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学生第一理念 践行立德树人使命

2021-09-22 02:16边旭烨
成才之路 2021年28期
关键词:育人模式以生为本立德树人

边旭烨

摘 要:高校要树立学生第一理念,坚持以学生安全至上、以学生发展为先、以学生成才为本、以学生成长为荣。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践行立德树人使命,通过推行“123”“553”育人模式,即“一个中心、两个课堂、三种声音”“五地规范、五种制度、三三联动”,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关键词:立德树人;思想政治教育;以生为本;德育工作;育人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28-0040-02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高校教师唯有树立学生第一理念,践行立德树人使命,服务于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才能更好地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培育合格人才。所谓学生第一,就是把学生的正当利益、合理需求放在第一位,统筹学校各种软件和硬件资源,凝聚财力、物力等各方力量,塑造教育教学优势,千方百计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优质服务的一种教育理念。

一、学生第一理念的依据

(1)教育心理学依据。学生第一理念是传统人本主义教育理念的继承,人本主义教育理念源于二十世纪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理论家和心理学家约翰·杜威的“以儿童为中心”的观念,主张以儿童为中心组织教学,极力反对以教师为中心的教法。之后,美国心理学家、人本主义教育学家卡尔·罗杰斯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倡导将学生看作学习的主人,使学生处于中心的位置,教师则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这些都体现了学生第一的思想。

(2)现代教育学依据。我国现代教育家叶圣陶主张教师应该树立“学生第一”的观点,他在《如果我当教师》这篇文章中对理想中的小学、中学、大学教师进行了诗意表述。他说,如果他当大学老师,不将自己的行业叫作“教书”,而是“帮助学生为学”,尽可能把自己的心得与学生分享,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华南师范大学教授郭思乐在其著作《教育走向生本》、当代教育名师李希贵在其著作《学生第一》中均提出了学生第一的教育理念,受到教育界的推崇。

(3)政策法理依据。国务院发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育人为本”的工作方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进一步强调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理念。

二、树立学生第一理念的基本要求

按照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树立学生第一理念应做到以下几点。

(1)关注安全,生命至上。学校要将学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牢固树立以学生身心健康為本的教育理念。要教会学生基本安全常识,制定预案,加强危机事件预防与管控。要教育学生学会生存,加强抗挫折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顽强面对逆境,珍爱生命,敬畏生命,让学生真正读懂生命价值的内涵。

(2)统筹资源,以生为先。以学生为先,指以学生发展为优先,把莘莘学子对学习生活、成长成才的美好期盼作为学院的首要奋斗目标。统筹安排学院后勤、管理、教学等各项资源,以保障学生教育教学活动为最先,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各项合理需求。

(3)统一认识,以生为重。全校上下要统一思想观念,以学生个体成长、整体发展、育人成才为重中之重。学校党政领导、教职员工等各个层面都要认识到所有教育、教学、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都应围绕学生发展来开展。

(4)自我成长,以生为主。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自主性,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育教学活动。一方面,教学活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大国工匠;另一方面,要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开发学生潜力,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比赛,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主创新创业、自主发展。

(5)以爱为基,以生为荣。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予每一位学生无私的关爱,以学生的进步为荣。要运用赏识教育、激励教育启迪学生,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三、树立学生第一理念、践行立德树人使命的策略

高校可通过探索实践“123”“553”育人模式,落实学生第一的理念,注重立德树人,全程育人。“123”“553”育人模式可以简述为“一个中心、两个课堂、三种声音”凝心教书育人,“五地规范、五种制度、三三联动”聚力学生成长成才。“1”是指全校上下树立学生第一的理念,坚持一切服务于人才培养、学生发展,实现全员育人。“2”是指两个培养方案,一个是课内教学方案,一个是课外教学活动方案,课内、课外两个课堂有效衔接,实现全方位育人。课内教学方案是针对第一课堂教学实际情况,运用现代高等教育理念,按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需求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课外教学方案是针对第二课堂教学实际情况,根据立德树人新要求,结合“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办法”等制定的人才培养方案。“3”是指打造歌声、书声、探讨声,让“三声”活跃校园、馨香校园、创新校园。“553”中的第一个“5”指抓好教室、寝室、阅览室、餐厅、公共场合这五个地方的文明行为规范。第二个“5”指通过考勤、门禁、早操、社团、学业五项管理制度,约规塑形,实现规范管理。“3”指三组联动机制,具体是指思想、学业、职业三项驱动联动,学校、社会、家庭三层育人联动,辅导员、家长、学生三方沟通联动。

施行“123”“553”育人模式,落实学生第一的理念,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不盲目依顺学生。学生第一不是放弃管理,放纵、娇惯学生,不是对学生唯命是从,任学生率性而为。教师对学生要仁爱,但学生出现问题要敢于大胆管理,正面疏导,从严要求,引导学生成人成才。二是认识到“学生第一与以师为本并不矛盾”。学生第一是学校教职员工的工作目标,教师第一是师资建设和教育战略发展目标,只有先实现教师第一,才有可能实现学生第一,二者彼此促进,互不矛盾。三是认识到“学生第一,不是简单的成绩第一”。陈宝生在中国人民大学80华诞对高等教育提出“六问”,强调高等教育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教师要克服教育教学中重智轻德的现象,不能简单认为成绩好了一切皆好,要注重立德树人,培养又红又专的人才。四是认识到“学生第一,不否定学科、学术、学者、学风建设”。学科是龙头决定了学校建设的质量和空间,学术就是科研,学者就是梅贻琦校长说的“大师”,学风则是学校的文化灵魂。学科改革、学术发展、学者培养、学风建设的最终目的,都是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学院办学成果不仅仅是名师专家、学术水平、科研成果、科技立项等,优秀的人才更是标志性成果。五是认识到“学生第一是‘育人为本等提法的直接陈述”。经常提及的“育人为本”理念有“以生为本”“以人为本”“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等,它们一脉相承,其本质与目标一致,学生第一则是其直接陈述。

综上所述,学校工作必须坚持学生第一理念,关心、爱护青年学子,以学生成才为本,以学生成长为荣,为青年学生实现人生出彩搭建舞台。要着力推行“123”“553”育人模式,在落实教育现代化办学理念、践行立德树人光荣使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新征程中,追赶超越,不懈奋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参考文献:

[1]费杉杉.杜威“儿童中心论”与罗杰斯“学生中心论”的比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

[2]马俊杰,文书锋,黄文彬.论坚持“以生为本”的高校学生工作理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01).

[3]陈亚鸿.高职学生管理贯彻“学生第一”教育理念的思考与探索[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6(04).

[4]郭广生,王秀彦,高春娣.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学校育人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14(11).

猜你喜欢
育人模式以生为本立德树人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谈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学校体育器材管理自助化
“生本教育”理念下高中有效体育教学模式探索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