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红雨
【项目简介】
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小学多年来一直坚守儿童立场,积极探索育人方式的转变,促进儿童德性的养成。“快乐劳动者叙事成长行动”于2017年启动,2018年5月成为江苏省第二批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2020年7月获评“精品项目”。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学校从“规划愿景,勾勒叙事成长指南;场域支持,构建叙事成长环境;丰富旅程,开发叙事成长课程;创生方式,拓展叙事成长路径;协同导引,完善叙事成长评价”这五个方面着手,使劳动教育落地生根。
摘要: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小学“快乐劳动者叙事成长行动”围绕培养“快乐劳动者”这一目标,将“叙事”作为学生学习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引导每一位师生回归具体真实的生活情境,在劳动实践中体悟习得,并通过多种表达方式回味学习旅程,展示学习成果,分享学习体会,积淀成长力量,从而动态地反映并促进学生的品格提升。
关键词:叙事;劳动教育;品格提升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7A-0038-05
无锡市石塘湾中心小学,坐落在运河之畔、京沪线旁,现有学生2172名。学校前身是始建于1913年的无锡县立第六高等小学,作为民国时期无锡六所龙头小学之一,曾负责锡西片区的教学指导,人才辈出。20世纪90年代起,因为区位较偏、乡镇合并等原因,学校发展陷入困境。踏实奋进的石小人,提出“以项目建设促内涵发展”的思路,在江苏省小学特色文化建设项目“小学民防教育综合实践课程建设”成功结项后,又于2018年申报了江苏省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快乐劳动者叙事成长行动”。在该项目建设过程中,学校始终坚守儿童立场,积极探索育人方式的转变,促进儿童德性的养成。
一、项目的背景与理念
(一)致力于解决学校发展进程中的瓶颈和现实问题
一是激发儿童的生长活力。我校有两千多名学生,近70%为新市民子女。有很多家长从事蔬菜种植或物流运输工作,文化水平低、对教育关注度低,造成了相当多的学生行为习惯差、学习能力弱、自信心不足。寻找一个支点,激活学生内在的生长力量,是摆在我们每个教师面前的现实问题。
二是让教育旨归更加明确。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不仅仅是得高分、上名校,教育的最终旨归是要让人获得伴随其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们认为,品格甚至比能力更重要。
三是让品格養成在劳动教育中真正落地。实践表明,人的许多优秀品格是在劳动中形成的。劳动者身上的勤劳、创新、担当等优秀品格需要挖掘并得到清晰呈现。当下学校劳动教育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缺乏全体学生内心喜欢、可以学用的资源载体,尚未生成充满活力的校本课程,缺少切实走心的评价方式。
四是让教师发展有径可循。石小教师个体战斗能力弱,抱团能力强。依托项目建设,让教师聚焦目标做好一件事,做成一件事,有助于提振教师信心,积累成长经验,并以点带面,有效促进教师多元发展。
(二)明晰项目的核心理念
1.目标架构:聚焦劳动教育,挖掘内在品格
本项目力求以劳动为载体和突破口,开发儿童的潜能,锤炼优秀品格,并把这种品格保留下来,滋养其一生。我们理想中的“快乐劳动者”具有如下品格:勤思考、能实践、会合作、善创新、懂感恩、爱生活、有毅力、乐担当。“快乐”,既有情绪坦露,又有情感表达,更有情怀抒发。“快乐劳动者”,不仅有工具习得,还有意义生长和生命圆满。这样的“快乐劳动者”,也是快乐学习者和快乐生活者。
2.方式呈现:明晰育人方式,实现叙事成长
品格难以测量,如何让儿童内在的品格呈现出来?我们发现,“叙事”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学生学习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可以鲜活、动态地反映并促进学生的品格提升。所以,我们着力通过“叙事”的方式,让儿童回味劳动过程,展示劳动成果,分享劳动感悟,积淀成长力量。
3.路径设计:力求内化于心,促进知行合一
我们把学农基地作为劳动教育的载体,希望儿童能将基地劳动中锤炼的品格,自然而然地带到教室,带回家庭,带向社会。在日濡月染中,知道怎样做人、做事。
二、项目的实践与创新
本项目的难点是“如何使劳动教育落地生根”。为突破这一难点,学校以叙事为媒,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实践。
(一)场域支持,创设故事生长情境
怎样营建“快乐劳动者叙事成长行动”的场域支持系统?我们认为硬环境的建设重在打造实践空间,创设故事生长的立体情境,为叙事成长提供可能性;软环境的优化重在给予人文关怀,温暖生命成长的美好旅程,为叙事成长提供情感触发点。
1.营建心向往之的体验空间
一方面,我们旗帜鲜明地提出,班集体和家庭是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最基本的空间,学生要积极承担力所能及的班务和家务。另一方面,我们多方筹措资金,投资300万元,重点打造了占地约7亩的“葑溪耕读园”,作为培养快乐劳动者的重要平台。基地设计时学校充分征询了师生的意见,依据学生兴趣点进行建设。建成后的基地由六个区域组成:培养劳动兴趣的“五谷集结号”,品味收获乐趣的“水果总动员”,感受生活情趣的“花卉大观园”,浅尝科技妙趣的“蔬菜新天地”,领略异域奇趣的“多肉俱乐部”,感悟时代意趣的“农具博览馆”。
2.优化实践关怀的人际环境
学校依托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关怀教育理念下班集体建设的实践创新”的研究,将人的生命发展作为教育关注的起点和终点,将关怀视为责任,创新班集体建设策略,关注每位学生的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注重维护充满关怀的关系,充分激发学生主体性,进而通过班集体的浸润使学生内心愉悦,有归属感和责任感,实现师生和悦而持续的成长。一批教育理念先进、师生关系和谐、富有成长性的班集体成为温暖叙事的文化心理共同体。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们携手互助,积极互动,敢于实践,乐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