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霞
打造高效课堂是当代教育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也是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创新实践中的重要目标。就小学科学的教学而言,构建高效课堂,对于培养学生科学兴趣、强化学生科学基础素养、增加学生科学常识储备,以及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都具有积极的意义。结合现代教育理论,要实现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构建的目标,学生的主体价值发挥是不可或缺的。这也决定了坚持学生本位对于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构建具有很大的必要性。
一、以情境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本身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对于新鲜事物容易产生兴趣,而科學的海洋里充满了各种奇妙的元素,如能够有效引导,让学生感受到科学的奇妙,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这就要求在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过程中,老师应当避免用枯燥的知识灌输,对学生科学兴趣造成抑制,而应通过为学生创设趣味性的情境氛围,激发学生对于科学的兴趣。情境的创设可以从小学生身边的科学现象切入,借助学生原有的经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生活现象背后科学奥秘的兴趣。也可以借助卡通形象、动画片段等创设情境,利用小学生对它们的喜爱,激发学生继续参与科学学习的兴趣。还可利用科学原理,在上课前给学生展示一些神奇的“魔术”,吊起学生胃口后,再通过教学解答其中奥秘。这些都能够让学生带着浓厚兴趣参与科学课堂的学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以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厘清知识脉络
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展现思维结构和路径的图示,其在知识脉络梳理上能够发挥出良好的作用。在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构建的过程中,老师可利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的脉络,在教学过程中带领学生共同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并鼓励学生在面对新学习的科学知识时,也通过自主绘制思维导图,将其与原有知识结构连接起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理解一些抽象的科学知识,并把握科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形成良好的关联记忆,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同时培养学生利用原有知识理解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这对于学生未来对科学知识的自主学习也是非常有益的。
三、以合作探究促进学生自主思考
从学生本位视角推进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还需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自主参与。合作研究式教学是一种较能够保证学生主体参与度的教学方式,老师可以在课堂上通过设置探究式问题或任务,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在合作探究过程中,老师不再像以往那样全面主导,而是利用问题和任务引导,结合必要的科学知识讲解,让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并通过多人合作,自主针对老师提出的科学问题进行探究,变以往的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使学生更充分地自主思考。
四、以趣味实验强化学生直观体验
科学是神秘而有趣的,同时,一些科学知识又是比较抽象的,单纯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往往难以让学生理解。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有很多有趣的实验,可以直观地揭示科学奥秘,老师对趣味性科学实验的合理运用,能够强化学生的直观体验,帮助学生加深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如,在《生物中的静电现象》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盐和胡椒粉分离”实验,即将盐和胡椒粉混合后,通过摩擦塑料勺子,贴近混合物,可见胡椒粉先被吸附起来,再贴近才会吸附起盐粒。老师在简单演示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然后再讲解静电产生的原理,不仅更容易被学生记住,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意识和能力。在此基础上,还可进一步让学生讨论自己生活中看到的静电现象,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五、以多元评价树立学生学习信心
小学生对科学学习的积极性,不仅取决于兴趣强弱,还与其对科学学习的信心有关。老师在小学科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中,可以从小学生的心理需求出发,采取多元评价的策略,通过老师激励性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档案袋评价等方式,综合开展评价工作,挖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展现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突出学生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评价中的重要价值,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也要认识到小学生思维上天马行空、爱幻想的特征,对学生个性化的奇思妙想给予肯定和支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想法和质疑,强化学生课堂学习中的良性体验,提升学生的成就感,进而帮助小学生树立学习科学的信心。在信心驱动下,学生会更加积极自主地参与科学学习,为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创造有利条件。
基于学生本位的小学科学高效课堂构建,需要从多方面采取措施,通过情境激趣、思维导图辅助、合作探究、趣味实验应用、多元评价等策略,保证学生充分的主体参与,并提高科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提升小学科学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科学兴趣、科学思维及科学素养的发展,也为学生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