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箫赋》创作与汉宣帝时期雅乐的流行

2021-09-22 14:37姜欣辰
今古文创 2021年33期
关键词:雅乐教化儒家

【摘要】《洞箫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以音乐为对象的赋作,洞箫寄怀,更显其悲,开创了后世乐器赋写作范例。学界一直将《洞箫赋》认为是一篇音乐咏物赋,但除此之外,汉宣帝复归儒家雅乐思想,这篇目的是“以娱太子”的文章势必将音乐与政治相联系,主张发挥音乐的教化作用,可以说《洞箫赋》也是一篇教化赋。

【关键词】《洞箫赋》;教化;雅乐;儒家

【中图分类号】J6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3-0089-02

《昭明文选》在音乐类中首推王褒《洞箫赋》为“音乐赋之祖”。王褒生存的汉宣帝时期,是一个主动向儒家“雅乐”靠拢的时代,在此时代背景下,王褒创作了《洞箫赋》。《洞箫赋》继承了儒家音乐美学思想,是人们考察乐器赋以及先秦儒家雅乐思想在汉代流传的重要文献。

一、宣帝时期流行“雅乐”的目的:正本清源,

推行教化

早期的礼乐思想形成于西周时期,孔子继承西周的礼乐思想并且进一步发展为成熟的“雅乐”,使得音乐有了雅俗之分,并且孔子明确提出雅俗的标准是“中和”。音乐可以起到感染人们心灵的作用,这就是孔子以乐育人的理论,但是只有做到喜怒哀乐的情绪可以恰到好处地表现出来才谓之“中和”。“俗”与“雅”相对立,那么“俗乐”就是情感激荡并且不受礼义节制的音乐,“俗乐”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是郑卫之音的代名词:“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2]从“郑声”说可以看出儒家极度摒弃音乐本身给人带来的直观的审美愉悦感受。

汉代音乐思想近传于先秦儒家,远承自西周礼乐。宣帝提倡雅乐,复归礼乐建设的主要目的有以下两种:首先是明确正统观念,巩固继位的合法性。汉宣帝是汉武帝之子卫太子的孙子,卫太子因巫蛊事件起兵造反被杀,因此宣帝继位始终面临着非议。既然要确立自己的正统地位,那么最直接也是最快在民众心中树立皇威的方式就是从道德层面接受汉儒思想来加强皇权的合法性。因此儒家的政治教化作用再次在政坛上显现光辉,雅乐也被重新放上神坛。这样一来,汉儒中“天人合一”等思想在民众中二度为宣帝的继位增强了认同感。

其次是巩固皇权,加强中央集权。霍光辅政二十余年,大权旁落,霍光去世之后,不久霍氏家族被宣帝彻底拔除,此时宣帝再度大兴礼乐去加强自己的皇权,其目的就是为了确立自己天子的权威。

由以上可得知宣帝时期流行的雅乐是经过汉儒改造过的一种以加强中央皇权为根本目的的政治手段。宣帝所希望的雅乐是能为他带来皇威、教化人民的音乐,因此儒家雅乐思想中单方面的中正平和观念已经不能满足宣帝的要求,雅乐在汉代已经随着时代增添了新的内涵,具有了宣帝时期的特色。

二、王褒《洞箫赋》的创作动机:太子少傅,

以乐正心

根据史书记载王褒曾常伴帝君左右,“文变染乎世情,兴废系乎时序”[4],在汉宣帝大力提倡礼乐建设以恢复正统的时代背景下,王褒作为当朝谏议大夫,其《洞箫赋》的创作不可避免地沾染政治色彩成为宣帝礼乐建设的一部分。

《汉书》明确记载了《洞箫赋》的创作缘由:“其后太子体不安,苦忽忽善忘,不乐。诏使褒等皆之太子宫虞侍太子,朝夕诵读奇文及所自造作。疾平复,乃归。太子喜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3]2829根据史料可以得知《洞箫赋》是在太子身体抱恙时为了娱太子、养身心所作,由此观之《洞箫赋》就不仅仅是一篇文辞华美的乐器赋,再加之其所起的实际作用是太子“疾平复”,那么《洞箫赋》就带有了治愈人心的功用,与宣帝以乐教人思想不谋而合,是宣帝提倡礼乐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创作目的在于为宣帝兴雅乐之举张本。

自《昭明文选》在音乐类中推崇《洞箫赋》为“音乐赋之祖”以来,其一直被认为是音乐咏物赋。但是并不能仅仅将《洞箫赋》看作是一篇纯文学作品,《洞箫赋》在时代背景的影响下带有了礼乐色彩,其创作初衷在于教化人心,因此《洞箫赋》不光是一篇音乐咏物赋更是一篇教化赋。

三、《洞箫赋》所渗透的“雅乐”因素:西汉儒学,

注重审美

《洞箫赋》继承了先秦儒家雅乐的思想,但是已与先秦儒家发生了分歧。先秦儒家过于将音乐与政治相联系,忽略了音乐自身的审美功能,王褒《洞箫赋》则不同,他注重音乐审美,强调音乐自身对于人和物的感染。

(一)“德化”的雅乐:《洞箫赋》的“雅乐”内涵体现

1.天人合一的思想

汉代董仲舒将道家等思想融入儒家,使得儒学带有方士和谶纬的神秘色彩。《洞箫赋》主要吸收的就是经过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融合了汉代儒学的潮流:天人合一思想。《洞箫赋》写道:“是㠯蟋蟀蚸蠖。蚑行喘息。蝼蚁蝘蜒。蝇蝇翊翊。迁延徙迤。鱼瞰鸡睨。垂喙䖤转。瞪瞢忘食。况感阴阳之和。而化风俗之伦哉。”洞箫能够奏出不仅感动人同时感应万物的音乐,在一定程度上正是因为它“感阴阳之变化兮,附性命乎皇天”[5]707。洞箫是天地精华的产物以及沟通人与天地的载体,具有天人合一的精神所在。

值得一提的是,《洞箫赋》所追求的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与先秦儒家最大的不同便在于,洞箫所演奏出的声音直接影响到人和物的感官享受,是一種最直接的审美愉悦,人和物可以通过音乐来传达内心的情感,从而实现天人合一。

2.以乐树人的主张

先秦儒家十分注重乐教的作用,《洞箫赋》也注意到了音乐可以厚人伦、匡政治的功用:“故听其巨音,则周流汜滥,并包吐含,若慈父之畜子也。其妙声则清静厌瘱,顺叙卑迖,若孝子之事父也。”

这种“审乐以知政”的主张,使得音乐为政治承担起了教化人才的作用。《洞箫赋》完全符合儒家“雅乐”的审美理想:通过发挥音乐的教化作用,可以改善人性的善恶,从而实现大同的理想。王褒在《洞箫赋》中这样作比:“贪饕者听之而廉隅兮,狼戾者闻之而不怼。刚毅强暴反仁恩兮,啴唌逸豫戒其失。”用贪、戾、强暴等来概括人的负面行为,更加可以突出音乐的道德教化能力和感召能力,统治者不光可以通过音乐教化人心,同时可以观政治得失,从而更加促进仁政的实施。

3.伦理道德的强化

汉代儒学将礼仪规范同血缘亲情相关联。发挥音乐在伦理亲情方面的作用,让音乐对社会现实具有了指导意义,并且从孝道入手更易规范人的行为,从而更好地为统治者服务。

关于道德伦理《洞箫赋》也进行了详细地描写:“故听其巨音,则周流汜滥,并包吐含,若慈父之畜子也。其妙声则清静厌瘱,顺叙卑迖,若孝子之事父也。”[5]707从这段表述来看,《洞箫赋》认为音乐的教化作用可以体现在人格上培养伦理意识。先秦儒家已经极为重视“孝”的培养,汉代儒术继承先秦思想,进一步注重人伦亲情关怀。在汉代如此重视人伦物理的前提下,祭祀相对应的礼乐制度繁盛起来。礼乐可以调整主体内心的善恶,从而使社会上的大多数人安分守己,有利于进一步巩固统治秩序。

(二)“物化”的雅乐:《洞箫赋》的“雅乐”审美书写

《汉书·王褒传》记载《洞箫赋》名字是《洞箫颂》,“太子喜褒所为甘泉及洞箫颂,令后宫贵人左右皆诵读之”[3]2829。“颂”在这里的含义是以颂扬为目的的诗文,毛诗序曰:“颂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1]568洞箫本是乐器,本身没有“颂”的含义,但是王褒却定名字为《洞箫颂》,可见他颂赞的是洞箫背后的美德内涵。

1.取材方面

洞箫的选材是竹子,《礼记·乐记》认为:“德者,性之端也。乐者,德之华也。金石丝竹,乐之器也。”[1]3330在《洞箫赋》中王褒特意描写了竹子生长环境的恶劣,即“江南丘壑”“岖嵚岿崎”,体现出逆境造就人才的思想。同时也写到了选材的要求,文中有“洞条畅而罕节兮”的描述,竹子外貌上的笔直“条畅”也在形容道德上的正直。《礼记·乐记》云:“感条畅之气,而灭平和之德。” [1]3329因此“条畅”一词还隐含着儒家雅乐中的中正平和思想。

2.聲音作用

王褒将音乐分成巨音、妙声、武声和仁声四种,而区分的依据则是演奏者心理感受的不同,这与《礼记·乐记》所言相通:“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1]3311在《洞箫赋》的末章描写到音乐时起时伏、断断续续,有些像江河激流奔涌而下,有些像潺潺小溪平和缓慢。而这些声音不光感动了人,还感动了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是㠯蟋蟀蚸蠖。蚑行喘息。蝼蚁蝘蜒。蝇蝇翊翊。迁延徙迤。鱼瞰鸡睨。垂喙䖤转。瞪瞢忘食。”[5]708自然界一些微小的生物都能被音乐感动,那么人们经过伦理教化之后,自然会更加得到道德提升,这就是儒家乐教想要达成的最终目标。

四、结语

《洞箫赋》表面上描写对象是洞箫,但经过史料分析,回归到《洞箫赋》创作初衷,发现《洞箫赋》与宣帝时期雅乐的流行有着密切联系。人们常常将《洞箫赋》看作音乐赋开山之作,为汉赋描写对象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将《洞箫赋》与宣帝时期雅乐的流行结合在一起,发现《洞箫赋》在注重音乐教化方面的敏感度也使汉赋摆脱之前汉赋家“劝百讽一”的常规写作范式,从表现对象和写作思路两方面进行的创新来看,《洞箫赋》不仅是一篇音乐咏物赋,还是一篇教化赋。

参考文献:

[1]阮元.十三经注疏[M].北京:中华书局,2009.

[2]何晏.论语集解校释[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7:306.

[3]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4]刘勰.文心雕龙[M].济南:齐鲁书社,2009:538.

[5]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M].北京:中华书局,1958.

作者简介:

姜欣辰,女,汉族,山西长治人,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猜你喜欢
雅乐教化儒家
乘教化之风,行自主之路
论宋代宫廷雅乐中筝的使用
知命
秋夜
雅乐的来龙去脉
郭店楚墓主及其儒家化老子学
中国雅乐史
茶道
不走绝路
日本千年雅乐重新走近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