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达慕体育项目在内蒙古西部高校开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1-09-22 09:47高红梅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开展传统文化

高红梅

摘 要: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那达慕体育项目在内蒙古高校的开展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分别对学生和体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对校领导以及专家进行访谈,对关于那达慕传统体育项目在高校的开展情况进行了调查。

关键词:那达慕体育; 内蒙古西部高校; 开展; 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11-209-002

1.前言

“那达慕”是蒙古族传统的体育盛会,以摔跤、赛马、射箭等传统“三项竞技”为核心内容,20世纪80年代末引起中国学术界的广泛关注,2006年蒙古族“那达慕”首次被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所以探讨我国蒙古族那达慕体育文化的传承以及实现的途径是十分必要的。对此,我们不仅要深度挖掘那达慕体育文化的精髓,更要积极地弘扬那达慕的运动精神。学校教育是人的一生中所受的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通过学校教育,将那达慕融入学校体育课程,是那达慕文化传承的主要途径。

长期以来,党中央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的讲话,提出了优秀传统文化继承与发扬的指导思想与方针原则,确定了教育各阶段传承传统文化的目标及具体措施,强调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应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全方位,通过大力培育与发展优秀传统体育文化,与人民群众需求相结合,培育出符合现代人需求的体育休闲文化,实现传统优秀文化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机融合,從而形成全社会继承、传播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良好环境。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通知,其中提出了“加强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促进中华优秀体育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要求,强调传统优秀体育文化的教育价值,鼓励传统体育项目进入高校校园,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体育文化。经国务院批准,2006年“那达慕”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物质文化保护遗产名录。

2.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研究对象

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的5所高校的体育教师和学生。

2.2研究的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根据研究所需,使用学校图书馆网络系统,以“那达慕大会”“那达慕体育项目”“那达慕体育项目在高校的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等关键词为检索依据,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中的硕博士论文、核心期刊论文进行分类研究,并将2016年以来,教育部门出台与民族传统体育相关的材料进行梳理解读,从而对本课题的研究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2.2.2访谈法

根据需要,拟定访谈提纲,走访内蒙古西部高校体育教学方面的专家及校领导,以求对内蒙古西部高校开展那达慕体育项目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了解,为本研究积累充足的材料。

2.2.3问卷调查法

在文献资料和访谈的基础上制定本研究的调查问卷,通过调查问卷,对内蒙古西部高校开展那达慕体育项目的现状进行抽样调查,为本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与事实依据。

2.2.4数理统计法

采取Excel的统计功能对问卷调查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研究提供一定的定量支撑。

2.2.5逻辑分析法

运用归纳、总结等方法对数理统计结果进行研究和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3.研究结果与分析

3.1那达慕体育项目在内蒙古西部高校的开展情况

2004年,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将博克列入全区中、高校体育比赛正式项目。2007年国务院颁布的《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其中要求各级政府:“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挖掘、整理、展示、宣传工作,大力培养传统体育专业人才,推动少数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与推广。”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做出明确要求,推动那达慕体育项目发展出现良好势头,部分高校引入博克、布鲁、蒙古象棋等项目,如内蒙古师范大学和内蒙古民族大学。而部分高校只开设了一项博克项目,甚至没有开设那达慕体育项目。

调查结果分析,部分高校开设了以博克为代表的民族体育课程,也有部分高校开设了布鲁、蒙古象棋、蒙古舞蹈等民族体育课程,但相对而言,体育教育专业的院校开设博克课程较为集中,在公共体育专业中,只有少数的院校设有博克课程。

从那达慕体育项目内容开设现状来看,首先,高校引入的那达慕体育项目过于单一,没有体现那达慕体育项目丰富的内容及人文价值。其次,高校引入那达慕体育项目具有较高的自主性,未形成统一的课程标准,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导致教师难以科学把握那达慕体育项目教学规律,无法真正实现其教育价值。

从那达慕体育项目开设效果来看,博克作为内蒙古地区正式比赛项目,随着该地区高校博克课程的开设,培养了一批技术水平较高的体育运动员,部分内蒙古高校成立了博克运动队,并在专业比赛中获得佳绩。在2018年内蒙古大学生博克跨年邀请赛中,来自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共计10所高校128名博克选手参赛。在第十四届运动会高校组搏克比赛中,共计有11支高校代表队参加。丰富的体育运动比赛加强了高校博克教育的交流,促进了内蒙古高校博克教学向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博克教学标准的统一,也起到了那达慕体育文化传播与发展的重要作用。为那达慕体育项目进入内蒙古高校校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教学条件而言,那达慕体育项目对教学条件要求不高,无须过多的硬件投入。以博克为例,该项目对气候条件、场地设置等方面要求简单,仅需平整的草坪或土质地面即可,内蒙古高校普遍设有草坪、塑胶跑道等,可在上面覆盖一定厚度的海绵垫,能够起到良好的防护作用。同时,高校都设有公共教室,能够满足多个班级理论教学的要求。

综上所述,高校开设那达慕体育项目的内容不一,存在一定的随意性,仅博克课程开设情况相对较好。就课程教学效果来看,随着高校课程的开设,经过教学、训练与比赛,培养了一批具有专业水平的运动员,丰富了那达慕体育项目教学经验,促进了那达慕体育项目教学的标准化、规范化。

3.2那达慕体育项目在内蒙古高校开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在内蒙古高校实施那达慕体育项目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同时那达慕体育项目的实施面临一些暂时性障碍。内蒙古高校开展那达慕体育项目的影响因素主要集中在政府支持的建设经费有限,师资力量、教材欠缺以及体育项目的开展氛围不够等方面,一定程度阻碍了那达慕体育项目进入高校校园。针对该问题,笔者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改善、优化内蒙古高校进一步开展那达慕体育项目。

3.3内蒙古高校开展那达慕体育项目的实施对策

3.3.1内蒙古高校可开展的那达慕体育项目内容

依据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中的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標,内蒙古西部高校体育课程中引入那达慕体育项目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根据高校体育教学需求与高校实际情况,对那达慕体育项目进行“取、舍”,突出高校特色,以部分体育项目为切入点。那达慕体育项目开发中,部分项目需要以现代教育视角进行创造性转化,而有的体育项目则可以不要改造,直接引入现代体育教学体系中。创造性转化的目的是使其满足现代教学的要求,适应高校学生身心特点。

3.3.2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市场经济环境下,传统体育项目的继承与传播受到制约,高校引入那达慕体育项目的积极性不高,除了高校自身的因素外,政府应加强扶持力度。在考虑体育产业盈利性的同时,还应当关注继承和传播那达慕体育项目的福利性和公益性,这就要求自治区政府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制定和完善支持和引导高校引入那达慕体育项目的政策和制度,加快内蒙古那达慕体育项目教学标准化建设,推动那达慕体育项目在内蒙古高校落地实施。

3.3.3加强师资力量的建设,编写统一的教材

针对内蒙古高校那达慕体育项目师资建设不足的现状,高校应立足于传承与发展民族文化的视角,加快高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批高素质、高水平、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促进那达慕体育项目快速地融入高校体育课堂。

针对那达慕体育项目缺少统一教材的现状,根据那达慕体育项目引入情况,联合其他高校教师队伍,组织形成具有区域性、高校特色的那达慕体育教材编写团队,组织有关专家、学者对教材进行修订、审定,并在部分高校进行试点和完善,当具备一定的实施效果后,可向内蒙古其他高校推广与实践,并进一步丰富、优化、完善那达慕体育项目教材,形成具有校本特色、可操作性较强的那达慕体育项目教材。

3.3.4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营造民族文化氛围

针对高校校园缺乏那达慕体育文化氛围的现状,高校领导应提高认识,充分发挥自身地域优势与民族文化优势,努力营造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校校园文化,打造特色品牌高校。高校可根据自身教学条件与那达慕教学实践情况,定期举办高校那达慕体育文化活动,举行那达慕传统体育竞赛,以此带动那达慕体育项目快速融入校园,营造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校园文化,为那达慕体育的发展构建传承和发展的平台。

3.3.5加强校企合作

内蒙古高校应不断探索与创新产业合作新模式,积极与体育领域企业展开校企合作模式,加强高校与国内外知名企业、体育运动项目协会等的合作,借助企业优势资金与高校科研优势、教育优势等方面加强合作,定期举办具有高校特色的那达慕体育运动会,打造具有品牌效应与民族特色的那达慕体育文化,实现社会效益与教育效益的双赢。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4.1.1引入那达慕体育项目是内蒙古高校的历史责任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引入民族体育项目是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高校作为传承文明与传播文化的主阵地,是现代教育体系的重要一环,因此,传播、继承、保护和挖掘那达慕体育项目是内蒙古高校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4.1.2内蒙古高校引入那达慕体育项目存在的影响因素

政府提供的建设经费有限、师资力量不足、缺乏教学教材及校园那达慕体育文化氛围不足等现实情况,对那达慕体育项目进入校园产生影响。

4.1.3在内蒙古高校体育课程中可推广的那达慕体育项目

博克、射箭、打布鲁、蒙古象棋、安代舞等那达慕体育项目适合在内蒙古高校开展。

4.2建议

4.2.1加强政府对那达慕体育教育的支持作用

那达慕体育文化的教育传承模式的形成依赖于国家现行的教育制度的改革,那达慕体育项目在学校教育中的传承和发扬需要有足够的经费投入作为保证,政府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府需要为那达慕体育项目在高校教育中的传承提供经费支持,支持活动场所和设施的构建,为那达慕体育项目的传承创造良好的物质环境。

4.2.2加强师资力量的培养,整理和出版统一的教材

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和继续教育等方式,提高高校体育教师对那达慕体育项目的认识,整理和总结那达慕传统体育的特点与规律。组织那达慕体育项目专家、学者、教师编写标准统一、可操作性较强的那达慕体育项目教材。

4.2.3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营造校园民族文化氛围

通过课内教学与课外活动有机结合,组建那达慕体育运动队,联合其他具备条件的高校举办区域性高校民族体育文化节,以竞赛带动运动队专业化发展,营造具有鲜明民族文化特征的校园文化氛围。

4.2.4合理的选择那达慕体育项目,与高校现行体育教育融合发展

结合本地区经济、地域及人文环境等客观条件,依据教育学、心理学及体育学基本原理,有目的、针对性地挖掘、筛选、整理和开发符合高校教学条件的那达慕体育项目,围绕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技能为目的,推广和普及简单、安全、群众基础良好的那达慕体育项目,使之成为高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高校现行体育教育项目融合发展。

依托课题名称:河套学院科技处立项课题,《那达慕体育项目在内蒙古西部高校开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课题编号:HYSY201917

参考文献:

[1]姜晓珍,刘志民.我国蒙古族“那达慕”文化在学校传承的调查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4,27(08):20-22

[2]王丰,田瑞峰,苗凯,石博韬,张新民,张巨荣.那达慕体育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35):196-197

[3]杨文瑞.生态文明视域下的那达慕体育文化生态回归建设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16,34(06):57-61

[4]冯建英.那达慕民俗体育文化在内蒙古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与发展战略[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6(04):162-164

[5]王静,郝建峰.文化视域下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与高校体育的融合研究[J]中华武术(研究),2018,(01):86-88

[6]钟远.内蒙古中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乡镇体育活动开展情况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9,009(006):175,196

猜你喜欢
开展传统文化
学校“阳光体育”开展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开展网式足球运动初探
试分析交通企业管理中政工工作的开展
如何在初中体育中有效开展健美操教学
基于人本理念背景下的事业单位政工工作的开展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