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龙春 王翠花
【摘 要】“圆锥曲线”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学生感觉到最困难的地方一是“想不到”,即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入手点;二是“消不掉”,即无法将要求的几何对象表示出来,由于含有多个变量,参数消不掉。本文通过列举实例,解决学生在圆锥曲线中遇到的问题,以期为广大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概念本质;解析几何;高中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37(2021)22-0140-03
高中数学中的“圆锥曲线”的本质特征是用代数方法研究平面几何问题,研究的载体是曲线的方程,其基本思维特征是“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分析几何对象特征—将几何特征代数化—进行代数运算”。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圆锥曲线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直观想象、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核心素养,发挥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1]。
1 抓住几何对象的几何特征,解决学生“想不到”的问题
在解决圆锥曲线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分析几何对象的几何特征。题目出现的主要几何对象可能是一个,也可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如果只有一个几何对象,需要研究它的几何性质,通过抓住其几何性质,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几何对象,需研究几何对象之间的位置关系,通过位置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样就可以解决学生“想不到”的问题。
例1:(2020年高考海南卷第21题)已知椭圆C:(a>b>0)过点M(2,3),点A为其左顶点,且直线AM的斜率为。
(1)求椭圆C的方程;
(2)若点N为椭圆C上任意一点,求?AMN面积的最大值。
【分析】(1)要求C的方程,需要确定参数a,b的值。
方法1:由已知条件,椭圆C:(a>b>0)。过点M(2,3),将点M的坐标代入椭圆C:(a>b>0)的方程,得到一个关于a,b的等式;点A为椭圆C的左顶点,所以A点的坐标为(?a,0),由于直线AM的斜率为,根据斜率公式,再得到一个关于a,b的等式;两个等式联立方程组,求出a,b的值,得到椭圆C的方程。
方法2:根据已知条件,已知椭圆C:(a>b>0)过点M(2,3),点A为其左顶点,且的AM斜率为。可以直接求出直线AM的方程,利用直线方程可以直接求出它在x轴上的截距,从而得到a的值,把a的值代入椭圆方程,求出b的值。
(2)当点N为椭圆上任意一点,如何求?AMN面积的最大值?先根据题意画出椭圆C,再画出AM,通过图形可以看出,直线AM与椭圆C交于两个定点A,M,所以椭圆C的弦AM的长度是一个定值,即?AMN的一边是定值。只需要求出?AMN的一边AM上的高的最大值即可,即需要求出点N到直线AM距离的最大值。
方法1:过点N作平行于直线AM的直线,可以发现,在直线AM的上下方可以作出多条平行直线,?AMN的面积最大时,点在N直线并且当这条直线与椭圆C相切时,点N到直线AM的距离最大,并且最大值就是这两条平行线间的距离。
方法2:利用椭圆C的参数方程,设点N的坐标为(4cos θ,sin θ),求出椭圆C的弦AM的长是一个定值,表示出点N到直线AM的距离d,先求出d的最大值,再求?AMN面积的最大值。
【解答】(1)方法1:由题意可知,点A的坐标为
(?a,0),则
由①得,a=4,代入②得,=1,解得b2=12。
方法2:由题意可知直线AM的方程为:y?3=?(x?
2),即x?2y=?4。
当 y=0时,解得x=?4,所以a=4。
椭圆C:(a>b>0),过点M(2,3),可得=1,
解得b2=12,所以C的方程:=1。
(2)方法1:设与直线AM平行的直线方程为:x?2y=m,当直线与椭圆相切时,与AM距离比较远的直线与椭圆的切点为N,此时?AMN的面积取得最大值。
联立直线方程x?2y=m与椭圆方程=1,可得:3(m+2y)2+4y2=48。
化简可得:16y2+12my+3m2?48=0,所以?=144m2
?4×16(3m2?48)=0,即m2=64,解得m=±8。与AM距离比较远的直线方程:x?2y=8,直线AM方程为:x?2y=?4。
點N到直线AM的距离即两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利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可得:d== ,由两点之间距离公式可得|AM|==。
所以?AMN的面积的最大值:=18。
方法2:由(1)可知,A点的坐标为(?4,0),M的坐标为(2,3),由两点之间距离公式可得|AM|==,直线AM的方程为:y?3=(x?2),即x?2y+4=0。
设点N的坐标为(4cos θ,sin θ),则点N到直线直线AM的距离为
d=
=
=
d的最大值为d== ,
所以?AMN面积的最大值:=18。
【反思】解决第一问求圆锥曲线的方程时,要注意观察应用题设中的每一个条件,明确直线、椭圆的条件,利用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方法,通过列方程组、解方程组的方法,求出参数的值,得到方程。解决第二问时,需要先画出图形,分析几何对象的几何特征,抓住几何对象的几何特征是解决问题的入手点。同时,强化有关直线与椭圆联立得出一元二次方程后的运算能力,重视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弦长、斜率、三角形的面积等问题。
2 明确主变元与次变元,解决学生“消不掉”的问题
在解决圆锥曲线问题的过程中,将几何特征代数化后,需要进行代数运算,往往会遇到多个变量参与运算的问题,增加了学生运算的难度,学生不知道如何将多变量的问题转化成少变量的问题,即不知道在运算过程中应消掉谁保留谁才能得出问题的结果。要解决这个问题,还需要明确问题中的变量分为主动点与次动点,在运算过程中,主动点的坐标就是主变元,次动点的坐标就是次动元。在实际运算过程中,通常消去次动元,保留主动元。这样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就能够解决“消不掉”的问题。
例2:(2019年高考北京卷理科第18题)已知抛物线C:x2=?2py经过点(2,?1)。
(1)求抛物线C的方程及其准线方程;
(2)设O为原点,过抛物线C的焦点作斜率不为0的直线l交抛物线C于两点M,N,直线 y=?1分别交直线OM,ON于点A和点B。求证:以AB为直径的圆经过 y轴上的两个定点。
【分析】(1)如何求抛物线C的方程及其准线方程?根据题意,抛物线C:x2=?2py经过点(2,?1),所以点
(2,?1)的坐标满足抛物线的方程,将点(2,?1)的坐标代入方程x2=?2py,求出p的值,得到抛物线C的方程,再根据方程,求准线方程。
(2)如何证明以AB为直径的圆经过 y轴上的两个定点?需要求出该圆的方程,利用方程求出圆与 y轴的两个交点,且这两个交点的横坐标为0,纵坐标为常数即可。先画出本题的图形。画开口向下的抛物线C:x2=?2py,设抛物线的焦点为F,过点F作斜率不为0的直线l交抛物线C于两点M,N,连结OM,ON,作直线 y=?1分别交直线OM,ON于点A和点B。
由于直线l交抛物线C于两点M,N,所以直线l一定存在斜率。设直线l的斜率为k,抛物线x2=?4y的焦点为(0,?1),可以利用点斜式直接写出直线l的方程;将直线l的方程与抛物线x2=?4y联立,设两根为x1,x2,即M,N的横坐标分别为x1,x2,利用韦达定理,得到关于x1,x2,k的关系式,可以用它们表示出点M,N的坐标;从而可以利用x1,x2进一步分别表示出直线OM,ON的斜率,表示出直线OM,ON的方程,再分别与直线 y=?1联立,用x1,x2表示出点A和点B的坐标,可以表示出圆心和半径,从而写出圆的方程,求出圆与y轴的两个交点,最后解决
问题。
【解答】(1)将点(2,?1)代入抛物线方程:22=
2p×(?1)可得:p=2,故抛物线方程为:x2=?4y,其准线方程为:y=1。
(2)由题意可知,直线l的斜率存在,焦点坐标为(0,?1),设直线方程为 y=kx?1,与抛物线方程x2=?4y联立可得:x2+4kx?4=0。
故x1+x2=?4k,x1x2=?4。
设M(x1,?),N(x2,?),
则kOM=?,kON=?。
直线OM的方程为 y=?x,与y=?1联立可得:
A(,?1),同理可得B(,?1)。
易知以AB为直径的圆的圆心坐标为:(,?1),
圆的半径为:,
且==2k,
=2×
=2。
则圆的方程为:(x?2k)2+(y+1)2=4(k2+1)。
令x=0整理可得:y2+2y?3=0,解得:y1=?3,y2=1。
即以AB为直径的圆经过 y轴上的两个定点(0,?3),(0,1)。
【反思】本题第一问求抛物线的标准方程与准线方程,利用待定系数法,将已知点的坐标代入抛物线的方程,通过解方程,求出参数 p的值,进一步求出准线方程,解题过程体现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本题第二问,由于点M、N的运动引起了点A、B的運动,从点的角度分析,点M、N为主动点,点A、B是次动点;从变量的角度分析,直线l的斜率是主变量,而点M、N横坐标为次变量,在求方程的过程中,用点M、N的坐标表示直线点OM、ON的方程,在运算的过程中,用直线l的斜率表示运算结果,使变量由多到少,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现出了化归与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发展学生直观想象、数学运算、逻辑推理等数学核心素养。
总之,平面解析几何的运算难度主要体现在运算量较大、讨论内容较多。因此掌握常用的运算技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简化运算过程,优化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解决学生“算不对”的问题。学生需要掌握的常用的运算技能有:利用定义,回归本质;设而不求,整体代入;根系关系,化繁为简;巧设参数,方便运算。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作者简介】
贾龙春(1969~),男,汉族,宁夏同心人,本科,高级教
师。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学,高三备考,考试命题,教学管理。
王翠花(1970~),女,汉族,宁夏平罗人,本科,高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数学教学,高三备考,考试命题,班级管理。