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敏
摘要:本科層次职业教育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新时代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新要求,为了培养高层次和高质量复合型人才,通过对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南昌职业大学、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三所本科层次高职院校影响因子的研究,发现影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主要因子主要集中在对职业教育社会传统观念、人才培养的定位、校企合作程度、师资结构、专业设置能力五个大的方面;为了准确掌握五个大因子影响强弱,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了量化分析排序,根据五大因子的影响强度,科学合理提出了构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关键词:本科;职业教育;主成分;新模式
根据《2020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在过去的五年中,全国中职学校减少1124所,高职院校增加82所,本科层次职业大学累计增加22所;全国的中职学生减少约80万人,高职院校学生增加约232万人,同时本科层次职业大学开始逐步招生[1]。历年来,高职院校为区域经济发展输送了大批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社会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目前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出来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不能完全满足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复合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要求,培养更高层面和质量职业教育人才,成为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大力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成为解决当下职业教育最有效的手段。
一、现阶段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因子
通过对湖南软件职业技术大学、南昌职业大学、广州科技职业技术大学三所本科层次高职院六次访谈和二百份问卷调研,认为影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因子主要集中在社会传统观念、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校企合作缺乏保障,人才培养脱离市场需求、专业设置能力和师资结构不合理五个主要维度。
(一)社会传统观念的负面作用,影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推进
社会传统观念的负面影响因子,主要表现在不看好技术性劳动、“重本轻职”和用人单位对高职教育毕业生的歧视三个方面。社会传统观念看不起体力劳动者,认为综合性大学培养的学生是白领,属于脑力劳动,一般在办公室工作;职业技术大学培养的学生是蓝领,属于体力劳动,一般是在户外或者厂矿劳动。因此,高等职业教育被视为培养体力劳动 “次等教育”,不被社会看好,缺乏吸引力。传统社会“重本轻职”观念严重。本科教育一直以来被认为是“精英教育”,是国家教育的重点形式和正规军,社会都愿意将经费和优质资源倾向于普通本科教育,从而导致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艰难。三是社会用人单位对高职教育毕业生的歧视。一般情况行政事业单位很少招聘高职教育毕业学生,即使有很多大型的国有企业招聘了高职教育毕业生,他们与同为聘用全日制普通本科及更高学历的毕业生相比,在薪酬、晋升等方面待遇相差较大。这一系列的传统观念及做法,后期将会严重影响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的推进。
(二)人才培养目标不明晰,影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质量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首先要考虑的是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可以理解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要培养的是职业道德良好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既要具有实践操作能力和一定理论知识,同时又要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国内学者们对此的表述各一,如面向一线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2]、本科层次技术型人才[3]、高层次技术型人才、“师化”人才[4]、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5]等。因此国家对本科高职教育人才目标尚不明晰,造成了不同院校相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在定位表述上存在不同,有的表述笼统,有的表述具体,有的表述在设计层面,有的表述在操作层面。另外,人才培养目标重心的不同,造成人才培养层次和质量的差异。
(三)校企合作缺乏保障,人才培养脱离市场需求
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模式是当前国际上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之一。目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基本上是通过两种途径而来,一种是通过原有办学水平较高高职院校升格而来;另一种是本科院校二级学院和高职院校联合升格而来。其实训场所和校企合作教学多数依托和沿用原高职院校场所和教学模式。校企合作基本上流于形式,缺乏保障,人才培养脱离市场需求,造成本科层次高职教育复合型人才质量难以保证。主要原因是产学研涉及企业、学校、学生、政府四个主体,企业认为学生属于生手,培养的过程中涉及设备和材料损耗,以及安全等现实问题,热情度不高;学校因政府对其投入财力不足,购买用于教学的先进设备财力有限;学生往往在企业实践完之后,更倾向于到其他单位就业,一般不愿留在该企业;政府在此过程当中,很难平衡各方利益,因此很难出台相关强制性政策法规。从而造成恶性循环,高校培养不出企业需求和紧贴市场的人才,培养出具有前瞻性潜力的人才就更少,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吸引力降低[6]。
(四)专业设置能力有限,专业设置问题严重
根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本科层次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必须要有省级及以上科研平台支撑,同时应具备省级及以上教育行政部门等认定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创新队伍,目前大部分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省级平台和团队数量不足,相对于刚进入本科层次的职业院校来讲,学校专业设置条件偏高。另外,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专业多数由专科沿袭而来,升格本科后新增的专业亦存在诸多问题。—是专业结构与市场产业结构不平衡和错位,二是冷、热专业不均衡。新升格的本科院校在专业增设上往往将焦点放在招生和就业市场追捧的热口专业上,而真正急需人才的冷口专业常常被忽视。
(五)师资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偏弱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必须立足在理论扎实、实践丰富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之上,除深厚的理论功底和过硬的技术实力之外,还必须有创新能力很强团队支撑;同时,由于科技日新月异,也要求教师必须及时掌握新技术专业理论知识方面的新讯息和新内容。目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教师队伍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从985、211高校招聘优秀毕业生,这部分学生成为教师之后,理论功底较扎实,但任教经验少,操作能力欠缺,与外界市场联系不紧密;第二类是从外界招聘的一些专业教师,这部分教师动手能力强,外界前沿信息和技术掌握的比较多,但存在理论功底不深厚,上课逻辑条理不清晰,课堂效果不佳等问题;第三类是有一部分教师理论功底深厚,动手能力强,掌握着世界的前沿技术和信息,但是因科研任务繁重,没有时间和精力去给学生传道授业。因此现阶段我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偏弱,培养还需要一定的周期。
二、现阶段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主成分分析
根据现阶段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现实情况和调研结果,对影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因子进行了定性研究后,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定量分析,主成分载荷矩阵结果如下表所示,主成分分析的关键是给提取的主成分赋予新的意义,给出合理的解释。
从上表载荷系数排序可以看出,第一是社会传统观念的负面影响,其载荷系数为0.963,载荷系数最大,说明在我国民众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还不够了解,认为职业教育属于体力劳动技能教育,被社会视为次等教育,说明其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影响最大;第二是人才培养目标的清晰度影响因子,其载荷系数为0.958,说明当前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从国家、地方、学校层面的定位还不清晰;第三是校企合作影响类因子,其载荷系数为0.941,说明校企合作在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中非常重要,关系到学生技术技能是否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需求;第四是师资结构影响因子,其载荷系数为0.936,理论功底深厚、实践能力扎实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影响非常大,关系到本科教育培养出学生质量;第五是专业设置能力影响因子,其载荷系数为0.926,本科层次职业院校省级平台和团队数量不足,造成专业结构冷热不均,对本科层次职业教育造成一定影响。
三、现阶段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构建
(一)转变传统观念,构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新认识
首先,要使全社会转变思想,真正认识到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是以高科技为支撑的职业技术教育,学生不仅要达到普通本科层次的人才培养所要求掌握专业理论知识,还要求掌握各种专业技术和熟练操控各种高端机器设备,属复合型人才,他更适合与社会需求,是实体经济发展的主体人才。其次,全社会都要关心和支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发展。各级行政部门要加大对本科层次职业技术教育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并给于力度倾斜;同时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毕业生就业给予引导和公平对待,要使其有一定的优越感。另外打通职业教育本科、研究生(硕士、博士)教育通道,给予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学生继续深造的机会;国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要积极与国际高等职业技術教育融合,同时融入世界职业技术的发展潮流。
(二)细化人才培养标准,构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发展新思路
国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要明确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将目标进一步细化,并制定目标评价体系,使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标准有章可循;省级行政部门和本科层次高职院校要在考虑国家整体发展需要的背景下,遵循市场规律,紧跟科技发展轨迹,前瞻性设置一批既适应地方经济建设发展又具有科技发展潜力的王牌专业,凸显专业特色,提升人才培养品质,更好对接人才培养的市场需求。
(三)政府统筹,构建校企合作新规则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实训基地是国家实体经济培养人才的平台,是一个系统工程,光靠职业院校自身难以完成,必须通过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协同完成。政府要根据本地区经济和社会规划等实际情况,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合理调整和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做好实训基地建设的规划,整合好教育资源;同时对口设立职业教育实训专项经费,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建立校企实训基地运行保障制度,督促企业参与高职院校学生实训,给予参与高职院校实训的企业税收优惠或者资金支持,调动企业积极性。高职院校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设施设备,通过更新、补充和新建等形式,将实训基地和设备配备齐全,满足实训教学要求。其次是学校要根据人才培养标准,科学编写实训教材和大纲,设置实训项目,制定实训计划,提供实训指导老师,保证实训质量。企业要积极参与学生实训,为学校提供真实的一线职业环境,让学生在浓厚的职业范围中得到锻炼培养;同时指派经验丰富的技术人才,参与实训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四)打破编制壁垒,构建师资准入新制度
师资培养和建设方面,首先要认识到本科职业教育这个特殊性,要创新“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和建设机制,根据专业要求,教育行政部门对现有本科高职院校教师要建立一套能力标准体系,根据标准体系对其进行资格认定制度,发挥资格证书在教师准入、晋升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建设一支符合本科层次教育需求的教师队伍,千方百计保证教师水平。打破本科职业教育教师编制壁垒,打通学校与社会企业和科研单位之间人才双向流动通道,企业和科研单位有很多掌握熟练技术和深厚理论知识的一些专家,因为没有高校教师编制,难以进学校任教,高校行政管理部门对这部分人,要开辟绿色通道,允许其到高校任教。
(五)提升专业设置能力,构建专业建设新平台
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属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专业设置时,很多专业难以达到要求,因此省级教育行政管理指导部门要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专业需求,在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业诊所等项目审批上和团队建设上给予倾斜支持;同时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单列研究专项,按时按量拨付学校科研业务费和科研平台建设费,使其尽快与国际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接轨。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新锦诚研究院.2020中国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5.
[2]涂向辉.本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及其内涵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27):15-20.
[3]阙明坤,武婧,李东泽.本科职业技术大学的兴起背景、国际经验及人才培养机理[J].教育与职业,2019(20):43-48.
[4]宗亚妹,刘树青,贾茜.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的综合改革[J].职教论坛,2018(11):56-60.
[5]方泽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及现实问题[J].职业技术教育,2019(34):6-11.
[6]马燕.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动因、问题与出路[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0):1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