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最跌宕起伏的那一年,曹操写下了《短歌行》。整首诗以“忧”为情感脉络,运用借代、比兴、用典的手法表达了诗人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和求贤若渴的强烈愿望。本文从“忧”的背景、“忧”其什么、何以解“忧”三个方面来探讨“忧”背后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曹操;《短歌行》;忧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33-0011-02
提及曹操这位历史人物,可谓众说纷纭。有人说他是“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的大奸雄,有人说他是雄才大略的政治军事家,还有人说他是慷慨悲凉的文学艺术家,本文将通过《短歌行》去感受曹操波澜壮阔的人生。
一、《短歌行》文本解读
《短歌行》不仅是建安文学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诗史上的传世佳作。全诗感情深沉,慷慨悲壮,既有“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感慨,又有一代作家“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宏愿。其中多次出现最具有感情色彩的“忧”,则是成功解读文本、探寻本诗艺术魅力的金钥匙。
二、“忧”的背景
《短歌行》中曹操的忧思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关于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学界争论不已。该诗创作于赤壁大战后,即建安十四年或十五年,下面将从社会时代背景分析曹操“为何而忧”。
(一)赤壁之战惨败
曹操从没想过,自己能那么快地统一北方。一次又一次的胜利使他失去了谨慎,变得骄傲起来。在他的计划中,孙权面对八十万大军,理应束手就擒。于是他迫不及待地挥军南下,似乎实现他的千秋大业指日可待,可最终却功亏一篑。他没有想到孙权与刘备联手,自己用来虚张声势的八十万大军旗号竟会被周瑜轻松识破。事实上,他能够调动的兵马不到20万,其中有刚刚投降的士兵,还有自己从北方带来的旧部下,长期的风餐露宿早已让他们疲惫不堪。赤壁大战后,跟随曹操征战几十年的尖锐部队只剩下一半,他不可战胜的战神形象,被彻底击碎。
(二)人民的怨气
“吏士死亡不归,家室怨旷,百姓流离”,这是赤壁大战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曹操当然不忍心看到这样的局面,所以他要求公家对流离失所的百姓进行救济。赤壁之战惨败,人民怨声载道,这已使曹操笼罩在巨大的压力之下。然而,更令他担忧的事就是交出兵权。如果没有兵权,他一统天下的政治理想将无法实现,甚至自己集团和家族的身家性命都不可保。赤壁大战的失败也让曹操的野心再次暴露于世人面前,朝堂上满是批判声讨的声音。当时的曹操深陷政治和军事危机,内心满是愁困悲苦,于是在一次宴会联诗中忧郁地吟出了这首《短歌行》。
三、“忧”其什么
“忧”作为全文的诗眼一共出现了三次,分别是“何以解忧”“忧思难忘”“忧从中来”。如果“忧”简单理解成忧伤、忧愁等,就未免太零散化、片面化了。曹操的“忧”是一种慷慨之“忧”,下面将多角度逐层分析“忧”的不同意义。
(一)忧人生苦短
《短歌行》的开篇描写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欢宴群臣,本来应该是放松和愉快的,但诗人却控制不住深藏心底的忧虑之情。听着鼓吹喧阗的音乐,似乎是百姓安居乐业、国都繁荣昌盛的美好盛况,可尽管这乐声如此恢宏,却总也拂不去心底无尽的愁绪。“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还有多少时间去实现未酬的壮志呢?曹操在写这首诗时已经50多岁了,他渴求建功立业,急于结束战乱分裂的局面,统一天下。可是已到天命之年的他深知时日不多,所以才感慨道“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在儒家礼教分崩离析,天下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东汉乱世,似乎人人都对生死有着异常的敏感和焦虑,何况是大业未成,渴望“天下归心”的曹操呢?
(二)忧人才难求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句话语出《诗经·郑风·子衿》,原写姑娘思念情人,在这里诗人没有直接表达对贤才的思慕,而是运用借代的手法,用女子对心爱之人的绵绵思念来委婉地诉说,可见诗人求才的心是多么周到,多么热烈!“但为君故”这里的君是告诉天下人每一位读到此诗的人都是曹操渴求的人才,可是贤才却迟迟不来,所以才朝思暮想“沉吟至今”。这里以“忧”为转折,升华了“忧”的主题,曹操以谦逊的姿态向天下发布了“求贤令”。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句话语出《诗经·小雅·鹿鸣》,意思是野鹿在阳光下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地啃食着青草,这里是满鹏的宾客,鼓瑟吹笙,好不热闹。《鹿鸣》是宴客的诗,在这里运用比兴的手法来表达招纳贤才的热情。诗人沉醉在人才到来,统一江山有望的想象中,于是他由衷地感到喜悦和激动。感情基调由“忧”转“喜”。奏响歌舞声乐,摆上筵席,畅谈四海见闻,俯察天下时局,如同久别重逢的旧友,共享丝竹宴酣之乐。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诗人从想象回归到现实,借明月喻贤才,以明月求之不得喻贤才难得。情感可谓是一波三折,想到这儿,不禁“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乌鹊”无枝可依比喻在三国鼎立的局面下,一些人才犹豫不决,彷徨不知何去何从。诗人用“乌鹊绕树,何枝可依”的情景,来吸引处在观望或敌对阵营犹豫不决的人才来投奔自己。曹操委婉地放下姿态,再次表明自己的态度,欢迎天下贤才归顺,助其实现统一大业。古语云: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乌鹊南飞”一语不言自明。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化用名句,以山高水深比喻招纳人才的阔大胸怀,希望人才越多越好,多多益善。曹操自比周公,表明一心辅佐汉室的决心,同时也是借周公勉励自己,他有信心能早日实现“天下归心”。
(三)憂功业未成
曹操对人才的渴求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因为人生苦短,人才难求,所以建功立业难免有些力不从心。这份忧愁不是消极悲观的,而是具有进步意义的“忧”,是一种慷慨之忧,正是因为曹操,以天下兴亡为己任,他想兴复汉室,结束混乱割据的局面,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才会有这样的忧愁以及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在《短歌行》中不仅感受到了曹操壮志难酬的忧叹,更感受到了他豁达潇洒的人生态度。
四、何以解“忧”
如何消除诗人内心的忧思呢?诗的开篇提到了“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诗人想到借酒浇愁,可是“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曹操的忧愁源于理想与现实的巨大反差,所以喝酒不能解决现实问题,只会引起更多的忧愁。
曹操身逢乱世,深知人才对于治国安邦的重要。曹操之“忧”折射的是对于人才的渴慕以及统一霸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如若真的有解“忧”之道,那便是在诗歌最后抒发的“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如果天下的英才都来投奔他,他还有什么忧愁呢?
赤壁之战后,曹操深知谋士对他的重要性。建安十五年,他颁布《求贤令》,公开招揽贤才,显露出他最真实的心思。他不会因出身高低,贫富贵贱,投诚先后来区别对待。它甚至颠覆传统的用贤策略,重才却不重德。比起品德高洁的君子,他更想要的是为达目的无所不用其极的无德多才之辈。在曹操的心中,若是选择自己,他必以最真正的姿态和最宽广的胸怀来迎接每一位贤才。
五、从《短歌行》看诗人曹操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出生于宦官家庭,19岁就进入仕途,一生都在为统一天下而努力。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曹操在其中的分量,让人无法忽视。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大家一提到曹操,脑海里便会浮现“阴险”“狡诈”“狠毒”这些极具批评色彩的词语。其实不然,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形象并不能还原其真实的历史面目。当站在历史的角度看待曹操,会发现他是一位意气风发、充满壮志豪情的诗人。他的一部分乐府诗表达个人志向情操,具有浓厚的抒情气氛。例如《短歌行》,其诗风朴素有力,慷慨激昂,艺术成就极高。“明明如月,何时可掇”是曹操对人才的渴慕,“周公吐哺,天下归心”感受到他在混乱时局中建功立业的必胜信心。另一部分乐府诗则反映汉末动乱的现实。例如《蒿里行》真实、深刻地揭露了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时期人民的苦难,堪称“汉末实录”。
无论是《短歌行》还是《蒿里行》,都展现出曹操沉郁悲凉的艺术风格,以及作为伟大领袖人物的英雄本色。
通过以上探索可以发现,《短歌行》以“忧”为线索,抒发了对时光匆匆的感慨,对人才的思慕以及对理想的不懈追求。整首诗中的感情内容非常丰富,但总有一种笼罩全篇的基调,那就是“慷慨之忧”。全诗以悲凉与慷慨之气韵构筑出浓郁激昂的交响乐章。开篇四句直言人生苦短的悲伤,使全文笼罩在忧伤的氛围之中。结尾四句抒发统一天下的豪迈志气,展现诗人的潇洒与自信。忧伤与慷慨看似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情绪,矛盾且对立,但在诗中却相互融合,相互辉映,构成“建安风骨”的豪情旋律。这种直击心灵的旋律不仅牵动当时贤能的出仕济世之心,而且让现在的读书人同样受到鼓舞和激励,马不停蹄,奋勇向前。
参考文献:
[1]孙绍振.论曹操《短歌行》的“意脉”和“节点”[J].语文建设,2010,(z1):85-88.
[2]王念选.悲凉与慷慨的交响——曹操《短歌行(之一)》赏析[J].安阳大学学报,2002,(1):52-53.
[3]陈鵬飞.《短歌行》中的忧思[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7,(4):47.
作者简介:
赵英迪,女,汉族,黑龙江佳木斯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哈尔滨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