管路。
目前,盾构掘进长度小于60m,结合监测情况可以得知,如果掘进在0~20m时会出现漏浆的情况,这样就会直接影响到注浆的压力,注浆量在2.0~2.5m3,掘进保持在20~40m之间时,前方土体局部出现隆起的情况,但是具有较小的破坏性,与此同时注浆量和理论注浆量从数值方面来看保持相同,在这种情况下可对注浆量进行稳定的控制[5-6]。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监测钻孔用水量,如果钻孔用水量大于0.8L/s,相应的注入速度需保持在80~150L/min;如果钻孔用水量每秒等于0.8L时,需要相应的缩减注入速度,这时需要将注入速度稳定在为30~80L/min。从图3中可看出,盾构施工过程中地表下沉或隆起可分为5个阶段。
图3 盾构施工地表变形
从图3可看出,在导致地表出现沉降或隆起的主要原因是第4个阶段盾尾空隙出现沉降或隆起的情况,同步注浆施工控制是第4阶段不可缺少的重要控制因素。在设计图纸中要求地表下降小于10mm,要求设计的浆液可快速地进行凝固,避免出现流失的情况,同时还可产生早期强度,避免地表出现沉降或隆起的情况。
一次注浆技术实际上就是在出现缝隙的同时注入浆体,使内部逐渐的密实,一般情况下都是采取2种方式注入浆体,第1种是从注浆管中注入,第2种是从管片的缝隙中注入。第1种方式是把浆管设置在盾构外围,如果注浆管清理的不彻底就很容易出现堵塞的情况,但是通过这种方法可实现同步注浆;第2种是在管片脱离后进行注浆,注浆不能同步进行。
二次注浆主要是对一次注浆的补充,二次注浆可达到以下3点目的。①减少出现间隙的次数。②改变由浆液的收缩导致体积发生改变。③可以减少对周围地质稳定性的影响。
对注浆控制主要是加强对注浆量与压力的管理。对注浆压力进行管理可保证压力与相关规定相吻合,然后在适当的调整注浆量;对注浆量进行管理需要保证注浆量与修正压力数值相一致。通常情况下都会采用以下2种方式对其进行管理[7-8]。①对注浆量进行管理时会关系地表渗透、浆体类别等很多个方面,所以很难准确地获取实际注浆量。②注浆压力需要根据环境、浆体性能、盾构方式等几个方面进行管理,作业人员通常都是根据自身的经验,把注浆压掌控100~300kN/m2,孔隙水压保持在200kN/m2。然而还需根据工程的具体状况,经过多次试验选取最恰当的指标值。
总体来说,注浆技术在盾构掘进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既可有效解决地表变形的问题,又可有效保证隧道的稳固性与防水性[9-10]。在地铁盾构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实际需要与成本控制等各方面的因素,选择合适的作业参数、注浆材料和有关施工工艺,同时还需要详细的统计有关数据信息,调节注浆压力和注浆量的大小,增强工程施工的质量,从而使地铁建设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证。从而可推动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