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涛
摘要:在当前的素质教育过程中,高中化学知识的难度非常大的而且对于学生抽象思维的要求也很高。高中时期的化学知识对于那些学习能力比较一般或者比较薄弱的学生来说是很困难的,学生往往会出现恐惧心理。在这种情况下,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能够有效地提升化学教学的质量,让化学知识更加生动形象。本文就将从信息技术教育背景下化学教学策略为主要内容进行探究。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育;高中;化学教学;对策研究
信息教学技术具有虚拟性的特点,能够实现学习资源的共享。而且信息技术有很多丰富的教学功能,比如动画、视频等,能够让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和形象。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化学知识进行补充,也可以利用信息功能把化学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来开拓学生的眼界,促进学生化学思维和理解能力的进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化学教学能够方便学生及时的查阅资料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这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和优势。
一、利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进行化学课前预习
要想保證教学的质量和效率,教师就应该要注重预习环节。在预习环节中让学生自主地获取知识,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化学问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这个平台可以利用微客来进行课前预习任务的布置。高中时期的化学知识是非常复杂的、繁琐的也是比较抽象的,如果不进行预习学生在实际的课堂中很难能够跟上教师的步伐和节奏,只有在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跟随教师的脚步,在课堂中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从而促进教学工作的完善和发展。
例如,在开展《探究电解质溶液的性质》课前预习环节中,教师应该利用微课给学生发布一些关于化学探究知识任务,让他们自己去通过浏览课文完成这些最基本的分析问题。通过任务的完成来大致了解这个课堂主要讲解的内容是什么?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也能够发现自己哪里存在的疑问,然后在课堂上进行针对性地听讲。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概念是什么?然后让学生去列举一些常见的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然后在预习的过程中教师就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疑难问题问题在哪里,在课堂中进行针对性的解决和处理。这样的教学形式能够让教学工作更加的高效。
二、用信息技术需完成化学的重难点教学
怎么开展重难点教学一直都是教师非常关注的问题,信息教学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的处理和解决这个问题。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来给学生展示一些动画或者视频,帮助学生去理解一些化学定义,打破思维的局限性,让学生能够直观的了解和认识这些抽象的知识。而且在教学工作中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功能把一些抽象的化学实验操作步骤给展示出来,学生大致了解实验的环节所涉及到的化学知识,充分的提升学生学习热情、降低理解难度,在这个过程中化学知识的重点的内容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最大限度提升。
例如,在开展化学教学的过程中实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实验能够让学生对于化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入,也能够锻炼和操作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在实验正式开始之前,教师应该给学生放一个相关的视频让学生通过视频来浏览实验的操作步骤以及实验环境所涉及到的知识,让他们在大致掌握操作步骤的前提下,再去自己动手操作能够更加具有效率和效果。在进行《检验一些无机化合物》这个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验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给学生观看离子的检验实验,让他们去熟悉具体的实验步骤并且去讨论实验方案,在观看完之后才能够进行具体的实验操作,只有熟练的掌握操作的步骤才能够让学生在实验环节更加顺利也能够让实验更加高效的完成。
三、利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后的巩固复习
化学知识是非常繁琐的也是很复杂的。在课堂上时间比较有限,很难完全理解和吸收。教师必须在课下布置一些训练和练习任务,但是由于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限制,教师不能对学生进行指引和引导。这时候信息技术就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个缺陷,教师可以通过组建一个化学学习群然后把课堂上所用到的化学多媒体课件传到上面,接着在给学生进行思维导图形式的化学知识梳理,让他们及时地进行巩固和复习,而且在课下的时间如果学生遇到一些问题,教师也可以在手机上及时的解决和处理。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所具备的教学优势是非常多的,它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有很多局限性。教师应该加以利用和探究,利用信息技术开展高中时期的化学教学,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兴趣也能够进一步让教学课堂的教学效果更加完善。在高中学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教师必须要充分的利用信息教学技术,把信息技术贯穿到课前预习课堂讲解和课后复习整个环节当中,引导学生更加全面地深入的理解挖掘知识,从而促进化学教学效果和质量的提升,让学生能够全面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魏隆凤.高中化学简约化教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21(60):134-135.
[2]葛许鑫.高中化学教学开展翻转课堂的探索[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21):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