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劲松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言行进行良性引导,有助于完善学生的人格,引导学生养成正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对此,本文也将以小学生的成长为切入点,从剪纸教学出发,立足于特殊儿童的个性化需求,分析小学剪纸教学改革的方法,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歧视,引导儿童找到心灵的家园,仅做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小学课堂;剪纸教学;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29-333
剪纸本身就是我国民间艺术的重要体现,只需要一张纸和一把剪刀,就可以再现出自然社会的形态,展示出内心世界的思想和情感,不仅在制作工具上具有简易性,而且操作步骤也并不复杂。近些年来,我国素质化教育的改革也逐渐吸收了民间的优秀素材,剪纸作为展示中華民族风土人情的重要基础,也逐渐走入中小学的课堂。所以,需要在新时期获得更加高度的重视和关注,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勇于探究,体会剪纸的乐趣。
一、懂得保护儿童的意愿与心灵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他们的精神世界尤为简单,赤子之心具有感性,纯真,简单的鲜明特点,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讲,童心也更加脆弱,容易冲动,富有更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对此,教师需要在课堂上保护儿童的意愿,尊重儿童的内心世界,要让儿童真正感受到艺术的滋养和洗礼。特别是对那些特殊儿童来讲,由于他们或多或少的存在生理或者是心理的缺陷,所以在实践的过程中也更容易遇到困难,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和挫败情绪,因此,教师就更需要鼓励他们挑战自我,逐步积累自信心,获得更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具体来讲,教师要了解剪纸的造型,我国传统的民间剪纸大多都来源于人类初期的原始艺术,在形状上更加具有线条感,所以在儿童剪纸教育的时候,教师也需要尊重儿童独特的无意识审美感受,引导他们表达自己内心的情感和愿望,协助他们展开不同类型的实践,掌握民间剪纸知识和技巧,真正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也就是说,小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尤为强烈,他们对宇宙万物都充满了奇妙的幻想,所以他们剪刀下的形象,不一定能够与现实生活完全对应,更多的是学生内心世界的写照,这种写照以现实物体为基础,经过省略,简化或者是夸张等一系列的步骤,组成了更为独特的心象,教师可以从中分析学生的主观世界,并以此为契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与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正向的审美理念与价值观。还有,教师自身也应当保持童心,要具有大度且幽默的品格,这样也可以与学生展开沟通和对话,成为剪纸艺术的代言人。剪纸在我国已经有了1500多年的发展历史,衍生作品是数不胜数的,教师可以从中选取不同的类型,让学生感受到相对应的风格。又或者,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了解中国民间剪纸艺术的代表人物,库淑兰,又被称为剪花娘子,不仅创作了诸多鲜活的剪纸作品,同时也运用了丰富的色彩,能够给人视觉上的冲击。另外,教师也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剪纸艺术的冷知识,比如安徒生除了撰写童话之外,也创造过上千件剪纸作品,并利用纸和剪刀讲述自己脑海中的故事。
二、凸显童趣和童真
由于儿童剪纸在构图上尚未成熟,造型也显得相当稚嫩,所以整体的特点是粗犷,质朴,简单且充满童趣的,教师应当尊重学生这种原始的审美心态,让学生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如果特殊儿童在创作的过程中遇到了瓶颈,教师也不应当给予批评或者是责骂,而是要保证足够的耐心和热情,不应当为他们设置过多的限制,而是要让他们在掌握技能的基础上,能够踏上真正自由的创作舞台[1]。
首先,教师要带领学生学习与剪纸艺术相关的技巧,剪纸作为中国的民间艺术,本身就有自身特殊的语言,例如月牙纹或者是锯齿纹等等。由于特殊儿童或多或少地伴随一些不自信心理,以及身体机能发育落后等弊端,所以他们掌握剪刀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要经历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师要以身作则,亲身为特殊儿童做好示范,这样可以让特殊儿童感受到温暖和关怀。
其次,教师要鼓励儿童大胆创作,剪纸艺术本身就是现实和理想的集合体,而小学生经常会把自己带入到特定的画面中,把自己天真的情感表达出来。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先构思,构思是剪纸的序幕,能够让学生拥有更加清晰的思路和主线。教师要鼓励儿童认真观察周围的客观事物,分析环境中的美学元素,激发出他们的创作欲望,先从简单的外形开始尝试,然后再逐步转入到复杂的图形[2]。当构思告一段落时,就要鼓励学生展开构图,这里所说的构图思维并不受生活惯例的束缚和限制,而是若干形象的组织与结合。教师需要传授一些必要的剪纸构图方法,可以让学生通过概括法,对观察的形象进行简化处理,做出抽象性的提炼。或者是通过夸张法,在省略的基础上,重点突出对象的特征,对特殊的部分进行扩大,伸长,加粗或者是变形,这样可以获得更为有趣的形象。另外,学生也可以通过添加法,用不同的装饰让作品变得更加生动,富有情感。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使用综合法,把剪纸艺术,趣味故事和色彩充分结合到一起,展开综合性的创作。接下来,就要开始真正的实践,如果学生画的形象较大,应当先剪裁外部的形状,然后再勾勒内部的细节。如果是对画稿展开创作,学生应当先用小刀剔出细纹,然后再剪裁外部的形状。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应当让学生尽量使用尖头剪刀,便于勾勒细节性的动作或者是神态,但要保护学生的安全,避免出现割伤或者是扎伤事故。当作品告一段落的时候,可以简单的装裱起来,让学生欣赏自己的作品。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小学剪纸教学的改革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推动学生手脑并用的应有之策,也是传承民间优秀艺术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心理特点的分析,技巧的传授和引导这几个角度,论述了剪纸教学改革的方法,充分结合了剪纸艺术自身的特点,尊重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动权和话语权,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陆燕. 小学美术教学《剪纸》教学设计案例[J]. 文理导航, 2020(5):79-80.
[2]周晓丽, 夏岩. 《莫比乌斯圈》教学设计[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22):0034-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