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考题教学 提高学生思考能力

2021-09-22 09:57赵锦华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思考题周长长方形

赵锦华

教育并不能直接提升学生的发展,学生是靠自己的力量一步一步前进的。因此可以说,教育是起着援助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作用。尤其是在思考题的教学中,因为思考题思维难度较大,很多老师会忽略思考题的教学,加上思考题教学的设计与开展也有一定难度,所以思考题一直没有被大家用起来。但是在设计和教学思考题时如果能够给学生搭建好脚手架,在教学过程中一步步引导学生,他们是有能力顺利完成思考题并且能够在能力上得到提升的。本文以苏教版三年级上册45页的思考题教学为例谈谈在设计教学时如何帮助学生搭建脚手架,促进其思考能力的提升。

一、教学内容循序渐进,搭建成长脚手架

孔子曾提出循序渐进的思想,而思考题的难度一般都很大,如果直接把题目丢出来,大多数学生都会无从下手,就算告知其方法也不能真正提升他们的思考能力。笔者在设计“拼一拼,算一算”这节课教学时,先对整个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梳理,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内容后才开始设计整节课的教学环节。

在设计教学环节时,笔者设计了两道预习作业。第一道预习作业是:让学生计算所给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这是本节课需要学习的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一方面能够检测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确今天的学习内容与周长有关。第二道预习作业是:用两个边长3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是多少?(活动要求:动手拼一拼;把拼出的图形画在学习单上;标上数据,并算出周长)通过具体明确的要求,让学生先自己动手拼一拼,画一画,最后算一算,体会这样的活动过程和解题过程,为后面的教学活动做铺垫,让其在接下来的拼一拼、算一算过程中有所准备。

本节课的重点环节是自主探究,利用两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去拼图形,在拼图形的过程中,笔者一共分为了三个关卡进行教学。第一关要求学生用两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拼一个我们学过的图形,并算出它的周长。有了预习作业的铺垫他们大多可以自己独立完成这一环节的内容,并能够画出所拼图形,算出它的周长。

接着是第二关,教师在第一关的基础上,用两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板贴呈现其他拼出的图形。这一关较上一关有所变化,拼出的图形由规则的变成了不规则的,一个长方形横着放,另外一个竖着放,并且没有重叠部分,拼出的图形上还给出了相关的数据。设计本关教学时,先让学生明确图形的周长是什么,并请其上黑板描出图形的周长,接着让其自主探究图形的周长。

最后是第三关,教师直接用两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板贴在黑板上贴出思考题的图形:一个长方形横着放,另一个竖着放,并且有一部分重合到一起,这一次没有数据。该关在上一环节的基础上再次变化,之前是边重合,这一次是有一部分重合到一起的,于是数据就会发生变化。设计本关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发现,与上一个拼出的图形相比有了变化,这个图形有一部分重合了;接着直接让学生上来描出图形的周长;最后让其利用第二关学到的方法自主探究不规则图形的周长。

在闯关完成后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并请学生说体会,提问题。在教学完思考题后,研究活动并未停止,笔者又给学生带来新的问题:用这两个长方形如果拼出其他的不规则图形又怎么计算图形的周长呢?

美国著名科学家波普尔认为:“科学与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所以数学的研究不应该只停留在40分钟里,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还要带着问题继续研究。

本节课最后,笔者还留了一个课堂作业:如果给你四个同样的边长为3厘米的正方形,你能拼成什么不一样的图形?它的周长是多少?该环节让学生同桌两人为一组,一人拼图形,一人画出所拼图形并算出它的周长,接着两人再交换过来。

整节课的教学环环相扣,循序渐进,学生在不断的探究中逐渐掌握求不规则图形周长的两种基本方法,并对平移的方法留下深刻印象,渗透转化的思想方法。让学生在攀爬过程中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体验,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听到了学生拔节成长的声音。

二、学习方式多元化,助力学生成长

每一位学生都需要成长,每一位学生都应该拥有开花的机会和权利。但是一节课只有40分钟,他们的成长需求以及渴望开花的心情如何满足呢?笔者从学习方式上找到满足学生成长与开花需求的方法。

(一)自主探究,建立“自助架”

学习内容的脚手架搭建好后,有一部分学生是可以独立完成整节课学习任务的,所以笔者在每个环节的活动要求第一条都鼓励学生自己先动手拼一拼,想一想,算一算。尤其是第一环节的操作,有了预习作业的铺垫,绝大多数学生在完成第一环节任务时,都能够独立自主完成。在第二第三环节,也有部分学生根据上一环节的铺垫,能够独立完成学习任务,闯关成功。通过“自助架”的搭建,学生有了自主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二)合作学习,建立“互助架”

有句老话说得好,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但是一群人才能走得更远。虽然教学内容各个环节都有了铺垫,但是班级里还是有少部分能力较弱的学生没有办法独立完成闯关任务。所以笔者在活动要求里提出:有困难的同学,可以同桌交流,再把自己的想法记录在学习单上。这样能力较强的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力较弱的学生能够在同伴的帮助下完成闯关任务。通过“互助架”的搭建,让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在课堂上开出最鲜艳的花朵,都能够让自己有所成长。

三、汇报过程真放手,倾听学生成长的声音

如果完成每个环节的闯关后,不能真正地放手让学生尽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那么其成就感仅仅停留在自己或同伴两人之间,汇报过程只有做到真正的放手,让学生在全班同学面前勇敢表达,才会最大化满足其开花需要。同时在汇报过程中教师也能够看到学生开花的状态,倾听到学生拔节成长的声音。

预习作业第二题,学生使用了多种方法,所以在汇报时笔者将每种方法都呈现出来,让他们自己去说想法,自己去补充,去质疑,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考力也在悄然成长。

在汇报过程中,有的学生是先计算其中一个正方形的周长,再把结果乘二算出拼出的长方形的周长。当这样的方法一呈现,一些学生的脸上便露出了疑惑的表情,不久有的学生便坐不住了,举手要补充。他们表示在拼长方形的时候,中间有两条边重合到一起去了,它不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了,所以还要把这两条边减掉。他甚至边讲解边演示拼的过程,让大家更直观地看到中间的两条重合的边是如何“消失”的。还有的学生从周长的定义出发,数出拼出的长方形的周长一共有6条边长为3厘米的线段,所以把这6条边逐条相加就能算出长方形的周长。当他把方法说完,就有学生提出,这个方法是可以的,不过我也可以用6×3=18算出长方形的周长,这样计算更加简洁。还有部分学生思维更厉害,直接把拼成的长方形看成一个整体,连中间重合的线都省略了,这样直接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也能很快算出长方形的面积。

从学生的汇报能够体会到,教师不需要有过多的言语,学生是能够完美地解决学习任务的,对于有问题的作品,学生自己也是可以通过质疑和补充进行完善的。

在学生完成最后两关任务时,可以看出来:有些学生对于周长的定义理解透彻,所以一直使用逐条边相加的方法解决问题;大多数的学生完成第二关后,在第三关自主对算法进行了优化和选择,使用了平移转化的方法;還有少部分能力较强的学生在第二关就想到使用平移转化的办法求不规则图形的周长。通过这些作品能够看出来他们的能力不容小觑,他们缺少的只是顺势而上的脚手架。

笔者认为课堂就是一个大舞台,教师和学生都是舞台上的表演者,但是永远不要忘了学生才是这个舞台上的主角,而教师只是一个配角。教师要在舞台开幕前做一个设计者,为学生的完美表演搭建好需要的脚手架;教师在舞台上要做一个引导者,领着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宜的“自助架”或“互助架”;在学生汇报进行个人秀时,教师要给学生以足够的信任,做一个幕后倾听者,静静倾听学生拔节成长的声音。

猜你喜欢
思考题周长长方形
巧求周长
巧求周长
分类数 不出错
巧替换 妙解答
超级思考题
超级思考题
巧算周长
长方形的困惑
2016年《护理学报》继续教育思考题参考答案
周长小诊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