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汉成
摘要:复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课型之一,它是学生再现学习的一种手段。通过复习梳理,能唤醒学生已有的认知与经验,将平时相对孤立地知识以再现、整理、归纳等办法串联起来,形成结构严密的系统,进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沟通,让学生在完善知识结构的过程中温故知新。人们常把新授課比成“种好一棵树”,那复习课就要“育好一片林”。因此,教师要用心去组织,努力上好复习课,提升课堂有效性。
关键词:复习;知识核心;日记
一、回顾整理促活力
(一)自主梳理知识,构建知识网络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某些单元知识,概念多,知识杂,各知识点表面看是零散的,实际上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复习整理,就能形成知识网络。这类复习课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知识树、列表格等形式,学生亲历知识梳理、自主建构的过程,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
(二)回放过程方法,把握知识核心
在复习之前,学生的知识点和研究方法都以零散的形式存在于脑海中。复习不仅要把知识穿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更要回顾探究的过程和探究时所用到的思想方法,使研究方法成为一个整体。
如五上数学“多边形面积”的单元复习。我们要让学生再现多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回顾在探究过程中用到了哪些思想方法。复习时,学生整理出三角形转化成已学图形的各种方法。有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进行转化,它们都可以拼摆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有把一个三角形进行转化,可以通过剪拼、折叠、还原等多种方法转化成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梳理各种转化对应的面积公式。
二、巩固应用提价值
(一)练习设计要有层次性
复习课的练习设计应循序渐进,逐步提高,有层次,有梯度。既给后进生辅导性练习,又给优秀生提高性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获。把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题安排在一起,让学生的思考不断深入,不断提升,有利于学生把握问题的本质,掌握同一类问题的共性。
如六上“圆的面积”复习课,为了巩固圆的面积推导过程,我设计了这样一组习题。
把一个圆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
1.如果长方形的宽是1分米,求圆的面积。
2.如果长方形的长是9.42分米,求圆的面积。
3.如果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长12分米,求圆的面积。
4.如果长方形的周长是16.56分米,求圆的面积。
通过以上4道题,层层深入,由易到难,前一题是后一题的基础,后一题是前一题的延伸。尤其第4题学生不容易解决,但有1、2、3题的铺垫,最终也会领略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
(二)练习设计要有开放性
复习题的内容要不断推陈出新,要输入新鲜血液和养分。为了有效地检测知识之间的联系,需要设计一些开放性的习题。由于结果的多样性和解题策略的不唯一性,为学生创设思考空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练习设计要有拓展性
有时在题目中故意设置一些难度是有良苦用心的。如图1,如果正方形的面积是5平方厘米,圆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要解答这个问题,学生又遇到了新的问题。谁的平方等于5?思维阻塞时,迫使学生寻找别的出口。正方形的面积等于半径的平方,也就是半径的平方是5,那么圆的面积就是3.14×5,问题解决的巧妙而轻松。
“谁的平方等于5?”这个问题虽然没有解答,但却给学生打开了一片新的天地,今后遇到类似问题,也可以从寻找半径的平方入手。
如图2,图中正方形的面积是20平方厘米,求圆的面积。图3,三角形的面积是6平方厘米,求圆的面积。解决这两题,也要紧扣半径的平方,即找到一个小正方形的面积,问题就可以突破了。
三、撰写日记拓情智
悉心指导学生撰写数学日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写:写数学认知、写数学活动、写数学思考、写数学应用、写数学发现等等。学生的数学日记既有对所学知识的整理和总结,也有对课堂教学的理性思考,有对教师教学方式的探讨,还有用所学知识编成数学童话。通过让学生撰写数学日记,给学生搭建了一个积累数学知识,丰富数学情感,拓展数学智慧,交流学习心得,沟通师生关系的平台,不少学生通过与教师之间这种书面的交流,对数学教师有了亲近感,学生学习数学成为一个愉快的过程,从而提高了数学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韩兵.小学高年级数学复习课有效教学的三个途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2).
[2]李启龙.如何上好小学高年级的数学复习课见解[J].知识文库,20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