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红
摘要:在近几年的初中数学教学中,越来越提倡通过数学教学引导促进所有学生的学习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收获知识。因此在这种教学引导和教学需求下,更需要教师注重学生的差异性,才能更好地促进学生发展。本文以初中数学的因材施教展开探讨,希望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引导,促进学生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习能力。
关键词:分层教学;初中数学;策略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的学习中发现,虽然是基于不同的学习引导,但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所呈现的学习效果和学习结果各不相同,尤其是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他们的学习更是受教师的教学引导的影响。
一、在备课环节考虑学生的學习差异
教师备课是教师进行课堂环节引导的关键部分,在教师进行教学备课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体现分层次教学的教学要求,教师可以首先对学生的学习层次进行一定的区分,才能更好地更好地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根据教师不同的教学引导来获得自身学习能力的提升。
比如就是在备课中,对于第一层次的学生可以以基础知识和简单问题的设计为主,对于第二层次学生的学习引导,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一些比较难的学习内容,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也就是学习能力较好的学生,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注重一些思维能力的提升。而教师这种分层次的教学设计。能够在逐渐增加难度和提高学生学习思考的过程中,促进每个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
二、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分层教学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环节,在这一阶段进行的教学引导,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分层教学的引导中,更加突出对学会学习的关注,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课程学习的基础知识进行分析,找到教学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并根据对学生的学习层次的了解进行课程教学的分层次引入,先进行简单知识的教学引导,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随后可以再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小组分组,为学生布置一定的任务。最后在根据学生之间的讨论完成学习任务,在这种教学方式的引导过程中,能够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对课堂学习的恐惧感,更加专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的了解,学生在小组解决问题时,可以解决较为容易的问题,逐渐深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层次。在这种分层次教学和有针对性引导的教学方式下,达到对每个学生都进行教学提升的教学目的。
比如在随机事件与概率的教学引导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理解,可以按照学生的层次将学生进行分组,随后在为每个小组布置一定的教学任务。比如,学习兴趣不强的学生可以设计投骰子问题。在随后的学习过程中在学生都明白了这一学习内容后,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个抽奖的题目,让学生在计算特定颜色的求抽中的概率,在分层次的学习任务中参与其中,并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来选择自己能够解答的问题,逐渐提高对学习的感受与体会。
三、构建不同层次的课后作业
在传统式的课后作业都布置过程中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来说,他们在课堂上掌握的知识的层次是不同的,这决定了他们在解决课后作业的过程中所呈现出的状态。对于学习能力最好的学生,在他们掌握了课堂知识学习的基础,课后的作业相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个学习巩固与提升。而对于学习成绩较差的学生,他们已经在课堂上存在大量的学习问题,因而在课后的作业完成中,加大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而且长久下去,会使学生在解答较难问题的过程中,丧失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对于这一部分的教学引导来说,应该在他们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再进行相应的学习层次的提示,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
比如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学习过程中,在学生了解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性质及解法的情况下,我为学生布置了大量的课后作业。但是从学生完成的反馈来看,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他们已经完成了内容,而且十分从容,但是对于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来说,他们由于在知识的掌握上存在的不足,在完成练习时就会存在很大的问题,甚至是不断磨蹭,毫无进展。即使是看起来课堂中讲解的一个小的知识点,对他们来说,也成为解决问题的重点难题。因此,在不同的作业布置中,对学习层次较差的学生可以让他们在完成基础知识练习的过程中,再进行相应的提升,在根据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情况逐渐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在循序渐进的教学引导中,我发现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明显的提高。
四、结语
在因材施教和分层次教学的教学引导中,教师首先需要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层次和学习状态,以及在学习能力方面表现的差异性,在关注学生这种学习的差异性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来进行引导,能够获得更好的效果,而不是让不适合学生学习层次的学习毁掉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影响学生对数学学习的认识,这显然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发展。
参考文献:
[1] 樊松林.以学定教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1(6):66.
[2] 唐永泉.初中数学教学中分层教学模式的实践分析[J].读与写,2021,18(2):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